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1997-01-20 16:21 来源:区统计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1996年,全区各级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继续紧缩、市场约束不断加强和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条件下,全区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稳定,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630万元,占27.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10万元,占48.3%;第三产业增加值52000万元,占24.1%,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8.2%、26.1%。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为3322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乡镇企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68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一、农业

    农业由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较好的收成。全区成、林、牧、渔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52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农业产值32337万元,增长10.3%,畜牧业产值8388万元,增长28.8%;渔业产值11284万元,增长1.0%;林业产值9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主要农产品除粮、棉、油因灾和调减面积总产有所减少外,其它产品均获得好收成。

主要农产品产量
                        1996年      比95年%
               1、粮食      85121吨       -0.2
               2、棉花      3714吨      -16.5
               3、油料      4774吨        -9.3
               4、蔬菜(含藕)  505653吨        20.8
               5、水果      24714吨        18.9
               6、牲猪出栏     68619头       6.2
               7、家禽出笼    97.55万只       26.5
               8、牛奶      6740吨         7.0
               9、禽蛋      6719吨         18.2
               10、水产品     26694吨       1.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6年市、区二级对农业投入资金2996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806万元、农林水542万元、支农及科技三项费用248万、蔬菜基地建设14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5万元,其中:小农水77万元、泵站改造198万元;堤防建设及提防达标资金211万元。农用化肥施用量51752吨,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4296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34台,农用排灌动力52614千瓦。

    二、工业

    工业坚持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三改一加强'和'三盘活一消化'活动,推进工业经济朝着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方向发展。199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80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104573万元,比上年增长3.5%;场属工业总产值93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区部门属工业产值8313万元,比上年增长29.1%;乡镇工业总产值4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2%;其它工业总产值25940万元。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轻工业增幅快于重工业。在统计口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199119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占统计口工业产值的83.4%;重工业总产值3949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统计口工业产值的16.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部门比上年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996年       比1995年%
                食用植物油    55046吨         -33.9
                无酒精饮料    15571吨          2.7
                乳制品       2214吨        -22.6
                啤酒       25.36万吨        25.0
                配混合饲料    67984吨        276.3
                  纱       4624吨         10.5
                  布       2403万米       -16.8
                机制纸及纸板   13476吨        1.0
                塑料制品      2914吨         -2.5
                面粉        30460吨         2.7

    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1.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建档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区属重点抽检合格率为98.6%。全区累计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30个,其中今年新采用国际标准产品3个。
     1996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4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区工业利税总额18802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利润总额3110万元,比上年减少53.7%;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064万元,比上年减少4.7%,其中利润1929万元,比上年减少65.4%,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3.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02%,工业资金利税率6.99%,分别比上年减少2.29和0.87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到5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4.1%。
     三、商业、贸易
      商业经济平稳发展。199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8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区直商业25005万元,比上年下降0.8%;场属商业47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它商业3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零售额53311万元,占48.4%;集体商业零售额10104万元,占8.8%;其他经济47406万元,占42.8%,分别比上年增长11.4%、2.2%、36.6%。全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6674额万元,比上年下降2.6%。全区对外贸易供货总额284万美元。全区商业网点4956个,比上年增长2.0%。商业从业人员15201人,比上年增长0.2%。全区商业企业利税总额负176.4万元,其中:利润亏64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233万元,比上年下降28.3%,其中:工业投资额为19192万元,农林牧渔业投资额为1077万元,商业运输邮电投资额为1839万元。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绩显著。96年全区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20321万元。一批骨干工程和集团3万吨啤酒扩建投产;江申饮料有限公司的碳酸饮料项目投产,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三支沟路、四支沟路、吴北路、辛安渡至107国道水泥路面已完工通车,道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建筑业发展较好。1996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46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实现利税2448.3万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利润1186.8万元,比上年下降29.1%。全年施工面积为1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42.9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年实现运输业产值8125万元,比上年增长9.4%;运输业实现利润54万元,比上年下降79.6%;全年货运量162万吨,比上年下降33.3%;货物周转量5621万吨,比上年下降60.4%;客运量达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1%;客运周转量338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3.8%。
     通讯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4万门,其中今年新增2万门。年末电话用户由上年的8600户发展到14000户,吴家山地区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20部。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审批三资项目13项,合同投资额15118万美元,注册资金9935万美元,协议外资额680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5%、127.7%、107.1%。到1996年底止,全区累计引进三资企业80家,投资总额46974万美,注册资金总额30042万美元,协议资额20623万美元。三资企业开工和投产项目及外商实际进资较好。今年有14个项目开工,有6个项目投产。全年实际进资总额达35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0%。全区累计外资进资额10031万美元,外资进资率为48.6%。外资企业投产运行状况良好。全年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9.0%;入库税收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投资硬、软环境逐步得以完善,金银湖高尔夫球场基本完工,世界大观园项目即将动工兴建。养殖私营小区、走马岭私营经济小区发展势头较好。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大幅度增长。1996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4537万元,比上年增长66.8%,其中:市区二级完成7028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区级体制内财政收入6943万元,比上年增长50.8%;财政支出为9191万元,比上年增长46.0%;工商税收完成10444万元(全口径),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市区二级完成6211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区级完成3927万元,比上年增长33.8%;企业所得税完成1326万元。
      1996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24121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各项贷款余额为1317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96年累计现金收入34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现金支出294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1996年全区财产保险收入1100万元,人身保险收入85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15.3%;支付财产保险赔款634万元,人身保险赔款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4%、175.0%;全区人身保险及学生健康保险近4万余人,全区工商企业参加保险79家。
    八、城乡建设、人口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建设克服了资金困难,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吴家山集镇、部分农场集镇和径河跃进新村。全区共投资1464万元,先后完成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3.85万平方米,5条场级公路16公里。城镇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径河跃进新村首期8套住宅兴建竣工。在城乡管理上,以创建吴家山文明卫生新城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市容环卫、市场秩序、交通运输秩序的整治,初步改变了吴家山地区市容环境面貌。

1996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28504人,其中户籍人口205207人,人口出生率13.32‰,计划生育率99.12%,死亡率4.01%,人口自然增长率9.31‰。全区年末从业人员总数116597万人,其中:职工人数93864人。

人民收入稳步增加。1996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560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区人平纯收入3620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区农民人平生活消费支出为2243元。百户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为洗衣机52台,电风扇283台,自行车220辆,彩色电视机47台。电冰箱38台。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发展。1996年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7所,床位130张,收养人数126人。全年扶持农村贫困户462户,其中当年脱贫261户。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7000人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7989人,比上年增长2.1%。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quot;攻关、推广、星火'三大计划56项,其中实施'科研攻关计划'40个,通过鉴定、鉴评项目4个,'催熟增甜的应用'产量可增加17.0%左右,提高西瓜含糖量1.8-3度,'四熟栽培模式'亩平增加收1000元。'农业科研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1个,推广面积为15万亩,创产值达1.3亿元。全年实施星火计划5项,已鉴定3项,验收2项。5项'星炎计划'共新增产值2642万元,新增利税634万元。科技投入增加。区政府落实科技综合费用98.5%万元,企业投入科技改造、技术引进和科技管理费用12000万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有各类学校78所,其中:普通中等学校3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52所。小学在校生241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9.4%;初中毕业率98.5%,高中毕业率为99.75%。今年高考上省线人数71人,上线率为17.0%,上市线总升学率为58.98%。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96年全区投入'普九'达标资金1851.4万元,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总建筑面积33593平方米,维修和改造中小学危房4983平方米。
    十、文化、和体育

1996年举办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17次。全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其中吴家山地区突破1万户。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数1221人,年末全区有病床915张,病床使用率为38.5%;今年全区医院门诊量78.5万人次,收取住院病人1.19万人次。1996年区组队参加省、市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8枚,其中获金牌34枚、银牌26枚、铜牌18枚。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1997-01-20 16:21

来源:区统计局   作者:  

    1996年,全区各级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继续紧缩、市场约束不断加强和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条件下,全区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稳定,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630万元,占27.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10万元,占48.3%;第三产业增加值52000万元,占24.1%,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8.2%、26.1%。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为3322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乡镇企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68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一、农业

    农业由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较好的收成。全区成、林、牧、渔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52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农业产值32337万元,增长10.3%,畜牧业产值8388万元,增长28.8%;渔业产值11284万元,增长1.0%;林业产值9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主要农产品除粮、棉、油因灾和调减面积总产有所减少外,其它产品均获得好收成。

主要农产品产量
                        1996年      比95年%
               1、粮食      85121吨       -0.2
               2、棉花      3714吨      -16.5
               3、油料      4774吨        -9.3
               4、蔬菜(含藕)  505653吨        20.8
               5、水果      24714吨        18.9
               6、牲猪出栏     68619头       6.2
               7、家禽出笼    97.55万只       26.5
               8、牛奶      6740吨         7.0
               9、禽蛋      6719吨         18.2
               10、水产品     26694吨       1.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6年市、区二级对农业投入资金2996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806万元、农林水542万元、支农及科技三项费用248万、蔬菜基地建设14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5万元,其中:小农水77万元、泵站改造198万元;堤防建设及提防达标资金211万元。农用化肥施用量51752吨,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4296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34台,农用排灌动力52614千瓦。

    二、工业

    工业坚持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三改一加强'和'三盘活一消化'活动,推进工业经济朝着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方向发展。199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80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104573万元,比上年增长3.5%;场属工业总产值93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区部门属工业产值8313万元,比上年增长29.1%;乡镇工业总产值4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2%;其它工业总产值25940万元。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轻工业增幅快于重工业。在统计口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199119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占统计口工业产值的83.4%;重工业总产值3949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统计口工业产值的16.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部门比上年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996年       比1995年%
                食用植物油    55046吨         -33.9
                无酒精饮料    15571吨          2.7
                乳制品       2214吨        -22.6
                啤酒       25.36万吨        25.0
                配混合饲料    67984吨        276.3
                  纱       4624吨         10.5
                  布       2403万米       -16.8
                机制纸及纸板   13476吨        1.0
                塑料制品      2914吨         -2.5
                面粉        30460吨         2.7

    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1.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建档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区属重点抽检合格率为98.6%。全区累计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30个,其中今年新采用国际标准产品3个。
     1996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4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区工业利税总额18802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利润总额3110万元,比上年减少53.7%;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064万元,比上年减少4.7%,其中利润1929万元,比上年减少65.4%,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3.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02%,工业资金利税率6.99%,分别比上年减少2.29和0.87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到5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4.1%。
     三、商业、贸易
      商业经济平稳发展。199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8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区直商业25005万元,比上年下降0.8%;场属商业47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它商业3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零售额53311万元,占48.4%;集体商业零售额10104万元,占8.8%;其他经济47406万元,占42.8%,分别比上年增长11.4%、2.2%、36.6%。全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6674额万元,比上年下降2.6%。全区对外贸易供货总额284万美元。全区商业网点4956个,比上年增长2.0%。商业从业人员15201人,比上年增长0.2%。全区商业企业利税总额负176.4万元,其中:利润亏64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233万元,比上年下降28.3%,其中:工业投资额为19192万元,农林牧渔业投资额为1077万元,商业运输邮电投资额为1839万元。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绩显著。96年全区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20321万元。一批骨干工程和集团3万吨啤酒扩建投产;江申饮料有限公司的碳酸饮料项目投产,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三支沟路、四支沟路、吴北路、辛安渡至107国道水泥路面已完工通车,道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建筑业发展较好。1996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46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实现利税2448.3万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利润1186.8万元,比上年下降29.1%。全年施工面积为1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42.9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年实现运输业产值8125万元,比上年增长9.4%;运输业实现利润54万元,比上年下降79.6%;全年货运量162万吨,比上年下降33.3%;货物周转量5621万吨,比上年下降60.4%;客运量达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1%;客运周转量338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3.8%。
     通讯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4万门,其中今年新增2万门。年末电话用户由上年的8600户发展到14000户,吴家山地区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20部。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审批三资项目13项,合同投资额15118万美元,注册资金9935万美元,协议外资额680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5%、127.7%、107.1%。到1996年底止,全区累计引进三资企业80家,投资总额46974万美,注册资金总额30042万美元,协议资额20623万美元。三资企业开工和投产项目及外商实际进资较好。今年有14个项目开工,有6个项目投产。全年实际进资总额达35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0%。全区累计外资进资额10031万美元,外资进资率为48.6%。外资企业投产运行状况良好。全年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9.0%;入库税收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投资硬、软环境逐步得以完善,金银湖高尔夫球场基本完工,世界大观园项目即将动工兴建。养殖私营小区、走马岭私营经济小区发展势头较好。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大幅度增长。1996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4537万元,比上年增长66.8%,其中:市区二级完成7028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区级体制内财政收入6943万元,比上年增长50.8%;财政支出为9191万元,比上年增长46.0%;工商税收完成10444万元(全口径),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市区二级完成6211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区级完成3927万元,比上年增长33.8%;企业所得税完成1326万元。
      1996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24121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各项贷款余额为1317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96年累计现金收入34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现金支出294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1996年全区财产保险收入1100万元,人身保险收入85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15.3%;支付财产保险赔款634万元,人身保险赔款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4%、175.0%;全区人身保险及学生健康保险近4万余人,全区工商企业参加保险79家。
    八、城乡建设、人口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建设克服了资金困难,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吴家山集镇、部分农场集镇和径河跃进新村。全区共投资1464万元,先后完成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3.85万平方米,5条场级公路16公里。城镇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径河跃进新村首期8套住宅兴建竣工。在城乡管理上,以创建吴家山文明卫生新城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市容环卫、市场秩序、交通运输秩序的整治,初步改变了吴家山地区市容环境面貌。

1996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28504人,其中户籍人口205207人,人口出生率13.32‰,计划生育率99.12%,死亡率4.01%,人口自然增长率9.31‰。全区年末从业人员总数116597万人,其中:职工人数93864人。

人民收入稳步增加。1996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560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区人平纯收入3620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区农民人平生活消费支出为2243元。百户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为洗衣机52台,电风扇283台,自行车220辆,彩色电视机47台。电冰箱38台。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发展。1996年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7所,床位130张,收养人数126人。全年扶持农村贫困户462户,其中当年脱贫261户。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7000人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7989人,比上年增长2.1%。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quot;攻关、推广、星火'三大计划56项,其中实施'科研攻关计划'40个,通过鉴定、鉴评项目4个,'催熟增甜的应用'产量可增加17.0%左右,提高西瓜含糖量1.8-3度,'四熟栽培模式'亩平增加收1000元。'农业科研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1个,推广面积为15万亩,创产值达1.3亿元。全年实施星火计划5项,已鉴定3项,验收2项。5项'星炎计划'共新增产值2642万元,新增利税634万元。科技投入增加。区政府落实科技综合费用98.5%万元,企业投入科技改造、技术引进和科技管理费用12000万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有各类学校78所,其中:普通中等学校3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52所。小学在校生241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9.4%;初中毕业率98.5%,高中毕业率为99.75%。今年高考上省线人数71人,上线率为17.0%,上市线总升学率为58.98%。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96年全区投入'普九'达标资金1851.4万元,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总建筑面积33593平方米,维修和改造中小学危房4983平方米。
    十、文化、和体育

1996年举办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17次。全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其中吴家山地区突破1万户。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数1221人,年末全区有病床915张,病床使用率为38.5%;今年全区医院门诊量78.5万人次,收取住院病人1.19万人次。1996年区组队参加省、市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8枚,其中获金牌34枚、银牌26枚、铜牌18枚。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