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期间,群众出行密集,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叠加,人员聚集活动频繁,事故诱因增多;金秋十月,气温适宜,各类企业进入生产建设旺季,赶工期、抢进度意愿较强,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安全防范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现就有关安全生产工作提示如下。
一、文化旅游。主要景区、长江沿线客流密集,热门景区游客数量可能超过最大承载量;各类设备设施超负荷、高频次运转,易引发安全事故。要加强对黄鹤楼、东湖、江口江滩等重点区域的安全警示和管控疏导,落实对未开放“野景区”和“网红打卡地”的安全监管,提前做好大客流预测预警与会商研判,落实景区人员疏散、紧急避险等应急预案。聚焦索道、魔毯、玻璃栈道、吊桥浮桥等高风险部位和水上游乐项目,对设施设备开展全面检测维护和隐患排查,严防“带病”运行。
二、交通运输。假期旅游、探亲、学生客流叠加,高速公路、桥隧、环线和主要进出城通道车流密集,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增大。要聚焦“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高速桥隧、旅游景点周边道路、农村山区道路等重点路段,港口码头、机场车站、高速服务区等重点区域,“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非法营运等违规行为,做好全面细致排查。制定交通保障方案,加强交通秩序疏导,推进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联勤联动执法,确保节假日期间交通平稳有序。
三、消防。节日期间各类宾馆饭店、民宿、文博场馆、演艺场所等人员密集,用火、用电、用气量急剧增加,消防安全风险增大,火灾事故易发。要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歌舞娱乐、宾馆饭店、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等重点部位,开展隐患排查。着力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电气线路老化、违规动火用电、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锁闭安全出口、消防设施损坏故障等突出问题。
四、危险化学品。秋季气候干燥,危险化学品设备设施和人员易积聚静电,部分企业进入检维修期,设备开停车和特殊作业增多,安全风险增大。要加强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装置、油气储存罐区等重点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围绕危化品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督促企业落实好防火防爆措施和检维修、特殊作业、开停车环节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措施。严格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要求,严禁社会车辆借道穿行,对进出化工园区的车辆分类实行限时限速行驶、专用道路或专用车道等措施。合理安排节日期间员工休假备勤,加强节日期间巡检和设备运行维护,确保安全管理和应急力量充足。
五、工贸。部分企业利用假期赶工期、抢进度,加之因职工集中放假安全管理易松懈,安全风险增加。要督促指导企业全面加强粉尘涉爆、金属冶金、有限空间作业、外包管理、动火作业等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节前组织上班上岗、值班值守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切实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掌握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方法。节日期间严格高危作业安全管控,尽可能减少危险作业,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高危区域人员数量。
六、城镇燃气。假期各类餐饮门店早市、夜市大排档生意火爆,瓶装液化气用量增多,需求旺盛,易存在非法经营、违规使用等问题,燃气安全风险增加。要紧盯规范经营,强化燃气经营许可和管道燃气特许经营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黑气点”等违法行为。守牢用户使用末端防线,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瓶装气安全常识宣传和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筹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燃气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森林防火。暑期持续高温造成林内植被干燥,林下可燃物积累,叠加秋收农事用火和野外违规用火风险,森林火险等级较高。要强化风险源头防范,围绕森林火灾的风险点位、易发时间段、重点人群等,落实落细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宣传引导等防控措施,加强巡护排查和可燃物清理,严防火种进山入林,严格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聚焦城郊地区、国有林场和输送电设施等重点部位,做好监测预警,实行网格化监测巡查。提高安全扑救能力,配足配齐各类防灭火装备物资,实施清单管理,定期进行全面检查维护。
八、城市运行。人流、车流和物流激增给城市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带来持续高负荷压力。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巡查维护,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做好优化调度,确保正常运行。督促供水、供电等单位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保障稳定供应。前置部署专业力量,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科学处置,维护城市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