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青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上靶向发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中,超额完成的指标有3项: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招商引资;按期完成的指标有4项:房地产销售面积、其他投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其他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营业收入增幅。街道新增入库项目9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开工2个,谋划项目45个,盘活闲置厂房9万平方米。
(二)公共事业全面加强。全年实施38个惠民项目;完成4个业委会组建(换届)工作;新建长青街幸福食堂;4个社区爱心托管班被评为“市级五星级托管班”;2个社区志愿者项目获评市级荣誉。全年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音乐思政课等大型活动15场次。长青街代表队在本次龙舟公开赛中取得地方公开组500米直道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坚持全域党建理念,搭建“长青一家亲”党建联建平台,吸引50余家辖区单位组成党建联建“朋友圈”,创新开展以“长青”命名的文化活动、党员夜校、暖新课堂40余场次;流动党员管理做法在全区推广,暖“新”志愿服务进园区等活动引起良好社会反响,辖区民营企业党建引领聚人育人先进做法在长江日报要闻版头条刊发。以“长青一家亲”党建项目为蓝本拍摄的党员教育片《我的朋友圈》入围全市基层党建视频大赛双月赛榜单。提档升级2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建设三民社区“围垦记忆共享客厅”。
(四)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深入7家企业走访调研和召开工作务虚会,帮助7家企业理思路、明方向,强信心、谋发展,将公司经营情况及人员业绩作为考核重点指标,倒逼7家企业都“走出去”,实现从“被输血”向“能造血”转变。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长青街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农场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四个三”计划,全力打造“党建有魂、干部有为、产业有质、城市有品”的长青新城。
(一)“三大行动”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实施“长青·启航”干部能力提升行动。街道现在的年轻干部大多是从校门到机关门、社区门,社会阅历少、工作经验少,针对这一问题,将面向年轻干部开展能力提升行动,从加强政治建设、开展廉政教育、建好成长舞台、优化考核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上学习“讲台”、搭实战“平台”、建干事“点将台”等方式,全面锻造一支敢闯善为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实施共同缔造“学比争先”行动。2024年有6个社区完成了共同缔造扩面提质试点工作,实施了30余个共同缔造项目,打造了5处社区“共享微空间”、8处小区“睦邻花园”等,今年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工作,引导各社区确定2—3个共同缔造项目,以项目化的形式展开“比拼晾晒”,以共同缔造赋能基层治理。三是实施“两企三新”赋能提升行动。辖区“两企三新”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覆盖面广,今年将继续深入党建联建平台,通过活动联办、教育联抓、服务联做,利用党员夜校、暖新课堂等特色载体,多措并举,提质“两企三新”领域党建工作。
(二)“三抓三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抓产业结构促发展。按照“一轴引领、两轮驱动、四大经济单元组团”的发展思路,从组团化、片区化、产业化三个方面谋划全街发展格局,以107国道为主轴,沿线布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和商业金融服务;按照“强产业,兴城市”两轮驱动设计,规划以理想科学城为中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组团;以创新三维3D打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组团;以汽车销售中心为主的汽车小镇产业组团和以山绿集团、九州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引领的枢纽经济产业组团,实现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二是抓招商引资促投资。紧紧围绕全区“1+4”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天黎轮胎产业园升级改造、武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集配加工综合体、山绿集团光储充一体化、长源液化气项目、汽车电动城投资等项目,实现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在长青街聚集。三是抓存量资源促增长。持续开展“扫园行动”,挖掘潜力企业。高效利用辖区空闲厂房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宣传“1+3”园区政策,支持拿地主体企业引进新业态产业;因地制宜盘活5个园区工业厂房,推动改造升级,加快园区转型、提质增效步伐。充分发挥陆港枢纽服务功能,大力支持九州通现代化智能医药物流中心、山绿冷链物流基地、多米大道电商物流园等发展智能仓储、智能调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
(三)“三个坚持”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有力有效。一是坚持底线红线控制。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全力开展农用地整治,按照“田、亩、户”一致原则,理顺农场生产经营关系。二是坚持产业发展提质。高效利用辖区3271亩农用地,通过退林还田、坑塘复垦,逐步实现“集零为整”。发挥金山大道沿线交通区位优势,东南部结合现有草莓种植基地,丰富种植品种,打造特色茄果采摘园,发展田园体验经济;西南部结合现有种植基础,合理引导芽苗菜,快生菜等种植品种,打造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三是坚持配套设施提升。持续实施五小水利设施建设,对十六、十七、十八支沟、中心沟以及田间沟渠进行整治,通过旱沟拓宽等措施提升沟渠排灌能力。针对生产生活用电电容量不足、线路老化、电损电耗率高等问题,争取乡村电网建设投入,开展电网建设改造,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四)“三点发力”助推农场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严格按照《东西湖区深化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推进企业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一是在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上聚焦发力。围绕重点任务、降本增效、深化改革等方面“一企一策”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每季度实施经营目标“擂台赛”,引导各企业主动找差距、谋发展。二是在推动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上聚焦发力。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化“一企一品”党建项目。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各企业经营行为,防止滋生腐败。同时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农场企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真正将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
长青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