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始终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安排,持续推动企业人才服务提档升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持续优化政策环境,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
1.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根据“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相关文件精神,为高层次人才在区就业创业提供生活保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东西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的高端引领和关键支撑作用,结合我区实际,拟定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企业人才生活补助实施细则”等内容,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措施。
2.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居服务保障。根据《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人才公寓实施细则》,做好人才公寓配套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贴心、舒心服务保障。全面升级高层次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并实时跟进运营管理公司管理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贴心、舒心服务保障。
3.深入推进“学子聚汉”工程。在区委人才办的指导下,做好外地大学生来汉创业就业服务。配合做好“武汉青年人才之家·网谷驿站”建设工作,提升驿站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更多更多大学生来我区创业就业。同时,持续做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档案托管服务。为落户我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托管服务,做好大学生毕业保障服务。
(二)持续提高服务环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企业人才(大学生)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一是“档案微服务”小程序作用持续发挥,全年通过 “档案微服务”微信小程序实现网上办理档案调入、调出、存档证明等相关服务,目前已为1000余人次提供了线上服务,极大的方便企业和各类人才。二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初步完成。目前已实现现存纸质的人事档案全部电子化,并在此基础上与湖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对接,通过省级平台实现网上办理档案调入、调出、存档证明、企业查询、电子档案等相关服务,实现档案库信息化管理模式。
2.持续做好非公企业职称申报服务工作。积极做好职称线上线下申报辅导和宣传工作,全年组织非公企业初、中和高级职称申报500余人。同时,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按照市、区人社职改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度职称专场评审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积极宣传发动,组织推荐锦天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回盛生物有限公司、武汉艾特纸塑有限公司、武汉达能等企业专技人员申请专场评审,并会同相关区直部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一站式”受理、“主动式”上门,服务人才100余人。
3.开展“店小二”惠企惠才政策宣讲进企业系列活动。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组建“红色服务小分队”上门开展宣讲服务,围绕企业和人才实际需求,打通企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红色服务小分队”采取组团式上门服务方式,现场为企业解读政策、指导申报,服务现代精工等区内重点企业80余家,涉及医药、包装印刷等多个领域。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服务企业和人才,为企业上门精准宣讲非公企业职称申报、企业人才人事档案、人才政策等系列措施,实现惠企惠才政策直达,服务企业精准有效。
(三)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1.“光合荟”企业人才交流对接活动品牌效应逐步凸显。截至目前共举办十一期“光合荟”活动,逐渐成为了我们区的一张优质营商环境名片,入选了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并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汇编交流。同时,多次在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武汉组工、武汉临空港、临空港红色引擎等省、市和区级平台上予以推广宣传。今年,共举办“光合荟”活动4期,分别聚焦文化创意、网安基地、进规纳统和银企对接等主题,联合区人社局、区科经局、区统计局、区现代服务办、慈惠街和金银湖街等单位,现场为企业宣讲惠企惠才政策,并邀请区内重点企业作主旨交流,共服务企业100余家,促成意向合作10家,充分整合资源,帮助企业链接政府资源、产品资源、渠道资源、金融资源等,共同赋能企业发展。
2.启动东西湖区校企产学研对接系列活动“伴星计划”。进一步强化高校院所与区内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成功举办“东西湖区校企产学研对接系列活动‘伴星计划’活动”4期,包括“‘伴星计划’启动仪式”、“‘伴星计划’暨智能制造项目路演专场”、“‘伴星计划’暨大学生特色研学活动”以及“‘伴星计划’食品大健康项目路演专场”,服务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等区内重点企业100余家,推动5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5个项目落地,促进东西湖区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科研合作和人才支持。
3.策拍《临空港·复苏》青年人才专题片。在《扎根临空港》的基础上,以临空港经济复苏为主题,聚焦选聘生青年人才群体,联合湖北电视台策划拍摄一期专题宣传片,组织选聘生走进我区重点产业,分享工作体会,围绕我区发展进行交流讨论,展现临空港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强劲的经济复苏势头。并在湖北电视台、就在武汉等省、市级平台推送宣传。
4.深入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认真落实《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在支持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月12日举办“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组织区内企业家与高校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努力探索高校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技术需求双向奔赴的精准创新渠道。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及打算
(一)探索建立企业和人才“五大服务体系”
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一门受理、内部循环”为原则,探索搭建“五大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体系、政策兑现体系、诉求解决体系、线下活动体系、招商信息推介体系。充分整合区内各部门、单位关于企业和人才的政策兑现职能,统一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和问题,高质量开展企业人才线下活动、实现区内企业和人才全链条、全功能、全兜底式服务。
(二)持续擦亮“光合荟”品牌
全年计划开展不少于4期“光合荟”主题活动,持续扩大“光合荟”影响力,升级“光合荟”活动形式和内容,打造“1+5+N”系列活动,囊括交流、对接、培训、座谈、调研等。为区内企业和人才搭建沟通桥梁,进一步促进企业和人才发现机会和资源,促进区内企业和人才交流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三)持续开展产学研“伴星计划”系列活动
根据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区直部门联动,围绕网络安全、食品健康、生物医药等产业,组织区内重点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全年拟举办4期产学研活动,进一步激活企业引才育才动力。
(四)持续开展企业“绿色通道”服务
常态化开展企业和人才调研走访活动,通过“上门服务”,点对点、面对面服务企业和人才,为企业和人才送政策、送温暖,帮助企业开展专场申报,提高政策兑现精准度和通过率。同时,搜集企业诉求意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