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湖乡水环境优势,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区水务和湖泊局全力推进全区水环境提升,建成了金银湖水利风景区,金银潭、杜公湖和马投潭先后获评市级“美丽河湖”。为发挥湖乡水环境优势,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资源管理,实施水系连通。我区共有过境河流4条,堤防长度104KM,湖泊26个,港渠98条。区水务和湖泊局已完成全区河湖划界确权工作,制定了《东西湖区湖泊保护总体规划》《东西湖区湖泊保护详细规划》,更新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湖泊分布图》和《武汉市东西湖区防洪、水利图》等图册。我区水资源数量、类型、水质、面积、布局等信息,已基本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水系连通方面,已建成樱花溪中央明渠,已实施北晒湖、幺教湖及杜公湖三湖连通工程等项目,正在对东流港、篓子径进行疏浚。
二、加强湖泊治理,提升围堤景观。已实施金银湖水质提升巩固工程、东山柏泉街道片区内河湖水环境整治工程以及金湖、上金湖、墨水湖水体提质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项目涵盖全区25个湖泊(王龙湖水质条件较好,遂未采取工程措施)。今年6月2日,马投潭、杜公湖荣获2023年市级“美丽河湖”称号。关于建设府河大堤观赏游步道,我局已拟定《武汉市东西湖区环东西湖滩地建设提升规划》,目前已完成府河大堤0—8km的绿道建设。
三、规划沿江整治,发挥资源特色。关于沿汉江慈惠、新沟沿岸打造汉水码头文化景观,我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拟定《武汉市东西湖区百里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将沿汉江打造防洪安全廊、绿色生态廊,搭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全域生态框架。
四、落实工作制度,助力乡村旅游。严格落实河湖长工作制度,切实维护全区水资源,全力营造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通过实施杜公湖综合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为杜公湖获批国家湿地公园和申报3A级旅游景区创造良好了的水生态基础条件。同时,我局将积极配合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项举措,助力打造以水为媒、融合乡土风情的乡村旅游新亮点,为全区旅游业发展贡献水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