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汪玉平 黄慕洁)早晚高峰的地铁口,常常是一片“车海”。电动车、共享单车杂乱停放,不仅影响市民通行,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连日来,在东西湖区各地铁出入口,市民发现这样的景象正在改变:身穿不同制服的引导员和志愿者穿梭在停车区域,耐心摆放一辆辆非机动车,指引大家按线按区停放整齐。
这支“整治队伍”由区城管执法局、属地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共享单车企业(哈啰、美团)和社区志愿者组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他们合力攻坚,力争还市民一个整洁、安全的出行环境。
“每个站点情况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区城管执法局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江波介绍,全区20个地铁站、78个出入口已完成全面摸底,按实际承载力分级治理。针对停车容量不足的重点点位,将复合利用绿地、桥下空间、道路边角地,新建和优化23处停靠场地。同时,在全区地铁站周边实行分区划线、分色管理,明确区分居民电动车与不同品牌共享单车,避免乱停混放。
治理不仅靠“硬件”,更要有“温度”。在金山大道海口三路D出口,城管队员姜净一边引导,一边帮市民摆放车子:“很多人赶时间,并非有意违规。我们多一点耐心,市民就会多一分配合。”这种“共情式管理”,逐渐让规范停车变成自觉。
“有专人指挥,还有指示牌,车子停得整齐,找车也方便!”市民王女士竖起大拇指。她说,以前人行道经常被挤占,现在出入口顺畅了,大家心情也更舒畅。
企业责任同样不可缺位。区城管执法局要求哈啰、美团等单车企业精准调控投放量,配足运维人员,及时清运淤积车辆。对不按要求落实的,将依法依规处理,确保治理成效不反弹。
下一步,东西湖区还将继续推动重点站点停车扩容改造,并把“共情管理”机制常态化,让市民停车更方便、更安心,在小细节中提升城市温度与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