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企业从“出生”到“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审批痛点,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需求,构建起覆盖准入准营与日常经营的完整服务链,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推出“商事商量”窗口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办”服务,通过柔性机制与就近办服务,围绕企业经营所需的各行业许可证的设立、变更、延续、注销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持续精进政务服务质效,为企业发展注入暖心动能。

“商事商量”窗口——准入准营的“柔性钥匙”。7月22日,在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商事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正与陈女士耐心沟通。据了解,陈女士因暂未取得设立培训机构所需的二次消防验收合格材料而焦虑,窗口并未简单退回申请,而是启动“商量机制”,由科室负责人及时与消防中心协调沟通,针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与现实困境,共同协商解决途径,从政策解读、基本条件,再到材料填报,详细指导培训机构准备申报材料,帮助申请人通过二次消防验收。“材料能商量、路径能优化,避免了我们来回跑冤枉路!”陈女士由衷感慨。
“商事商量”窗口打破了传统审批“非此即彼”的刚性思维,为企业特别是初创主体开辟出一条“商量着办”的柔性通道。当企业面临申请材料瑕疵、非关键条件暂时不符等困境时,窗口与后台审批人员协同研判,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容缺受理、承诺补正或协调替代路径。今年以来,“商量”机制已成功化解企业准入准营难题40余件,审批通过率显著提升,让政策温度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街道“就近办”——日常经营的“便捷驿站”。“以前办证必须跑区里,来回大半天,现在街道就能办,省时又省心!”武汉临空港吴家山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经理在提交业务申请的当天就拿到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就近办”服务的效率赞不绝口。王经理的便捷体验,得益于近年来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在此前企业登记注册等业务就近办的基础上,增加了卫生、出版物、道路货运、娱乐经营、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等部分民生领域行政许可事项,以此实现高频事项街道“就近办”,真正实现了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一窗受理、就近办结”。

街道“就近办”在服务企业“关键小事”上同样也能展现出高效能,以楚天柠檬树OK厅为例,在其娱乐经营许可证到期失效的前一天,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与吴家山街便民服务中心以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受理、审核、现勘、出证等环节,为企业高效办结营业执照变更、娱乐经营许可证变更、延续及遗失补办等证照联办业务,帮助企业24小时内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和娱乐经营许可证。今年以来,街道“就近办”服务共帮助区内企业办理社会民生类行政许可事项业务20余件,生动诠释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企业从诞生到成长,每一步都可能面临审批需求。我们努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商事商量’窗口解决准入准营的疑难杂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办’疏通日常经营的毛细血管,目的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坐等审批”到“主动商量”,从“向上跑”到“就近办”,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正以精细化、场景化的服务触角,织就一张温暖高效的企业发展支持网,让“暖心服务”真正伴随企业全周期成长,持续擦亮优质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通讯员 - 胡成 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