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8-04 16:21 来源:东西湖区应急管理局   作者:   字号:[ ]

2024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东西湖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主要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压降各类事故,全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全生产方面

1聚焦树牢安全理念,全面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多次提请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安委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各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区级领导、区管干部、各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等1600余人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理念。二是压实领导责任。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纳入《区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和《区级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各区级领导带头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指导各行业、各部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责任落实带动工作落地。三是是强化提示预警。针对岁末年初、全国两会、五一以及国庆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制发各类通知、风险提示函、督办单90余份。

3.坚持高位推进,严密组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科学谋划,制定方案。根据省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以区安委会名义制发《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10 项行动28项具体任务,并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制定专项行动子方案27个,形成“1+27”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体框架,确保专项行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完善机制,强化统筹。实行清单化管理、以量化促提升,印发《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2024年重点工作量化任务》,明确年度50项重点工作并清单化管理。制发《区安委办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专班运行制度的通知》,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专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0个方面工作任务纳入安全生产绩效目标考核范畴,以考促效。三是督促提醒,强化调度。将通报、督促函、明查暗访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工作机制,针对部分单位未督促企业负责人按要求带队开展检查、对重点行业领域指导帮扶不够、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等情况,向相关单位等单位发出17份《提示函》,推动隐患整改和重点工作落实。

3.聚焦控增减存,紧盯重点领域专项整治。2024年,全区分别开展了春节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跨度厂(棚)房整治、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专项整治、“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区领导高位推动强部署,各相关单位高效推进抓落实,区安委办高频通报抓督导,各专项行动高质落实见成效。

4.聚焦依法行政,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共到各类企业开展执法检查325次,督促整治各类隐患1782项,开出现场检查记录、责令整改等执法文书835份。共立案实施一般程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11起,其中办理“一案双罚”3起。

5.抓实宣传教育,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2024年8月组织开展2024年全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班,1400余家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参训,进一步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能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推动全区各单位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300场次,参与9744人次;区安委办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做专题讲座,辖区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国有企业分管科室负责人40人参加,各单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开展专题宣讲268人次,参与12681人次。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及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281场,参与人数13224人。

(二)防灾减灾方面

1.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印发《东西湖区2024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更新防灾减灾工作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联络员三级名单,形成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印发《东西湖区受灾群众转移预案》,依托辖区学校、医院、公共场馆等具备生活条件的场所,摸排谋划59个群众避灾转移安置点;督促指导12个街道133个社区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和群众避险转移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转移疏散路线,夯实群众转移基础。三是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紧盯强降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示,利用媒体、QQ、微信群发布天气预警信息210条次,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到岗到人。做好区、街道、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2024年灾害信息员培训,12个街道133个社区共286名灾害信息员参训,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吹哨人的使命担当。四是建设了一批应急避难(疏散)场所。对全区避难(疏散)场所建设现状进行摸底,选定了55个点位打造批疏散场所,为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安全撤离提供了保障。

2.坚持关口前移,做好冰冻雨雪天气防范应对。一是开展全区大跨度构筑物清除积雪、降负荷、排隐患专项隐患排查。派出7个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80余人次,联合街道共排查1167个大跨度构筑物点位,对发现垮塌变形的隐患,督促各街道落实隐患点位第一时间撤离人员、封闭打围、落实巡查措施,防范因垮塌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强化救灾救助保障。针对高速旅客滞留问题,紧急协调高速路口附近6家酒店,预备客房382间,储备棉被、折叠床、棉衣睡袋等物资,做好极端情况下的调用准备。组织发动高速公路过境属地街道,以及辖区爱心企业和社区志愿者为高速滞留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救援保障,累计出动488人,车辆74台次,发出方便面、包子、稀饭等爱心物资10650余份,保障滞留人员4100余人,处理市民热线救助诉求186件,及时解决滞留旅客诉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三是强化群众避险转移安置。累计摸排8个涉农街道农户3053户,组织提前避险转移人口721人,其中集中安置138人,向受灾困难群众、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边缘困难群众发放棉被、大衣御寒物资2000余件,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3.提升实战能力,开展防汛抢险应急综合演练。2024年5月16日,东西湖区应急局联合区防指其他成员单位在杨泗泾开展“2024年东西湖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演练”。演练设置了应急响应启动、队伍集结、应急保障、险情处置等11个科目,共出动30支救援队伍,580名救援人员、22台装备车,以及医疗、通信、电力等领域的专业装备器材,模拟了防汛抢险救援全过程,有效检验了工作机制,锻炼了队伍素质,全方位提升了东西湖区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实战能力。

4.提前谋划部署,扎实开展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印发《关于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通知》,按照《东西湖区防溺水工作责任清单》和《东西湖区“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未成年人防溺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督促各街道、各部门严格落实巡查管控、预警提示、宣传教育、联防联控等措施,开展巡查劝导专项行动。区级成立督查组12组,街道督导组41组,累计开展督导检查1009次;成立社区巡查队239支,出动巡查人员1638人次,巡查次数21988次;排查重点水域133处,排查隐患83起,整改隐患77起,宣传活动次数256场次,敲门行动次数4102次,增补“四个一”配备套数632套,坚持防患于未然,切实消除涉水安全隐患。

5.精心组织安排,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指导武汉市恒大嘉园学校成功创建为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截至目前,我区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已达4家,在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5.12”“10.13”开展主题宣教,全年共开展大型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场次51场,举办应急演练场次73场,应急演练实际参加人数15419人,街头悬挂横幅条数426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场次43场,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短片次数2920次,组织参观防灾减灾科普阵地人次2294人,广泛在报纸、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媒体上发布防灾减灾信息,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品、资料份数49401份,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三)应急管理方面

1、整合优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省市区部署,整合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区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区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完善“防”“救”责任链条。

2、推动应急预案体系有序运转制发《区应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区重点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计划的通知》,2024年全区各部门开展演练76场,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已开展各类演练242场。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拉动社区应急服务站104次。组织吴家山街、径河街、金银湖街、将军路街和常青花园社管办,联合辖区25个地铁站点开展防内涝应急演练,强化部门合作,以演练促实战,切实提高协同处置能力。

3、严格履行应急值班统筹协调职责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在节日期间和特殊敏感时期加强值班力量并配置应急小分队。针对极端天气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制发提示函,提醒相关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值班室、平安办、网信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街道,有效应对和处置多起突发事件,保障了紧急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维护了全区的平安稳定。

4.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推进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街道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力量为基础,依托机关、消防工作站、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应急服务站等人员,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制发《关于开展2024年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社区应急服务站履行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应急处置等职责职能,做到小灾能自救,大灾能增援的应急救援模式。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培训,12个街道社区应急服务站骨干人员共60人参加培训,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应急技能;组织20名社区实践锻炼干部参加2024年全市社区实践干部应急能力培训,夯实社区应急管理基础;组织水域救援力量参加武汉市2024年水域救援比武考核竞赛,获得“翻舟自救”第一名和优秀团队奖。夯实了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基层救援人员防灾救灾和应急处置本领。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们将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

(一)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1.重宣传,持续浓厚安全工作氛围。以安全宣传月为契机,结合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门户网站等各种媒体媒介,全覆盖、全领域宣传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覆盖面,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

2.强学习,持续提升隐患治理能力。持续发动各街道、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辖区重点企业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汇编》,提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为全力防范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做有力支撑,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顺利开展、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3.抓监管,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破解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难、执法难、专业隐患排查难的问题。加强监管执法,以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严管重罚,用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典型案例报送机制,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定时定量报送行政处罚案例,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压实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和企业等各方责任。

(二)强化灾害风险防控,提升防灾减灾备灾能力

1、靠前防控各类重大风险。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和核灾报灾工作,协助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严格落实救助程序,及时下拨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各类重大风险管控工作,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全区社会稳定。

2、持续强化防灾减灾基础。根据省、市减灾委预案修订要求,及时修订完善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至少开展1次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更新灾害信息员队伍名单,指导街道开展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组织1场全区灾害信息员培训,提高灾害信息员核灾报灾业务能力和水平。2025年继续选取公园、广场、绿地等点位新建一批疏散场所。

3、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突发事件及各类灾害发生后应急响应物资及设备保障水平,强化辖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1.推进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

2.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聚焦最小应急单元最大平安守护目标,持续推进全区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完善社区应急服务站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基层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3.推进应急管理数字赋能。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应急指挥通信建设,提升应急指挥保障能力。加强与区城运中心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全区应急管理数据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监管。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8-04 16:21

来源:东西湖区应急管理局   作者:  

2024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东西湖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主要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压降各类事故,全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全生产方面

1聚焦树牢安全理念,全面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多次提请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安委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各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区级领导、区管干部、各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等1600余人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理念。二是压实领导责任。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纳入《区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和《区级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各区级领导带头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指导各行业、各部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责任落实带动工作落地。三是是强化提示预警。针对岁末年初、全国两会、五一以及国庆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制发各类通知、风险提示函、督办单90余份。

3.坚持高位推进,严密组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科学谋划,制定方案。根据省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以区安委会名义制发《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10 项行动28项具体任务,并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制定专项行动子方案27个,形成“1+27”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体框架,确保专项行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完善机制,强化统筹。实行清单化管理、以量化促提升,印发《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2024年重点工作量化任务》,明确年度50项重点工作并清单化管理。制发《区安委办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专班运行制度的通知》,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专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0个方面工作任务纳入安全生产绩效目标考核范畴,以考促效。三是督促提醒,强化调度。将通报、督促函、明查暗访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工作机制,针对部分单位未督促企业负责人按要求带队开展检查、对重点行业领域指导帮扶不够、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等情况,向相关单位等单位发出17份《提示函》,推动隐患整改和重点工作落实。

3.聚焦控增减存,紧盯重点领域专项整治。2024年,全区分别开展了春节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跨度厂(棚)房整治、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专项整治、“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区领导高位推动强部署,各相关单位高效推进抓落实,区安委办高频通报抓督导,各专项行动高质落实见成效。

4.聚焦依法行政,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共到各类企业开展执法检查325次,督促整治各类隐患1782项,开出现场检查记录、责令整改等执法文书835份。共立案实施一般程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11起,其中办理“一案双罚”3起。

5.抓实宣传教育,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2024年8月组织开展2024年全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班,1400余家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参训,进一步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能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推动全区各单位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300场次,参与9744人次;区安委办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做专题讲座,辖区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国有企业分管科室负责人40人参加,各单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开展专题宣讲268人次,参与12681人次。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及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281场,参与人数13224人。

(二)防灾减灾方面

1.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印发《东西湖区2024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更新防灾减灾工作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联络员三级名单,形成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印发《东西湖区受灾群众转移预案》,依托辖区学校、医院、公共场馆等具备生活条件的场所,摸排谋划59个群众避灾转移安置点;督促指导12个街道133个社区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和群众避险转移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转移疏散路线,夯实群众转移基础。三是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紧盯强降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示,利用媒体、QQ、微信群发布天气预警信息210条次,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到岗到人。做好区、街道、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2024年灾害信息员培训,12个街道133个社区共286名灾害信息员参训,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吹哨人的使命担当。四是建设了一批应急避难(疏散)场所。对全区避难(疏散)场所建设现状进行摸底,选定了55个点位打造批疏散场所,为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安全撤离提供了保障。

2.坚持关口前移,做好冰冻雨雪天气防范应对。一是开展全区大跨度构筑物清除积雪、降负荷、排隐患专项隐患排查。派出7个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80余人次,联合街道共排查1167个大跨度构筑物点位,对发现垮塌变形的隐患,督促各街道落实隐患点位第一时间撤离人员、封闭打围、落实巡查措施,防范因垮塌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强化救灾救助保障。针对高速旅客滞留问题,紧急协调高速路口附近6家酒店,预备客房382间,储备棉被、折叠床、棉衣睡袋等物资,做好极端情况下的调用准备。组织发动高速公路过境属地街道,以及辖区爱心企业和社区志愿者为高速滞留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救援保障,累计出动488人,车辆74台次,发出方便面、包子、稀饭等爱心物资10650余份,保障滞留人员4100余人,处理市民热线救助诉求186件,及时解决滞留旅客诉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三是强化群众避险转移安置。累计摸排8个涉农街道农户3053户,组织提前避险转移人口721人,其中集中安置138人,向受灾困难群众、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边缘困难群众发放棉被、大衣御寒物资2000余件,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3.提升实战能力,开展防汛抢险应急综合演练。2024年5月16日,东西湖区应急局联合区防指其他成员单位在杨泗泾开展“2024年东西湖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演练”。演练设置了应急响应启动、队伍集结、应急保障、险情处置等11个科目,共出动30支救援队伍,580名救援人员、22台装备车,以及医疗、通信、电力等领域的专业装备器材,模拟了防汛抢险救援全过程,有效检验了工作机制,锻炼了队伍素质,全方位提升了东西湖区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实战能力。

4.提前谋划部署,扎实开展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印发《关于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通知》,按照《东西湖区防溺水工作责任清单》和《东西湖区“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未成年人防溺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督促各街道、各部门严格落实巡查管控、预警提示、宣传教育、联防联控等措施,开展巡查劝导专项行动。区级成立督查组12组,街道督导组41组,累计开展督导检查1009次;成立社区巡查队239支,出动巡查人员1638人次,巡查次数21988次;排查重点水域133处,排查隐患83起,整改隐患77起,宣传活动次数256场次,敲门行动次数4102次,增补“四个一”配备套数632套,坚持防患于未然,切实消除涉水安全隐患。

5.精心组织安排,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指导武汉市恒大嘉园学校成功创建为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截至目前,我区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已达4家,在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5.12”“10.13”开展主题宣教,全年共开展大型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场次51场,举办应急演练场次73场,应急演练实际参加人数15419人,街头悬挂横幅条数426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场次43场,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短片次数2920次,组织参观防灾减灾科普阵地人次2294人,广泛在报纸、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媒体上发布防灾减灾信息,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品、资料份数49401份,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三)应急管理方面

1、整合优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省市区部署,整合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区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区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完善“防”“救”责任链条。

2、推动应急预案体系有序运转制发《区应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区重点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计划的通知》,2024年全区各部门开展演练76场,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已开展各类演练242场。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拉动社区应急服务站104次。组织吴家山街、径河街、金银湖街、将军路街和常青花园社管办,联合辖区25个地铁站点开展防内涝应急演练,强化部门合作,以演练促实战,切实提高协同处置能力。

3、严格履行应急值班统筹协调职责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在节日期间和特殊敏感时期加强值班力量并配置应急小分队。针对极端天气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制发提示函,提醒相关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值班室、平安办、网信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街道,有效应对和处置多起突发事件,保障了紧急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维护了全区的平安稳定。

4.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推进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街道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力量为基础,依托机关、消防工作站、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应急服务站等人员,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制发《关于开展2024年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社区应急服务站履行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应急处置等职责职能,做到小灾能自救,大灾能增援的应急救援模式。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培训,12个街道社区应急服务站骨干人员共60人参加培训,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应急技能;组织20名社区实践锻炼干部参加2024年全市社区实践干部应急能力培训,夯实社区应急管理基础;组织水域救援力量参加武汉市2024年水域救援比武考核竞赛,获得“翻舟自救”第一名和优秀团队奖。夯实了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基层救援人员防灾救灾和应急处置本领。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们将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

(一)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1.重宣传,持续浓厚安全工作氛围。以安全宣传月为契机,结合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门户网站等各种媒体媒介,全覆盖、全领域宣传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覆盖面,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

2.强学习,持续提升隐患治理能力。持续发动各街道、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辖区重点企业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汇编》,提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为全力防范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做有力支撑,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顺利开展、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3.抓监管,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破解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难、执法难、专业隐患排查难的问题。加强监管执法,以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严管重罚,用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典型案例报送机制,督促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定时定量报送行政处罚案例,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压实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和企业等各方责任。

(二)强化灾害风险防控,提升防灾减灾备灾能力

1、靠前防控各类重大风险。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和核灾报灾工作,协助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严格落实救助程序,及时下拨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各类重大风险管控工作,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全区社会稳定。

2、持续强化防灾减灾基础。根据省、市减灾委预案修订要求,及时修订完善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至少开展1次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更新灾害信息员队伍名单,指导街道开展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组织1场全区灾害信息员培训,提高灾害信息员核灾报灾业务能力和水平。2025年继续选取公园、广场、绿地等点位新建一批疏散场所。

3、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突发事件及各类灾害发生后应急响应物资及设备保障水平,强化辖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1.推进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

2.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聚焦最小应急单元最大平安守护目标,持续推进全区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完善社区应急服务站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基层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3.推进应急管理数字赋能。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应急指挥通信建设,提升应急指挥保障能力。加强与区城运中心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全区应急管理数据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监管。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