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8 11:02 来源:区城管执法局   作者:   字号:[ ]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执法委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落实法制建设责任、严格依法行政、注重法治宣传、化解行政纷争,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法制建设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城市管理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法制城管工作被纳入《区城管执法局2023年工作要点》、《区城管执法局2023年绩效管理目标》,不断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切实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展现新面貌、实现新发展。二是建章立制,落实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民法典、党章党规党纪和与城市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列入我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今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2次,运用法治思想作出重大行政决策20次,有效规避涉诉风险和化解社会矛盾10余次,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固本增效,注重常态。全局自上而下法治建设全覆盖,成立了由班子成员组成的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委员会,除局机关设置法规科外,在执法大队专设案审室,配备案件审核员、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共7名,编订《城管高频执法事项手册》,在线更新《城管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基准表》,发放《武汉市城管法律法规汇编》140 套,印发“口袋法条”1200本,《城管应知应会学习手册》500套,指导执法人员强化学习法律法规。

(二)坚持依法履职,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不断完善协同机制。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新方法,增强与属地街道、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逐步完善执法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多次协调区规划、消防等部门,联合走马岭、慈惠、长青等街道,定期组织拆违飓风行动,形成管理执法工作合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二是注重提升队伍能力。与区司法局联合开展街道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培训,“司法蓝”携手“城管蓝”,积极助力提升综合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能力。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覆盖全区执法人员、辅助人员共计650名,采取体能+理论+实战的综合培训模式,打造政治立场坚定、执法能力突出、更好服务群众的综合执法队伍。此外,通过高效、便捷的线上培训方式,提升城管人员参训率,全年组织线上培训8次,全系统500余人参加城管应知应会线上知识测评;三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深入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纪录制度,采购执法记录仪294台、数据采集站13个,提升执法队伍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建立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情节恶劣、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年共审结办理城市管理各类重大违法案件32件,如为加强燃气安全隐患整治,首次对涉案供气企业作出“一案双罚”的行政决定,以及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润滑油企业违建案作出强拆决定、对屡次违法的渣土公司从重处罚等,全面提升了城管执法公信力。

(三)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推进普法宣传引导

一是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小区、进工地、进校园等活动,结合日常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建筑垃圾处置、违建治理、垃圾分类等城管中心工作,推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如在法治宣传月,联合慈惠街、富丽雅幼儿园在“鹿儿在”景区,开启自然营地法治之旅;二是多渠道增强普法宣传实效。坚持多形式进行法治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新兴媒体对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我局在“临空港城管”微信公众号上已发布动态89条,抖音视频34条,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宣传城管相关法规。三是多角度创新普法思路,如新创“接信访,释明法,化纠纷”普法形式。针对部分违建群众信访案,现场向信访群众发放相关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或相关文件,如在宋功新违建案、做好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政策宣讲,同时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等。

(四)加强监督审核,全面防范行政涉诉风险

一是强化执法监督。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宗旨为考评体系设计导向,完善新形势下对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考核模式和办法,督促镇(街道)综合执法聚焦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二是严格案件审核。落实案件审查制度,严把案件立案审核关、事实证据关、定性裁量关,不断提高案件的规范性,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606件,已处理3521件,完成率达99.8%。涉及领域主要为环卫、规划、市容、共享单车等。共办结行政案件3529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74起,简易程序案件 3355起),罚没金额105万元。每一起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正当、定性准确、裁量适当。三是及时处理纠纷。我单位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全年行政涉诉、复议案件12起,其中较为典型的宋功新违建案的胜诉,作为司法判例,对有效推进吴家山嘉禾园插花地带所涉违建整治具有积极意义。

二、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法治学习方式要创新。我局严格按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制定适应城管工作实际的培训标准和计划,在持续加强法治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学习的渠道较为单一,多为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执法单位,多样生动的培训方式更有助于解决一线执法人员实际办案的问题,推动执法人员构建法治思维。

(二)“三项制度”实效性要加强。一是行政执法决定公示利用的平台不够多元化;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虽然做到硬件到位,但执法人员软实力还待同步跟进,部分案件全过程记录不规范。三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审核人员力量需加强,能力需提升。

(三)包容审慎执法推进要加快。全区城管系统结合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办理的案件数量占比较少,这也体现出城管法治工作中包容审慎执法方面推进不够。当前创建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以及进一步深化赋权改革工作都需要城管执法队伍转变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作风,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执法要求与执法形式相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积极推行常态化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执法队伍法律素养。严格落实城管执法培训学习计划,开设法律讲堂,引入优秀的高校教授、律师等作为城管培训讲师;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如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院庭审,旁听典型案例,利用QQ视频会议等在线方式高频次组织执法骨干线上案例研判、交流讨论,以及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实景执法演练、现场点评法律适用等方式,通过“接地气”的法治培训充电方式,打造一支专业城管执法队伍。

(二)积极推动三项制度实效性工作,夯实法治建设基础。积极拓宽三项制度应用内涵,进一步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投入,增设配套询问室和听证室等音像记录场所,将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工作与信用体系考核、双随机一公开等有机整合,将重大案件与信用联合惩戒相结合,全面提升行政处罚约束力。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执法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工作需要实现改革效应、执法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三重叠加,对涉及的基层综合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应以“721”法则为指导,创新思路,将执法与教育,疏导与服务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调解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放管服”在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应用,坚持在依法管理下大胆地放、在依法执法下大胆地免罚、在角色转换中大胆地服务,以此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中共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党组

2024年2月8日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8 11:02

来源:区城管执法局   作者: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执法委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落实法制建设责任、严格依法行政、注重法治宣传、化解行政纷争,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法制建设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城市管理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法制城管工作被纳入《区城管执法局2023年工作要点》、《区城管执法局2023年绩效管理目标》,不断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切实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展现新面貌、实现新发展。二是建章立制,落实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民法典、党章党规党纪和与城市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列入我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今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2次,运用法治思想作出重大行政决策20次,有效规避涉诉风险和化解社会矛盾10余次,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固本增效,注重常态。全局自上而下法治建设全覆盖,成立了由班子成员组成的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委员会,除局机关设置法规科外,在执法大队专设案审室,配备案件审核员、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共7名,编订《城管高频执法事项手册》,在线更新《城管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基准表》,发放《武汉市城管法律法规汇编》140 套,印发“口袋法条”1200本,《城管应知应会学习手册》500套,指导执法人员强化学习法律法规。

(二)坚持依法履职,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不断完善协同机制。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新方法,增强与属地街道、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逐步完善执法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多次协调区规划、消防等部门,联合走马岭、慈惠、长青等街道,定期组织拆违飓风行动,形成管理执法工作合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二是注重提升队伍能力。与区司法局联合开展街道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培训,“司法蓝”携手“城管蓝”,积极助力提升综合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能力。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覆盖全区执法人员、辅助人员共计650名,采取体能+理论+实战的综合培训模式,打造政治立场坚定、执法能力突出、更好服务群众的综合执法队伍。此外,通过高效、便捷的线上培训方式,提升城管人员参训率,全年组织线上培训8次,全系统500余人参加城管应知应会线上知识测评;三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深入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纪录制度,采购执法记录仪294台、数据采集站13个,提升执法队伍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建立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情节恶劣、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年共审结办理城市管理各类重大违法案件32件,如为加强燃气安全隐患整治,首次对涉案供气企业作出“一案双罚”的行政决定,以及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润滑油企业违建案作出强拆决定、对屡次违法的渣土公司从重处罚等,全面提升了城管执法公信力。

(三)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推进普法宣传引导

一是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小区、进工地、进校园等活动,结合日常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建筑垃圾处置、违建治理、垃圾分类等城管中心工作,推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如在法治宣传月,联合慈惠街、富丽雅幼儿园在“鹿儿在”景区,开启自然营地法治之旅;二是多渠道增强普法宣传实效。坚持多形式进行法治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新兴媒体对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今年以来,我局在“临空港城管”微信公众号上已发布动态89条,抖音视频34条,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宣传城管相关法规。三是多角度创新普法思路,如新创“接信访,释明法,化纠纷”普法形式。针对部分违建群众信访案,现场向信访群众发放相关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或相关文件,如在宋功新违建案、做好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政策宣讲,同时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等。

(四)加强监督审核,全面防范行政涉诉风险

一是强化执法监督。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宗旨为考评体系设计导向,完善新形势下对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考核模式和办法,督促镇(街道)综合执法聚焦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二是严格案件审核。落实案件审查制度,严把案件立案审核关、事实证据关、定性裁量关,不断提高案件的规范性,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606件,已处理3521件,完成率达99.8%。涉及领域主要为环卫、规划、市容、共享单车等。共办结行政案件3529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74起,简易程序案件 3355起),罚没金额105万元。每一起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正当、定性准确、裁量适当。三是及时处理纠纷。我单位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全年行政涉诉、复议案件12起,其中较为典型的宋功新违建案的胜诉,作为司法判例,对有效推进吴家山嘉禾园插花地带所涉违建整治具有积极意义。

二、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法治学习方式要创新。我局严格按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制定适应城管工作实际的培训标准和计划,在持续加强法治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学习的渠道较为单一,多为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执法单位,多样生动的培训方式更有助于解决一线执法人员实际办案的问题,推动执法人员构建法治思维。

(二)“三项制度”实效性要加强。一是行政执法决定公示利用的平台不够多元化;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虽然做到硬件到位,但执法人员软实力还待同步跟进,部分案件全过程记录不规范。三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审核人员力量需加强,能力需提升。

(三)包容审慎执法推进要加快。全区城管系统结合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办理的案件数量占比较少,这也体现出城管法治工作中包容审慎执法方面推进不够。当前创建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以及进一步深化赋权改革工作都需要城管执法队伍转变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作风,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执法要求与执法形式相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积极推行常态化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执法队伍法律素养。严格落实城管执法培训学习计划,开设法律讲堂,引入优秀的高校教授、律师等作为城管培训讲师;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如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院庭审,旁听典型案例,利用QQ视频会议等在线方式高频次组织执法骨干线上案例研判、交流讨论,以及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实景执法演练、现场点评法律适用等方式,通过“接地气”的法治培训充电方式,打造一支专业城管执法队伍。

(二)积极推动三项制度实效性工作,夯实法治建设基础。积极拓宽三项制度应用内涵,进一步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投入,增设配套询问室和听证室等音像记录场所,将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工作与信用体系考核、双随机一公开等有机整合,将重大案件与信用联合惩戒相结合,全面提升行政处罚约束力。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执法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工作需要实现改革效应、执法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三重叠加,对涉及的基层综合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应以“721”法则为指导,创新思路,将执法与教育,疏导与服务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调解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放管服”在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应用,坚持在依法管理下大胆地放、在依法执法下大胆地免罚、在角色转换中大胆地服务,以此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中共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党组

2024年2月8日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