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殖场养了座“发电站”

每天自动收集养殖废弃物,沼气年发电200多万度

发布时间:2025-07-18 05:26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养殖场内,智慧可视化大屏不仅可展示数据,还具备智能化控制和调节功能。余康庭 摄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东西湖区辛安渡街道东风社区豫迁村的湖北丰美禾生态牧业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整洁的厂区、现代化的设施让人很难相信这里可年出栏5万头生猪。“养殖场的每一处设计细节,都展现着科技的力量。”丰美禾生态牧业技术主管田海斌指着猪舍内智慧控制大屏,满脸自豪地介绍,“尤其是场区深处自建的一座占地30亩的沼气发电场,让曾经令人头疼的生猪粪污成为可利用资源,不仅解决了养殖场的用电问题,多余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每年还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据介绍,场区内的沼气发电项目于今年3月启动建设,5月完成施工。在6月试运行阶段,发电量已达4万多度,直接为养殖场节省电费1.8万余元。“随着项目运行逐步稳定,预计7月份发电量将提升至13万度左右,节本增效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田海斌说。

■ 智慧养殖场保障生猪品质

为了给生猪营造舒适安全的生长环境,丰美禾生态牧业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实行着封闭式管理。

养殖场200米外设置有洗消中心,将生物安全关口前移,厂区大门红外测温仪与雾化消毒通道构筑起严密的防线,将疫病风险牢牢挡在外面。

通过养殖场内的智慧控制大屏可以看到,11栋全封闭式标准化猪舍科技感十足。每栋猪舍被分割成4个独立单元,自动投喂系统按照不同生长阶段为生猪精准配比饲料,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猪群的采食量与生长数据;智能环控系统时刻关注着猪舍里的环境变化并实时进行调节,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猪设置了最令它们舒适的恒定室温;空气传感器24小时监测氨气浓度,一旦超标便会自动触发负压抽风系统,抽出来的空气先经过1.5米厚的“除臭墙”过滤,再经过循环池水幕洗涤,最终排出的空气清新无异味。

科技力量还体现在对生猪健康管理的“未雨绸缪”上。养殖场引入的AI巡检预警系统,就如同为猪群配备了“私人医生”,它通过声音识别技术实时统计频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便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这种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丰美禾生态牧业负责人栾志峰笑着说,通过养殖场的智慧物联网+AI技术,工作人员随时可通过手机了解生猪每日的喝水量、采食量、生长情况等,“传统生猪养殖一个人管理500头猪就忙得不可开交,如今智慧养殖场一个人可管理3000头生猪”。

■ 沼气发电场“变废为宝”添收益

曾经,最令养殖场头疼的是每天近250吨的养殖废弃物,而随着上个月沼气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昔日被嫌弃的“垃圾”华丽变身为养殖场带来了新收益。“养殖场每天的粪污能产生5000立方米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进入发电机组,1立方米沼气可转化为1.5—1.8度电能,初步估计,全年发电量能有近210万度。”栾志峰介绍,仅沼气发电一项,就能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超百万元,“多余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还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据介绍,养殖场猪舍地下铺设的漏缝地板与1.5米高的架空层,让生猪排泄物全程不需要人工清理,可自动汇入贮存收集系统。当粪污积累到设定厚度时,智能闸口便会自动开启,粪污沿着密闭管道进入厌氧发酵池,整个过程零接触、零污染,干净又卫生。

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和沼渣,还是村里绿色循环链上的“香饽饽”。据介绍,养殖场将完善和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车间,未来可以把沼渣经脱水、腐熟后制成颗粒有机肥。沼液则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周边农田,形成“养殖粪污—沼气发电—有机肥还田”的闭环体系。

“全面循环利用生猪粪污,既能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又能解决污染问题。沼液、沼渣还能带动种植、农户和肥料加工产业良性发展,我们将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绿色生态动能。”栾志峰说。

(余康庭 蔡梦娅 余欢)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智能养殖场养了座“发电站”

每天自动收集养殖废弃物,沼气年发电200多万度

发布时间: 2025-07-18 05:26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访问:

养殖场内,智慧可视化大屏不仅可展示数据,还具备智能化控制和调节功能。余康庭 摄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东西湖区辛安渡街道东风社区豫迁村的湖北丰美禾生态牧业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整洁的厂区、现代化的设施让人很难相信这里可年出栏5万头生猪。“养殖场的每一处设计细节,都展现着科技的力量。”丰美禾生态牧业技术主管田海斌指着猪舍内智慧控制大屏,满脸自豪地介绍,“尤其是场区深处自建的一座占地30亩的沼气发电场,让曾经令人头疼的生猪粪污成为可利用资源,不仅解决了养殖场的用电问题,多余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每年还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据介绍,场区内的沼气发电项目于今年3月启动建设,5月完成施工。在6月试运行阶段,发电量已达4万多度,直接为养殖场节省电费1.8万余元。“随着项目运行逐步稳定,预计7月份发电量将提升至13万度左右,节本增效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田海斌说。

■ 智慧养殖场保障生猪品质

为了给生猪营造舒适安全的生长环境,丰美禾生态牧业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实行着封闭式管理。

养殖场200米外设置有洗消中心,将生物安全关口前移,厂区大门红外测温仪与雾化消毒通道构筑起严密的防线,将疫病风险牢牢挡在外面。

通过养殖场内的智慧控制大屏可以看到,11栋全封闭式标准化猪舍科技感十足。每栋猪舍被分割成4个独立单元,自动投喂系统按照不同生长阶段为生猪精准配比饲料,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猪群的采食量与生长数据;智能环控系统时刻关注着猪舍里的环境变化并实时进行调节,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猪设置了最令它们舒适的恒定室温;空气传感器24小时监测氨气浓度,一旦超标便会自动触发负压抽风系统,抽出来的空气先经过1.5米厚的“除臭墙”过滤,再经过循环池水幕洗涤,最终排出的空气清新无异味。

科技力量还体现在对生猪健康管理的“未雨绸缪”上。养殖场引入的AI巡检预警系统,就如同为猪群配备了“私人医生”,它通过声音识别技术实时统计频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便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这种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丰美禾生态牧业负责人栾志峰笑着说,通过养殖场的智慧物联网+AI技术,工作人员随时可通过手机了解生猪每日的喝水量、采食量、生长情况等,“传统生猪养殖一个人管理500头猪就忙得不可开交,如今智慧养殖场一个人可管理3000头生猪”。

■ 沼气发电场“变废为宝”添收益

曾经,最令养殖场头疼的是每天近250吨的养殖废弃物,而随着上个月沼气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昔日被嫌弃的“垃圾”华丽变身为养殖场带来了新收益。“养殖场每天的粪污能产生5000立方米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进入发电机组,1立方米沼气可转化为1.5—1.8度电能,初步估计,全年发电量能有近210万度。”栾志峰介绍,仅沼气发电一项,就能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超百万元,“多余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还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据介绍,养殖场猪舍地下铺设的漏缝地板与1.5米高的架空层,让生猪排泄物全程不需要人工清理,可自动汇入贮存收集系统。当粪污积累到设定厚度时,智能闸口便会自动开启,粪污沿着密闭管道进入厌氧发酵池,整个过程零接触、零污染,干净又卫生。

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和沼渣,还是村里绿色循环链上的“香饽饽”。据介绍,养殖场将完善和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车间,未来可以把沼渣经脱水、腐熟后制成颗粒有机肥。沼液则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周边农田,形成“养殖粪污—沼气发电—有机肥还田”的闭环体系。

“全面循环利用生猪粪污,既能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又能解决污染问题。沼液、沼渣还能带动种植、农户和肥料加工产业良性发展,我们将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绿色生态动能。”栾志峰说。

(余康庭 蔡梦娅 余欢)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