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山街道办事处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打造武汉市临空港的后花园和“四化”统筹的示范单位的“一个目标”,做好生态休闲区建设、补齐全区民生短板、建设美丽乡村和预留发展空间的“四个主战场”,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建设、优化精准扶贫工作、优化目标合同等“五个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特色农产品逐渐叫响,区域靓点名片已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东山街全面统筹防疫、防汛工作,积极推动经济振兴,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落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给东山街道办事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但与此同时,各种前所未有的内外风险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二、编制目的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开启之年。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为进一步加强东西湖区东山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优化东山街整体布局,强化乡村振兴,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补齐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短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街人民福祉,东山街按照东西湖区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发展需要,组织编制了《东西湖区东山街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合理确定了“十四五”时期东山街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进东山街“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省市区总体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为动力,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为主线,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三产融合,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功能,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改善保障民生,着力推动街道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构建生态东山、美丽东山、人文东山。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突出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为发展的总目标。
二、坚持创新发展。盘活区域内的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区域性创新发展新引擎。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用新思路破解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城乡要素互动等方面的发展难点,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链、价值链、竞争链加快形成,全面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新活力。
三、坚持融合发展。统筹主体功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的核心要义,在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民生事业等方面,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的新发展思路,全面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四、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注重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发展目标
综合考量东山发展实际,按照“三年示范引领、五年全面覆盖”的工作部署,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构建高端制造业、大健康产业,加快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到2025年,全面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保障有效”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全面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美丽乡村,积极构建城乡互补、三产融合、宜居宜游的新型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