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深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25-2026学年教师交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为进一步强化县域统筹功能,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区域师资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2025—2026学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的比例应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以上,其中初级中学具备高级职称、小学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交流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30%。在此基础上,城区(吴家山街)学校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人数应达到城区教师数的5%以上,教联体牵头校每年派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总数的30%,交流教师应重点覆盖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
2024年义务段教师获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三年内完成一次教师交流任务,其中非一类、二类学校人员需到一类、二类学校交流工作一年。获农村定向区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应在同类型农村学校继续服务5年以上。教联体牵头校新入职教师5年内须到偏远、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
二、工作步骤
(一)基本情况调研
6月1日前各中小学校完成2025-2026学年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调研。
(二)制定工作方案
7月初学校召开动员会,宣传轮岗交流工作精神,制定工作方案。(建议:组织好三个会。1.全体教师会,宣传轮岗交流工作精神,2.教联体牵头校组织成员校研讨会,了解、均衡各校人员需求,3.各校组织符合交流条件教师座谈会,结合学校、教师个人情况落实各校交流人数及其他完成率)
(三)上报交流教师名册
8月12日前,各校在校内公示派出和接收的交流教师名单,并将交流教师名册以“编号+学校(园)交流教师名册”为文件名发送至1052384471@qq.com,纸质稿加盖校章送交区教育局教工科302室。
(四)落实交流教师任教班级、课程分担及其他工作职责
8月30日前,由派出学校将交流教师送到接收学校,由接收学校向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反馈实际到位情况。
(五)交流名单公示
9月1日前,区教育局在东西湖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交流教师名单。
(六)完成考核总结
2025年11月20日前,区教育局对交流学校(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进行考核,相关过程资料电子稿以“编号+学校(园)教师交流资料”为文件名打包发送至1052384471@qq.com邮箱。
2026年6月28日前,接收学校对交流教师组织考核,将认定结果报区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备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动员、整体部署交流工作。教联体牵头校应发挥引领作用,对本教联体成员校提出的需要交流的学科做出相对应的交流安排。
(二)突出工作重点
各学校要以教联体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落地见效。242所城乡结对校、教联体牵头学校要派出优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组团式派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任职任教。结合普通高中扩大招生、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统筹安排高中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交流轮岗。
(三)加强管理考核
教育局加强对交流学校的管理考核,对高质量完成交流任务的学校,在岗位设置与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各学校要加强对交流教师的管理考核,接收学校要明确教师岗位责任,并建立业绩考核档案,重点考核到岗履职、师德表现、工作业绩等情况。对完成交流任务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分配、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并按有关政策落实相关补助。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学校要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精神,促使广大干部教师充分领会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自觉参与交流轮岗工作。通过公众号等途径开辟专栏,及时宣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严肃工作纪律
对未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学校,酌情予以绩效扣分;对因敷衍应付、疏于考核管理甚至弄虚作假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东西湖区教育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