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骗子以办贷款、领补助“刷流水”骗局频现。9月19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长青街派出所华星社区警务室组织民警、江城义警队员深入片区村湾、居民区及商圈,以身边鲜活的“刷流水”反诈防骗知识及案例为居民群众及商户普及防范此类骗局,精心守护好居民群众及商户“钱袋子”安全。
认清诈骗套路,拒当“电诈工具人”。当日,民警等一行向居民群众介绍,“刷流水”是指通过人为制造虚假的资金流动记录,以增加账户的交易流水,通常用于提升信用评级或满足贷款审批要求的行为。此类骗局的特点是精准锁定有贷款需求的人,诈骗分子往往会伪装成银行或者网贷平台的客服,以“无抵押”“零成本”“高额补助”等诱惑性语言,吸引受害人上钩。
“骗子是如何上手的呢?”当日,民警以案说法,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再以流水不足为由引诱受害人刷流水。而后,诈骗分子将涉诈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再让受害人转移,将涉诈资金“洗白”或是诱骗受害人寄出银行卡和密码,用于转移涉诈资金。
那么,为什么贷款要提供流水证明?民警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前往银行办理贷款时往往需要提供流水证明,但银行流水并非必须条件。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规定,银行贷款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借款人基本情况;(二)借款人收入情况;(三)借款用途;(四)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五)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银行流水是判断借款人有稳定收入和良好还款能力的直接证据,也是银行评估风险,决定是否放贷的重要依据。
“但是,那些即时转账、异常大额流水、不匹配流水和互转流水,实际上银行并不认可!”民警告诫,“刷流水”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无法收到承诺的“贷款”额度,导致银行卡被冻结,还会涉嫌犯罪使自己深陷牢狱之灾
民警因此特别提醒:警惕“免费福利”陷阱,面对来路不明的免费资金或优惠活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无偿扶贫款”“担保贷款服务”等话术;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卡是当下诈骗犯罪的关键要素,切不可随意出售、出借、出租个人“两卡”和身份信息,警惕填写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警惕低价陷阱,提高法律意识,当下各类型诈骗多是深谙人们“贪小便宜”和“发大财”的心理,只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就不会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