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创业告白!台胞邹浩源在武汉:十年扎根,用一本书温暖两座城

发布时间:2025-08-18 19:55   来源:荆楚网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陈光财) 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展厅里,一本白色封面的《卓越精细化管理实战指南》被摆放在醒目位置。

这本书的作者邹浩源,是一位从台湾新竹来到武汉东西湖区扎根的创业者,也是当地青年口中的“邹导师”。

书籍实拍。通讯员供图

从2002年跨越海峡登陆发展,到2016年选择武汉作为创业起点,再到成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金牌评委”,邹浩源用10余年时间,书写了一段融合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精彩故事。

邹浩源作为评委参加大赛。通讯员供图

跨越海峡:从台湾新竹到武汉临空港

2016年,邹浩源将目光投向了中部重镇武汉,"这里既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更有‘敢为人先’的创业基因。

祖籍广东梅县的他,始终铭记父辈"根在祖国"的嘱托。

2015年,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获批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推出包括办公场地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公寓等一揽子政策。邹浩源成为首批入驻的台青创业者之一。

授课现场。通讯员供图

“这里不仅有完善的配套,更有一群懂产业、懂服务的‘店小二’。”他提到的“店小二”,正是东西湖区为台青提供的“一对一”创业服务专员。

双赢:既是创业者,更是“创业摆渡人”

在武汉创业圈,邹浩源有个特别的称号——“双面导师”。

作为创业者,他带领团队服务了华中地区的制造企业;作为创业导师,他自2017年起连续多年担任“金银湖杯”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评委,辅导项目超50个。

大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台青来大陆创业,常面临市场规则差异、资源对接难等问题。”邹浩源分享道。2021年,他因出色的帮扶成效获评“武汉最佳帮扶创业导师”。

著书立言:为中国制造夯实地基

邹浩源的创业方向聚焦于制造业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咨询与培训。这一选择源于他多年的观察:“大陆制造业规模庞大,但许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效率与品质提升空间巨大。”

2017年,他入选武汉临空港经开区“金山人才计划”,获得项目资助后,开始系统梳理实战经验,撰写《卓越精细化管理实战指南》。书中融合了PMC(生产物料控制)、流程优化、品质管控等模块,直指制造业管理的痛点。

邹浩源。通讯员供图

历时两年完成的专著,在2024年出版后迅速成为行业热门读物。

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评价:“这本书既契合‘中国制造2025’对基础管理升级的需求,也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向新而行:做两岸融合发展的"螺丝钉"

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壮大,从创业者到产业推手,邹浩源的十年蝶变,正是东西湖区"以台引台、以惠促融"的缩影。"

大陆有句谚语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他正筹划组建"两岸精细化管理联盟","他的小目标是把台湾的精细化‘基因’嫁接过来,助力更多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

讲课现场。通讯员供图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扉页上,邹浩源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制造业的奋斗者。"而对于这位跨越海峡的创业赤子而言,这本书何尝不是他献给第二故乡武汉的深情告白?

台胞邹浩源的故事,正在为‘两岸一家亲’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跨越海峡的创业告白!台胞邹浩源在武汉:十年扎根,用一本书温暖两座城

发布时间: 2025-08-18 19:55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访问: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陈光财) 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展厅里,一本白色封面的《卓越精细化管理实战指南》被摆放在醒目位置。

这本书的作者邹浩源,是一位从台湾新竹来到武汉东西湖区扎根的创业者,也是当地青年口中的“邹导师”。

书籍实拍。通讯员供图

从2002年跨越海峡登陆发展,到2016年选择武汉作为创业起点,再到成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金牌评委”,邹浩源用10余年时间,书写了一段融合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精彩故事。

邹浩源作为评委参加大赛。通讯员供图

跨越海峡:从台湾新竹到武汉临空港

2016年,邹浩源将目光投向了中部重镇武汉,"这里既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更有‘敢为人先’的创业基因。

祖籍广东梅县的他,始终铭记父辈"根在祖国"的嘱托。

2015年,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获批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推出包括办公场地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公寓等一揽子政策。邹浩源成为首批入驻的台青创业者之一。

授课现场。通讯员供图

“这里不仅有完善的配套,更有一群懂产业、懂服务的‘店小二’。”他提到的“店小二”,正是东西湖区为台青提供的“一对一”创业服务专员。

双赢:既是创业者,更是“创业摆渡人”

在武汉创业圈,邹浩源有个特别的称号——“双面导师”。

作为创业者,他带领团队服务了华中地区的制造企业;作为创业导师,他自2017年起连续多年担任“金银湖杯”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评委,辅导项目超50个。

大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台青来大陆创业,常面临市场规则差异、资源对接难等问题。”邹浩源分享道。2021年,他因出色的帮扶成效获评“武汉最佳帮扶创业导师”。

著书立言:为中国制造夯实地基

邹浩源的创业方向聚焦于制造业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咨询与培训。这一选择源于他多年的观察:“大陆制造业规模庞大,但许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效率与品质提升空间巨大。”

2017年,他入选武汉临空港经开区“金山人才计划”,获得项目资助后,开始系统梳理实战经验,撰写《卓越精细化管理实战指南》。书中融合了PMC(生产物料控制)、流程优化、品质管控等模块,直指制造业管理的痛点。

邹浩源。通讯员供图

历时两年完成的专著,在2024年出版后迅速成为行业热门读物。

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评价:“这本书既契合‘中国制造2025’对基础管理升级的需求,也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向新而行:做两岸融合发展的"螺丝钉"

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壮大,从创业者到产业推手,邹浩源的十年蝶变,正是东西湖区"以台引台、以惠促融"的缩影。"

大陆有句谚语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他正筹划组建"两岸精细化管理联盟","他的小目标是把台湾的精细化‘基因’嫁接过来,助力更多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

讲课现场。通讯员供图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扉页上,邹浩源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制造业的奋斗者。"而对于这位跨越海峡的创业赤子而言,这本书何尝不是他献给第二故乡武汉的深情告白?

台胞邹浩源的故事,正在为‘两岸一家亲’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