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以来,慈惠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循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按照“科学规划三区两带、坚持四化协调发展、建设滨江宜居新城,打造美丽幸福慈惠”的发展思路,坚持走“两业并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秀美、民生殷实”之路,扎实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城乡面貌,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慈惠街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国家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将为慈惠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将助推慈惠街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国际产业体系深刻变革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也必须面对系列挑战:国际严峻形势叠加新冠疫情,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城镇化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编制目的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开启之年。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为进一步加强东西湖区慈惠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优化慈惠街整体布局,推动慈惠街旧城改造和城市功能提升,全力打造汉江新城,加快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构建内外经济双循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街人民福祉,慈惠街按照东西湖区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发展需要,组织编制了《东西湖区慈惠街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合理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慈惠街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进慈惠街“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慈惠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建设汉江新城;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着力做好民生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共建共享,努力推动慈惠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下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慈惠街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社会全面开启新发展征程,产业优化升级激发新动能,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发展开启新篇章。宜居、宜业、宜游的汉江新城全面建成,成为武汉市夺目的亮点区块。
1.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十四五”期间,慈惠街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应保尽保”。就业促进工作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水平。
2.经济发展健康平稳
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3.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按计划完成辖区三旧改造、征地拆迁任务,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街道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城镇水、电、气管网全覆盖,城镇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区下达目标。
4.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村容村貌获得显著改观,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不低于城市居民。
五、重点任务
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建设,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能导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国有企业、农场土地等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投资、转让等事项报批审核制度。
2.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淘汰落后旧动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腾笼换鸟;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产业向新业态、新模式转变;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内外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夯实经济发展新动能。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通行状况;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综合执法体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充分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实现信息化、产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继续推进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河湖环境保护。
4.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整合旅游资源,继续做好石榴红提档升级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打造慈惠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新亮点,实施旅游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策划村落建筑整体风格,统一村落形象,美化村湾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企业项目引进力度,通过乡村整体改造、生态农业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着力做好民生事业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共建共享
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有效衔接城乡各项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对文化领域的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慈惠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脱贫攻坚作为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坚持大扶贫格局,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可持续脱贫、脱贫不返贫。
6.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纵横联动机制,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网格平台统筹整合综治维稳、公安、司法、信访、调解、反邪教等工作力量,按照各自职责推进专业工作进网格,形成合力;抓好社区一站式服务场所建设,开展“幸福社区”、“智慧社区”、“星级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努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宣传在辖区内进一步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加大信访维稳问题排查力度,加强对重点人、重点问题的研究和稳控力度,依法解决群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