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清明节期间及4月份化工(危险化学品) 领域安全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04-03 18:55 来源: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一、近年来4月发生的较大及以上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

(一)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24”爆燃事故

2019年4月24日,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园区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乙烯气柜泄漏扩散至电石冷却车间,遇火源发生燃爆,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154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发当晚当地风力较强,以及未按照《气柜维护检修规程》规定进行全面检修,事发前氯乙烯气柜卡顿、倾斜,开始泄漏,压缩机入口压力降低,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气柜卡顿,仍然按照常规操作方式调大压缩机回流,进入气柜的气量加大,加之调大过快,氯乙烯冲破环形水封泄漏,向低洼处扩散,遇火源发生燃爆。

(二)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4·15”重大着火中毒事故

2019年4月15日,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在冻干车间地下室管道改造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10人死亡、12人受伤,死亡人员包括天和惠世公司3名职工和信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包商)的7名施工人员,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67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和公司四车间地下室管道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进行动火作业,电焊或切割产生的焊渣或火花引燃现场的堆放的冷媒增效剂(主要成分是为氧化剂亚硝酸钠,有机物苯并三氮唑、苯甲酸钠),瞬间产生爆燃,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造成现场施工和监护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三)天津渤化永利化工公司“4·26”承包商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2018年4月26日,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变换工段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永利化工公司煤化工事业部设备大修期间使用氮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发现合成氨变换工段3#变换炉人孔处泄漏,承包商检维修作业人员在未办理检维修作业票的情况下拆卸人孔盖准备更换垫片时,3#变换炉内氮气泄漏导致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二、主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进入4月,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恶劣天气增多,清明祭祖引发火灾的风险增大,节日期间员工休假易导致管理空档,给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风险(一):清明前后,民俗祭祀用火、春耕生产用火频繁,踏青旅游的人员野外生火的可能性增加,危化品企业周边火灾风险增大。

对策:督促靠近林区、陵园的危化品企业加强企业周边枯草枯树的清理和周边火灾风险较高区域的巡查检查,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和处置,避免外部火情蔓延至企业内部导致火灾事故发生。青山区要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化工园区内群众祭祀用火和烧荒等行为的管控力度,切实加强园区封闭化管理,防止群众用火不慎导致园区内火灾事故发生,影响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

风险(二):清明节前后的人流出行高峰给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易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

对策:督促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杜绝危险驾驶行为。做好车辆及罐体维护保养,确保各项装置性能完好有效。督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发货和装载查验制度,在装载危险化学品前查验承运单位车辆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从业资格,检查车辆及罐体、警示灯具和标志的完好性,严禁超载、混装。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道路交通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

风险(三):清明节期间,员工休假返乡祭祖,易出现值守人员力量不足和管理空档,导致日常巡查巡检不落实、突发情况处置力量不足等风险。

对策:督促企业提前研判清明期间员工休假需求,统筹做好休假安排,合理有序安排员工休假,确保核心管理人员和一线岗位操作人员充足,严禁不具备操作技能的员工违规顶岗上班。组织开展一次节日期间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强化员工节日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电话抽查、暗访督查等方式对企业节日期间值班值守、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应急救援力量充足。

风险(四):春季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增多,企业防雷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发生因雷击造成的装置系统损坏、设备故障、跳闸停运、雷击着火等事故,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期间室外作业易发生高坠等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专项排查,确保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符合国家防雷标准的雷电防护装置,并按规定委托有法定资质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加强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大型油气储存企业建设应用雷电预警系统。遇高强闪电或雷雨天气时,室外人员应停止露天作业,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远离带电设备或其他金属设施,暂停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5级以上大风停止户外作业。及时将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传达到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风险(五):春季雨水增多,短时强降雨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内涝,阴雨天气空气潮湿给遇湿易发生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带来不利影响。

对策:督促企业加强罐区、仓库、装置区排水管网的检查,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强降雨期间加强对易发生内涝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打开罐区防火堤内排水阀门,发生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内涝要加强排水,必要时果断采取紧急停车等措施。加强遇水易发生反应的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做好防水、防淹涝措施和仓库湿度检测工作,防止遇湿后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事故。配备适用有针对性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做好短时强降雨应急准备工作。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清明节期间及4月份化工(危险化学品) 领域安全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04-03 18:55

来源: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  

一、近年来4月发生的较大及以上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

(一)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24”爆燃事故

2019年4月24日,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园区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乙烯气柜泄漏扩散至电石冷却车间,遇火源发生燃爆,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154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发当晚当地风力较强,以及未按照《气柜维护检修规程》规定进行全面检修,事发前氯乙烯气柜卡顿、倾斜,开始泄漏,压缩机入口压力降低,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气柜卡顿,仍然按照常规操作方式调大压缩机回流,进入气柜的气量加大,加之调大过快,氯乙烯冲破环形水封泄漏,向低洼处扩散,遇火源发生燃爆。

(二)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4·15”重大着火中毒事故

2019年4月15日,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在冻干车间地下室管道改造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10人死亡、12人受伤,死亡人员包括天和惠世公司3名职工和信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包商)的7名施工人员,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67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和公司四车间地下室管道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进行动火作业,电焊或切割产生的焊渣或火花引燃现场的堆放的冷媒增效剂(主要成分是为氧化剂亚硝酸钠,有机物苯并三氮唑、苯甲酸钠),瞬间产生爆燃,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造成现场施工和监护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三)天津渤化永利化工公司“4·26”承包商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2018年4月26日,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变换工段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永利化工公司煤化工事业部设备大修期间使用氮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发现合成氨变换工段3#变换炉人孔处泄漏,承包商检维修作业人员在未办理检维修作业票的情况下拆卸人孔盖准备更换垫片时,3#变换炉内氮气泄漏导致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二、主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进入4月,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恶劣天气增多,清明祭祖引发火灾的风险增大,节日期间员工休假易导致管理空档,给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风险(一):清明前后,民俗祭祀用火、春耕生产用火频繁,踏青旅游的人员野外生火的可能性增加,危化品企业周边火灾风险增大。

对策:督促靠近林区、陵园的危化品企业加强企业周边枯草枯树的清理和周边火灾风险较高区域的巡查检查,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和处置,避免外部火情蔓延至企业内部导致火灾事故发生。青山区要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化工园区内群众祭祀用火和烧荒等行为的管控力度,切实加强园区封闭化管理,防止群众用火不慎导致园区内火灾事故发生,影响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

风险(二):清明节前后的人流出行高峰给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易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

对策:督促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杜绝危险驾驶行为。做好车辆及罐体维护保养,确保各项装置性能完好有效。督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发货和装载查验制度,在装载危险化学品前查验承运单位车辆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从业资格,检查车辆及罐体、警示灯具和标志的完好性,严禁超载、混装。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道路交通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

风险(三):清明节期间,员工休假返乡祭祖,易出现值守人员力量不足和管理空档,导致日常巡查巡检不落实、突发情况处置力量不足等风险。

对策:督促企业提前研判清明期间员工休假需求,统筹做好休假安排,合理有序安排员工休假,确保核心管理人员和一线岗位操作人员充足,严禁不具备操作技能的员工违规顶岗上班。组织开展一次节日期间安全教育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强化员工节日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电话抽查、暗访督查等方式对企业节日期间值班值守、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应急救援力量充足。

风险(四):春季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增多,企业防雷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发生因雷击造成的装置系统损坏、设备故障、跳闸停运、雷击着火等事故,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期间室外作业易发生高坠等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专项排查,确保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符合国家防雷标准的雷电防护装置,并按规定委托有法定资质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加强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大型油气储存企业建设应用雷电预警系统。遇高强闪电或雷雨天气时,室外人员应停止露天作业,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远离带电设备或其他金属设施,暂停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5级以上大风停止户外作业。及时将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传达到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风险(五):春季雨水增多,短时强降雨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内涝,阴雨天气空气潮湿给遇湿易发生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带来不利影响。

对策:督促企业加强罐区、仓库、装置区排水管网的检查,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强降雨期间加强对易发生内涝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打开罐区防火堤内排水阀门,发生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内涝要加强排水,必要时果断采取紧急停车等措施。加强遇水易发生反应的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做好防水、防淹涝措施和仓库湿度检测工作,防止遇湿后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事故。配备适用有针对性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做好短时强降雨应急准备工作。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