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科经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科技
“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武政规[2019]20号),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成长机制,持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研究,现就2020年度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定条件
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指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或模式创新取得核心竞争力,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东西湖行政区域注册,注册时间1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
(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知识产权数量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1.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件或以上。
2.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含商标)3件或以上。
(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
(五)近一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
(七)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及规范的财务管理,已设立研究开发费辅助核算账或专账。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二、认定程序
1.区科经局发布申报通知;
2.申报主体向区科经局提交申报资料;
3.区科经局组织评审;
4.区科经局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5.区科经局发布本地区认定名单,报市科技局备案;
6.市科技局发布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入选企业纳入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并按顺序装订成册。申报材料的内容必须是可以公开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等保密信息。
1.《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申请书》(附件)
2.注册登记证件(复印件)
3.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与科技人员名单
4.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
5.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
6.近三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7.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8.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9.科研项目证明材料
10.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
1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证明材料
12.研究开发组织管理证明材料
四、注意事项
请申报企业将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在2020年9月20日前报送区科经局科技管理科。
报送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台商大厦1319室
联系人:刘康 办公电话:027-83083765
东西湖区科经局
2020年9月2日
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申请书
企业名称: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声明:本申请书上填写的有关内容和提交的资料均准确、真实、合法、有效、无涉密信息,本企业愿为此承担有关法律责任。
(企业公章)
填 报 说 明
本表内的所有财务数据须出自专项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或纳税申报表。
1.企业应如实填报所附各表。要求文字简洁,数据准确、详实。
2.各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填写“0”;数据有小数时,保留小数点后2位。
3.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方式,其中: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Ⅰ类评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按Ⅱ类评价。
4.“基础研究投入费用总额”是指: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中,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新知识等基础研究活动支出的费用总额。
5.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总收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
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6.“近三年”、“近一年”和“申请认定前一年内”:详见《工作指引》三(一)“年限”中的说明,“近三年”即“年限”中的“近三个会计年度”。
7.“研发活动”:详见《工作指引》三(六)1中“研究开发活动确定”。
8.“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详见《工作指引》三(四)1中“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定义。
9.IP代表知识产权编号;RD代表研究开发活动编号;PS代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编号。IP、RD、PS后取两位数(01、02、……)。
10.2018年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含重新认定)的企业,只需提供近一年数据。
一、主要情况
技术领域 |
| ||||
获得知识产权 数量(件) |
Ⅰ类 |
|
Ⅱ类 |
| |
人力资源 情况(人) |
职工总数 |
|
科技人员数 |
| |
近三年 经营情况 (万元) |
年度 种类 |
净资产 |
销售收入 |
利润总额 | |
第一年 |
|
|
| ||
第二年 |
|
|
| ||
第三年 |
|
|
| ||
近三年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万元) |
|
其 中 |
在中国境内 研发费用 总额(万元) |
| |
基础研究投入费用总额 (万元) |
| ||||
近一年企业总收入(万元) |
| ||||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万元) |
| ||||
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是否发生过重大安全、 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
□是 □否 |
二、知识产权汇总表
获得 知识产权 数量(件) |
发明专利 |
|
其中:国防专利 |
|
植物新品种 |
|
国家级农作物品种 |
| |
国家新药 |
|
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
| |
集成电路布图 设计专有权 |
|
实用新型 |
| |
外观设计 |
|
软件著作权 |
|
知识产权编号 |
知识产权名称 |
类别 |
授权日期 |
授权号 |
获得方式 |
I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人力资源情况表
(一)总体情况 | ||||||
|
企业职工 |
科技人员 | ||||
总 数(人) |
|
| ||||
其中:在职人员 |
|
| ||||
兼职人员 |
|
| ||||
临时聘用人员 |
|
| ||||
外籍人员 |
|
| ||||
留学归国人员 |
|
| ||||
(二)全体人员结构 | ||||||
学历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大专及以下 | ||
人数 |
|
|
|
| ||
职称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高级技工 | ||
人数 |
|
|
|
| ||
年龄 |
30及以下 |
31-40 |
41-50 |
51及以上 | ||
人数 |
|
|
|
|
四、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近三年执行的活动,按单一活动填报)
研发活动编号:RD…
研发活动名称 |
|
起止时间 |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来源 |
|
知识产权编号 |
| |||
研发经费 总预算 (万元) |
|
研发经费 近三年总支出 (万元) |
|
其中 |
第一年 |
|
第二年 |
| |||||
第三年 |
| |||||
目的及组织实施方式 (限400字) |
| |||||
核心技术及 创新点 (限400字) |
| |||||
取得的 阶段性成果 (限400字) |
|
五、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按近三年每年分别填报)
年度 单位:万元
科目 累计发生额 研发项目编号 |
RD01 |
RD02 |
RD03 |
… |
RD… |
合计 |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
|
|
|
|
|
|
其中:人员人工费用 |
|
|
|
|
|
|
直接投入费用 |
|
|
|
|
|
|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
|
|
|
|
|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
|
|
|
|
|
设计费用 |
|
|
|
|
|
|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
|
|
|
|
|
其中:境内的外部研发费用 |
|
|
|
|
|
|
研究开发费用(内、外部)小计 |
|
|
|
|
|
|
企业填报人签字: 日 期:
六、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表(按单一产品(服务)填报)
编号:PS…
产品(服务)名称 |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来源 |
|
上年度销售收入 (万元) |
|
是否主要产品 (服务) |
□是 □否 |
知识产权编号 |
|
关键技术 及主要 技术指标 (限400字) |
| ||
与同类产品 (服务)的 竞争优势 (限400字) |
| ||
知识产权获得情况及其对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的支持作用 (限400字) |
|
七、企业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对企业 竞争力的作用 (限400字) |
|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限400字) |
|
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情况 (限400字) |
|
管理与科技人员 情况 (限400字) |
|
八、(加分项)企业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情况汇总表
序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编号 |
参与方式 |
|
|
□国家□行业 |
|
□主持□参与 |
|
|
□国家□行业 |
|
□主持□参与 |
|
|
□国家□行业 |
|
□主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