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柏泉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锚定发展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党建引领,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开展中心组学习27次,读书班2期,在学深悟透中筑牢政治忠诚。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开展“我”系列党员教育主题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员活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培训教育,新发展党员11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选“两优一先”,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同志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1名同志被评为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新录用16名社区干事,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内部培训和外出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治理水平。
二是擦亮党建品牌。巩固“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成果,不断深化“同心苑”“一湖百应”等15个党建品牌,每季度开展党建工作交流会、重点工作推进会,激发基层党建创新活力。强化两新党建工作实效,湖北汉塑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获评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建设5个共同缔造试点扩面社区,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依托“党建共同体”开展党建党纪学习、文化娱乐活动100余场,有效发挥党建阵地服务街道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建成柏泉高速路口户外工作者驿站,打造信息交互平台和柏泉文化特色展示窗口,常态化开展各项服务。
三是坚持党管干部。严格选人用人,落实“凡提四必”制度,严格政治审查,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对敢于担当、群众口碑好的干部优先使用。今年以来,提拔(晋升或调整)干部6批次27人;统筹选派5名干部常驻网安二期、三期项目开展征地拆迁,取得良好效果;注重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选派9名年轻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在社区挂职或跟班学习,既锻炼了年轻干部,又充实了基层力量。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纪教育为抓手推进纪律建设,通过举办党纪学习读书班、开展警示教育大会、讲纪律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基地、发送廉洁提醒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执纪用纪强化警示震慑,今年以来党纪政务立案12件,结案11件,给予党纪处分11人次,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
(二)深挖发展潜能,经济底盘不断夯实
一是紧盯重点经济指标。1-12月,全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9.82亿元,同比增长3.47%;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5.02亿元,超过目标任务11.5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4.08亿元,同比增幅49.20%,完成全年增幅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5.34%,超过目标任务1.29%;招商引资产业到位资金完成6.62亿元,超过目标任务120.67%。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京东方、康宁等高新产业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芯丰精密年内完成进规,江丰电子实现稳产1.07亿元。推动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利用存量厂房引进了武汉易锦包装、兴凯汽车、燕山工贸、武汉创诚包装、武汉幕进包装等项目,推动蒙牛真果粒实施技改,累计新增投资1亿元、产值1.5亿元,厂房提升28000平方米。2024年新增项目8个,总投资额4.69亿,推动了8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完工。
三是优化对企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协助办理企业注册手续125户;落实技改扶持资金等惠企政策,开展银企对接会4次,对接35家具有融资意向的企业;建立“小进规”企业培育库,落实“一企一策”,挖掘一批营收稳定、有进规潜力的可培育型企业,推动企业提档升级,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360家(其中企业231家,个体户129家),新增“小进规”“小进限”企业9家。
(三)强化公共服务,民生福祉更有保障
一是筑牢社会保障网。加强老年人服务保障,定期对困难老年人探访摸排,发放高龄津贴72.14万元,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38场,为4400余名老人送去关怀;对因病陷入生活困境的居民给予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3.31万元,重点帮扶残疾群体,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74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02万元;关心关爱少年儿童,对全街流动、留守、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走访,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贴6.9万元;联合辖区企业向低保、特困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对象发放节日慰问金10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广“网谷智聘”就业服务系统注册,组织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岗位近600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0人,扶持创业161人,为300余人办理灵活就业补贴,累计发放90.92万元。对121家企业开展用工专项年审检查,有效地规范了辖区企业用工行为。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281起,追回拖欠工资72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是创新开展社区活动。规范使用社区惠民资金,对社区各类活动场所进行提档升级,配齐设施设备,群众活动场所更加完善;整合社区文化活动队伍骨干成立文化艺术团,打造社区文化节,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80余场,社区文化活力持续迸发;聚焦居民各项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次4700余人,社区志愿服务氛围更加浓厚。
(四)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一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租赁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整改36个基本农田图斑,恢复种植面积155.95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23年五小农田水利项目,实施大田整治3000亩,对辖区17条主干沟渠、300余条支沟进行清理。以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农业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在西湖硚孝高速出口规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湖南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一期1000亩设施农业基地建设。2024年,柏泉街农业总产值95733万元。
二是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湾改造,茅庙集擦亮小镇二期项目建设进行收尾,完成高彭湾、陈湾规划设计方案,申报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加快道路改造扩宽,东柏路沥青路面、标线路牌等已全部完工,修护破损路面100余处,12条道路创建“四好农村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辖区8个湖泊常态化巡查,开展水体污染排查,提高农膜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力度,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和大气污染,扎实开展林木保护和绿化养护,夯实“绿色家底”,新增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拆除私搭乱建及违法建设24337.1平方米,对道路两旁环境进行整治,拆除围挡15处共3000余米。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关停废品回收站点13处,高标准打造5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10处,撤除54处过剩生活垃圾收集点,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村湾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网安大学(一期)项目征收范围面积725.41亩,其中一片区168.24亩,二片区225.49亩,三片区331.68亩。一片区已退地17户、共104.24亩,对已退地及公共区域144.26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已完成二、三片区摸底及测量工作;沪渝蓉高铁合武线涉及柏泉街境内里程约12公里,涉及退地55 户,面积2350.95亩;建(构)筑物拆迁32户共15807.63平方米。目前已退地35户共1001.55亩,建(构)筑物征收16户共6415.08平方米,项目先行用地已腾退并移交施工方进场施工;江北500千伏项目需退地20户,面积127亩,建(构)筑物拆迁8户共6156.21平方米。目前已退地13户共91.69亩,建(构)筑物征收2户共4189.24平方米。
(五)整合文旅资源,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一是强化景区建设运营。充分发挥柏泉游客中心作用,优化柏泉历史文化陈列馆、恩施咸丰“遇见丰物”特产馆、“双河优选”新疆农特产品馆等特色展区运营。提升杜公湖景区配套服务水平,优化景区餐饮项目建设运营,发展帐篷营地、围炉煮茶等业态。提升辖区景点基础设施和文旅服务水平,推进7个市级文物点、5个区级文物点的保护利用,支持郁金香景区、空港湿地花田、柏泉茶园等景点发展,今年全街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0万元。
二是推动全域研学发展。与专业研学机构联合共建杜公湖国际研学旅行营地,以传统节日为突破口,依托杜公湖水上运动场地、水上运动项目优势、湿地公园自然环境优势,因地制宜推出精品研学课程及特色团建项目。打造全域团建、全龄研学,推动“亲子+研学+文化+旅游”模式日常化,开展亲子游活动30次,高校企事业单位团建活动32次,生态文明主题活动10余场。
三是打造文旅活动品牌。与新疆双河、恩施咸丰携手举办龙年茅庙集庙会,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茅庙集庙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暨湖北省龙舟公开赛在杜公湖成功举办,45支龙舟队伍齐聚柏泉进行龙舟竞渡,杜公湖龙舟赛竞赛规格不断升级。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节庆活动、赛事活动,吸引各大媒体平台对柏泉进行了多维度的宣传报道,其中央媒报道15次,省、市媒体报道20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想休闲·到柏泉”知名度。
(六)提升治理能力,平安稳定更加牢固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开展日常安全排查及专项整治1083次,排查隐患5710条,发现重大隐患11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加大安全生产领域执法力度,责令停业整顿企业6家,关停企业8家,行政处罚企业3家。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对辖区企业、商户开展安全宣传15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6000余份,组织企业员工学习开展应急救援演练53次,覆盖人数3000余人,进一步筑牢了辖区安全生产防线。
二是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排查受理矛盾纠纷事项600余件并全部调解,签收并按期办结市民热线问题1459件。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管理,开展“五进”禁毒宣传30余场。对反电诈、打击非法集资、反邪教、反有组织犯罪法、扫黑除恶、校园安全等进行针对性宣传,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00余次,平安创建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是法治建设持续加强。加强普法宣传,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70余次,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加强法治阵地建设,重点打造新苑法治文化广场,各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根据赋权清单强化执法事项高效处置能力,下达温馨提示单132份、责改决定书29份,完成行政检查190次,办结当场处罚案件167起、一般程序案件10起。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有效发挥柏泉党建共同体等阵地服务街道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作用,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聚焦培训赋能,充分利用省级“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优势,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等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理论水平和治理能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宣传好、运用好柏泉廉政教育基地特色优势,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清廉柏泉。
二是激发经济活力。加大产业配套设施保障力度,按产城融合示范区、都市农业发展区、休闲旅游带动区、生态湿地保护区四大功能组团规划发展方向,分区策划项目,完善服务功能。推动网安基地二期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安大学等项目退地拆迁力度,为重点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依托京东方、江丰电子等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柏泉工业园区优化提升步伐,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园。持续探索农场所属企业多样化的运营方式,盘活农场资金、资产、资源,节流开源、增收盈利,推动农场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户外工作者驿站、党建共同体等阵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整合用好市民热线等服务平台,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找准群众需求,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加强便民惠民服务,根据不同对象特点进行精准化的关爱扶助,开展特殊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四是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大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打造高效农业园区。推动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林下经济、预制菜等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路线,加快完成西湖片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依托水域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殖,引进优质淡水鱼种苗,提高水域利用率,通过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
五是建设全域旅游。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快发展过夜经济、周末经济,以打造“杜公湖-天鹅湖”双湖观光带为核心,持续推进俄罗斯风情小镇、九方城项目、楚王宫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举办各类民俗节庆及赛事活动,在前两届茅庙集庙会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庙会活动,积极开展柏泉旅游推介主题活动,加强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柏泉全域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六是打造和美乡村。加快村湾集并,积极推进陶湾、高彭湾等永久保留村湾改造建设项目,完善村湾基础设施,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做好湖泊及府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亮点区域、工业园区、重要交通沿线绿化建设,打造花园街区。以共同缔造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清洁家园”行动常态长效机制,加强“三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清理,实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湾环境有效改善。
七是统筹发展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大调解队伍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紧盯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三合一场所、工业园区、燃气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断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严格落实各领域针对性防范措施,保持严管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