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

首页 > 调研文章

关于推动我区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建议

文章来源:区政协办公室 | 责任编辑:界别十一组—教育 | 发布日期:2020-01-09 09: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教育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东西湖区教育局在东西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全面实施教育国际化,为实现“两先三区”建设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区教育局主动作为,通过走访学校、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充分了解辖区学校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落实完成情况,在调研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东西湖区对外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现状

在调研期间,我们深入6所中小学学校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组织了6场座谈交流会,调研对象为:学校对外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的有关领导、教学与研究人员以及外籍交流教师等,调研人数:40余人。

近三年来,区教育局不断加大教育国际化经费投入。2016年、2017年教育国际化的经费预算均为300万,2018年为400万,2018年的经费预算分别为聘请外籍教师200万,国际课程引进200万,以与欧美国家合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双边、多边和区域交流与合作。学校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通过互派教师、教育互访、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扩大教育开放及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自身与外国的教育交流合作,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

(一)开展对外交流实践,吸收对外交流精华

近年来,东西湖职校接待了来自德国、法国、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代表团近百人次。东西湖职校先后与法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并与日本中村英教学园签约成为友好学校,同德国梅克伦堡州手工业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东西湖职校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手工业协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办“中德‘KFZ汽车机械电子师’教学班”(3+2中德班),实行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2017年4月,东西湖职校邀请德国职教专家ANDREAS J SS 先生来汉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德语教学,为职校中德班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德语水平。东西湖职校先后安排10余名老师赴德国、新西兰进行集中理论实践培训或短期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

武汉为明学校与美国密歇根州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共享先进教育资源,与牛津学区等9所高中合作,并与东密歇根大学等学校签署了"直通车”协议,保障为明学子在美国就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拉特维尔分校、广州美国驻华总领馆签证官等多次到武汉为明学校开展公益讲座,提升了学校对国际教育的理解。武汉为明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国际班学生开展国际游学夏令营、冬令营的活动,近3年共组织一百余名学生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开展游学活动。国际游学让学生走出国门,走进国外学校课堂,入住国外家庭体验异域生活,体验西方文化的魅力,增强国际文化理解。武汉为明学习积极引入香港朗文和美国SSRW课程,从文化环境建设、中外课程融合设置、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尝试多语种教学,拓宽对外交流渠道

吴家山第四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大胆尝试多语种教学,在开设英语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招标的方式招聘师资,在高一年级同步开设俄语、日语课程,迈出普通高中进行小语种教学的第一步。

2018年1月,吴中、三中、一小三所学校与英国莫尔特比学院签约校园足球战略协议,双方就开展校园足球中的足球教育、课程设置、能力塑造、潜力挖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对校园足球国际交流活动中的行政管理、训练模式、学习模式等达成一致意见。协议的签订为东西湖区校园足球走出国门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拓宽了东西湖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渠道。

(三)引进台湾优质课程,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东西湖区教育局每年还预算200万用于台湾力翰科学进校园活动,台湾力翰科学在与区教育局合作两年多以来,与各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学生、学校、家长的一致认可。台湾力翰科学在东西湖区27所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气象小小兵、科学大发现、歼十战斗机、绿能机关王、物质千百变、物理马戏团等课程,每年共3000余名学生接受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与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团队互助精神的培养。

(四)推进国际化学校建设,打造对外教育品牌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北京鼎石学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7月27日在武汉临空港大厦,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同北京文华投资有限公司举行了引进北京鼎石学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仪式,临空港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陈邂新等区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陈邂新书记为签约仪式作了讲话。北京文华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15亿元用于建设武汉鼎石学校,根据协议学校选址于东西湖区金银湖环湖路恒大城对面、西半岛以北,占地面积228.1亩。武汉鼎石学校(国际化)将按照北京市鼎石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国际化课程,学校将建成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高端、高水平的国际化民办学校。

二、东西湖区对外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东西湖区学校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侧重点和范围不同,但它们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相似性。

(一)东西湖区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中小学教育方面较少,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非常有限。东西湖区教育需要主动面向世界,配合“两先三区”建设目标,探索中小学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途径。中小学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仅是一个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是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而有着重要意义的东西湖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与中心城区相比较而言,东西湖区中小学学校校长对海外交流合作的重视不够,缺少“走出去”的意识,吴家山四中小语种刚刚起步,还仅处于“引进来”阶段。从调研的学校来看,近年来,虽然部分学校与国外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友好学校协议,但是交流合作流于形式,交流的内容较为单一(仅在足球、科技等方面涉足),真正开展教研、教学互动等较少,也很少组织学生真正走出去与友好学校开展系列活动,严重影响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二)东西湖教育整体实力不强,对外交流合作吸引力不够。从引进来的外籍教师方面来看,来东西湖区的外籍教师主要是短期工作,且人数很有限。近年来东西湖区每年投入200万元支持10所学校聘请外籍教师,但是只引进来自英国、爱尔兰、乌克兰等国的外教10人,他们虽然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部分外教地方口音重,年龄较轻,没有海外教育教学经验,对学校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计划等执行不严,不能满足学校需求。甚至部分外教适应能力不强,不能很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导致流动性较大,给学校管理造成一定困扰。

三、进一步增强我区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建议

调研中,参加座谈的领导专家和一线教师就如何改进东西湖区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不足、克服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领导专家为进一步增强这些学校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实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完成“两先三区”建设目标,积极贯彻落实《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设。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东西湖区教育局层面做好部门协调工作,推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为有效整合教育局内各部门的资源配置和项目设置,形成良性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努力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各方面优势合力。首先,在教育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框架内,下设教育交流合作管理中心,负责整合、协调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关工作,着力打造建设交流平台,拓展沟通渠道,提供支持服务搭建部门与部门、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与网络,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充分利用社会机构这一平台与机制,积极拓展教育与国际合作。建议鼓励社会机构探索开展外教聘请、对外交流等专业活动,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引导社会机构规范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

(二)加强开展与国外的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搭建合作平台,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开展友好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积极邀请有意向的国外学校到我区参观交流,通过面对面沟通推介东西湖区教育,吸引国外友好学校深化交流方式,以期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三)不断提升东西湖区办学实力和吸引力,增强对外影响辐射力。区教育局要充分利用武汉市支持国际教育发展的政策优势,抓住国际办学的机遇,创新教育合作模式,加快做强东西湖区教育,协同开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新局面。东西湖区教育自身要加强整体规划,统筹建设。完善外籍教师聘任机制,严把入口关,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需求,依靠有资质的机构聘请外教;通过组织交流活动、教研活动等激发外教工作积极性,加快外教融入和适应学校生活。开展专项课题的国际合作研究,提高国际影响力,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及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