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辛安渡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街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理论学习
辛安渡街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市、区各级关于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街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街党工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央和省市区委法制会议精神作为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多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通过深入学习,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理论素养。
(二)秉承法治精神,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我街执法部门严格完善执法程序,全面提高执法效能,2024年完成行政检查84次,完成巡查巡检62次,下达责改决定书58件、下达当场处罚决定书61件,办理一般案件1件,累计处罚金额3285元。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文明,有效维护了辖区的法治秩序。
(三)依法有效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平安稳定
坚持依法调处矛盾纠纷,构建了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和谐因素。2024年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09件170人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案件32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所有纠纷均在萌芽状态得到妥善化解,未出现因调解不及时而转化为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切实将矛盾吸附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营造法治氛围,促进全民参与
组织网格员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对网格内居民、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等发放法治宣传品进行宣传,并广泛收集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率,赢得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支持。
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律六进”(进学校、进企业、进村湾、进机关、进单位)普法宣传,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开展 “送法进校园” 活动,对辖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宣传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引导企业依法经营;针对机关工作人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及时学习最新法律条文,提升法律素养。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对一些创新性的理论掌握还不够全面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部分人员学法守法用法仍有所拘泥于形式,对于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够深刻,日常工作应用程度不深。
二是法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多样,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未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对法律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在宣传方式的创新和宣传内容的深度挖掘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省委、市委、区委法治会议精神
按照《辛安渡街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要求,细化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央和省市区委法制会议精神作为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引导班子成员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笃信笃行学,带头知在前、懂在前、用在前。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
成立依法治街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并对各相关科室进行工作部署,统筹党政综合办、平安建设办、综合执法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配合开展工作,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辖区法治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三)依法完善行政制度,科学民主决策
坚决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决策制度,凡涉及重点工作、干部任用、大额开支等重大敏感问题,一律上会研究,坚持末位表态制,广采博纳,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保证议事质量。同时,聘请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建立法律审核机制,尽量避免因法律疏漏而引发不稳定因素,提升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领导责任,带头示范引领
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二)提升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研讨等方式,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加大对行政执法案件的评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推动行政执法工作向规制统一化、工作标准化、办案流程化、重要节点可控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
(三)创新普法形式,优化法治环境
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教育路径,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律师的专业优势。通过举办 “法治小课堂” 系列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居民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增强居民的法律观念,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