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变身停车区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汪玉平 黄慕洁 罗乐
9月25日,武汉东西湖区金山大道二雅路地铁站C出口,电动车整齐停放在白色停车框内,行人进出站口畅通无阻。梅女士骑着电动车前来转乘地铁,很快就找到了停车位。“车位多了,停起来更方便了。”梅女士说。
目前,东西湖区有11个地铁口,像二雅路地铁站一样,停车变得便利和有序。该区聚焦市民需求、扩容停放车位、集合多方力量,实行分类施策,探索破解“车辆打围”难题的治理路径,将会复制到该区更多的地铁站周边。
将绿化带改设停车位
“以前这个地铁口全是车,早晚高峰简直是堵得水泄不通。”家住附近融创观澜府小区的王先生摇着头回忆。二雅路地铁站是金山大道上的关键通勤节点,连接着沿海赛洛城、融创观澜府两大社区,不少居民都靠“电驴+地铁”通勤。
可车位远不够用,电动车、共享单车见缝插针,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赶时间的人们不得不在车海里“突围”,下班找车又得“大海捞针”。对此,居民抱怨、地铁工作人员头疼,这乱象成了市民心里的一块疙瘩。
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东西湖城管执法局牵头联合街道、规划、园林、交通、区服投等部门,一次次跑到现场勘察测算,他们发现,二雅路地铁站C口旁,原有的绿化带植被稀疏,土地裸露,既影响美观,又没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大家一致通过将部分绿化带改造成停车位。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设计和施工,300平方米的退化绿地被“唤醒”,一下子腾出了500多个电动车车位。
更贴心的还是“分区管理”:白色框是居民电动车的“长停区”,黄色、蓝色框则分别对应美团和哈啰单车,方便企业快速调度。
如今,在早晚高峰时段,总有城管队员、街道人员、志愿者或环卫工在旁引导,曾经的“堵心点”,真真切切变成了“顺心路”。
东西湖城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金山大道沿线地铁口的改造经验推广到宏图路、金银潭大道、107国道等更多主干道的地铁口,因地制宜“一点一策”优化地铁口停车秩序。
分级治理+多元共治
二雅路地铁站出入口的精准改造,只是东西湖城管系统治理车辆乱停放的一个缩影。面对该区20个轨道站点、78个出入口的不同停车需求,城管部门摸索出了一套“分类施策、分级治理”的法子。
像二雅路这样车流密集、空间紧张的20个点位,被列为“一级管控”,靠“合理减量、规范引导、设置降坡、扩容增效”精准破局;车流量中等的31个点位作为“二级管控”,安排专人定时巡查,守住秩序底线;而车流较少的27个点位则实行“三级自主管理”,主要靠清晰指引和市民自觉规范。
截至目前,这一治理已交出亮眼成绩单:已完成20个站点出入口的停车区分色标线施划,设置了35块醒目指引牌;对7个站点的11个出入口进行扩容,新增停车面积1300多平方米,能多停1800多辆非机动车;完成了6处人行道降坡改造,增设2条便民步道,周边秩序焕然一新。
此外,东西湖城管巧妙地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了一个“政府监管+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的共治网络。自2023年起,东西湖城管联合吴家山街、常青花园在辖区内率先试点,与美团、哈啰等单车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共享单车治理工作。
目前,东西湖区已有52名环卫工人参与了单车管理,环卫工人在保洁之余帮忙规整车辆,按18.5元/小时的标准,每天干2小时就能多挣3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