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工作部署,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抓招商、稳外贸、促消费,商务运行稳中向好,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全区商务系统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全区商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年,招商引资签约总额完成1400亿元,招商引资亿元以上开工项目40个,外商直接投资完成6649万美元,产业到资完成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67.77亿元,同比增长5.5%。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下降10.3%。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精准发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机制逐步健全,构建了“1+5+5+5+N”工作体系,实现全区招商“一盘棋”。通过产业链、科技链、资本链、人才链、园区链等方式,北京影谱集团华中总部、长三角智荟港产业园、大湾区金石三维3D打印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2024年共签约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380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50-100亿元项目3个,“1+4”主导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推行“招创投一体”新模式,与湖北长投等优质资本合作成立7支母子基金,基金总规模达81亿元,“基金+股权”直投项目4个,吸引社会投资45亿元。统筹资源要素,清理区内闲置厂房、楼宇等招商资源,释放存量空间,目前可租用厂房面积174.99万方、楼宇面积84.2万方。科学制定措施,强化项目管理,已流转项目信息153个,其中,45个在谈。加大招商队伍培训力度,已开展集中培训15次,提升招商团队专业能力。
(二)深挖内需潜力,市场消费稳步复苏。组织区内20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联合推出“2000元汽车消费抵用券”活动,推动汽车展销进2024武汉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常青花园分会场,助力汽车消费再升级。激活“体育+消费”活力,组织动员辖区食品企业参加龙舟赛、赛马节、搏击赛集市,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赛观赛体验。发放零售、餐饮、住宿消费券和汽车消费补贴2000万元,将全年促消费活动推向新高潮。引导各大商圈商街、重点商贸企业立足节假日,开展促消费活动150场以上。制定了《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三)优化企业服务,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全年累计推介境外展会活动30余次,组织68家企业申报广交会;先后开展3场跨境电商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独立站获客渠道和全球贸易合规风险查询,已实现新开口企业42家。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招引广东数码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政策赋能,出台《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外贸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企业发展、平台建设、业态塑造提出政策支持。促进综保园区差异化发展,在综保园区内推进恒丰项目达产、建设整车集散中心,新建4万平米仓库。合作共建,与钦州港片区对接,打通中西部陆海新通道,拟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狠抓商贸管理,商贸流通稳健运行。组织开展直播电商培训,提升本地企业、商户及电商从业者的直播带货技能,指导我区良品铺子直播基地参加2024年武汉市直播电商集聚区评级复审。加大区内餐饮企业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孙昌弼楚菜大师工作室”行业引领作用,推出“翅汤鮰鱼”“鲜鲍武昌鱼”“泡蒸鳝鱼”等具有代表性的“必点菜品”,擦亮东西湖美食招牌。结合全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大力推进顺丰、九州通、中通等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高效协同的智慧供应链,依托增益智慧冷链项目建设,打造区域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朴朴前置仓、吴家山仓储会员店等商业网点建设,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升流通效率。目前临空港(增益)新建冷链物流基地、鲜丰水果华中区智慧冷链物流及配送中心等12个项目被纳入武汉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和储备项目库。
(五)严格监督稽查,市场监管不断加强。持续打击非法流动加油,今年累计开展联合执法 8 次,破获 8 起案件,捣毁 4 个非法储油窝点,查扣汽油 3.5 吨、柴油 49 吨及 9 辆非法加油车。组织辖区企业开展 3 次消防应急演练与9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素养。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聘请专家,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全年共督查 243 家企业,排查 378 处隐患且均整改到位,有力维护了市场安全稳定秩序。
二、主要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全区商务运行虽然保持平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足,距离全年目标有差距;二是外贸进出口序时进度落后,预计难以达到目标增速;三是招商项目质效有待加强,项目落地率有待提升。
三、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全区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聚集“抓招商”,着力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完善“产业办+平台公司+基金”模式,打造2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矩阵,综合运用基金参投、股权直投的方式,助力优质项目加速落地。增强空间要素保障,构建支持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培育载体,打造一批工业孵化器、标准工业园区、现代工业楼宇。开展招商活动及培训,在重点区域开展招商,与工商联、第三方招商平台合作,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加强外资招引,发掘外资存量项目,引进外资新增项目,兑现奖励政策,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摸清外资企业底数,开展外资投资洽谈,提高外资企业服务,探索出台外资相关政策。
(二)聚焦“促消费”,着力做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这篇大文章。强化招商引贸,对接优质贸易企业,依托亚心医院、长安汽车等重点项目招引商贸企业落户,注重招引知名运营主体,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做好陆港供应链、区产发供应链公司等新项目开业和进限纳统工作,筛选优质潜力企业引导进规纳统。强化活动策划,深挖节日消费潜力,鼓励商业综合体开展主题促销活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促进文旅消费深度融合,推出优惠活动形成新热点。四是结合区重点行业开展区级促消费活动,提供丰富消费选择和优质体验;适时开展消费券活动,激发消费热情,全面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聚焦“扩出口”,着力做好开放型经济这篇大文章。发展外贸新业态,按照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标准推进广东数码电子项目、颐高枢纽数字贸易产业园建设,力争2025年新落地/孵化企业超过50家,贸易额达到15亿元。强化要素保障,推进“直提直装”“先查验后装运”作业模式试点,帮扶企业出口退税“提质提速提效”和“快报快审快退”,让退税“活水”及时到达企业。依托中远海运,与钦州港合作打造中部陆海通道,让临空港陆港枢纽与中远海运航线码头的无缝对接,以通道建设为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运输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帮扶联塑、TCL、扬子江等重点工业企业畅外贸通运输线路;协调亚心医院、美团进口医药项目的通关、仓储、分拨工作;发挥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帮扶区内工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国际市场分析、全球品牌推广、工业选品等服务,力争实现新开口企业30家以上。
(四)聚焦“建体系”,着力做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这篇大文章。推进电商平台与区内食品生产、农业种植、医疗大健康等产业加强合作。加快培育电商直播人才,帮助企业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直播团队。引导住宿、餐饮等企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指导良品铺子、旭东提升直播基地的承载、服务能力,为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直播”服务。优化商贸布局,推动吴家山会员店、网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依托山绿、增益等大型冷链企业,加快打造区域冷链物流基地。支持区内食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传统批发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京东、顺丰、中通等骨干流通企业与现代农业、工业制造业、生活服务业跨界融合,构建产供销储运协同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