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9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1起、死亡46人,同比减少16起、19人,分别下降23.9%、29.2%。
1-9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77起、死亡571人,同比减少273起、205人,分别下降28.7%、26.4%。其中,发生较大事故5起、死亡18人,同比减少1起、14人,分别下降16.7%、43.8%。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行业(领域)事故情况:
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其他等)发生事故3起,死亡8人,同比增加1起、6人。其中农林牧渔业其他事故3起、死亡8人。
采矿业(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其他等)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2起、2人。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2起、2人。煤矿、石油天然气开采、其他采矿业等未发生事故。
商贸制造业(包括化工、烟花爆竹、工贸八大行业、其他等)事故50起、死亡52人,同比减少1起、9人,分别下降2.0%、14.8%。其中化工事故2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增加2人。工贸八大行业事故40起、死亡40人,同比增加3起、减少3人,分别上升8.1%、下降7.0%。工商贸其他事故8起、死亡8人,同比减少4起、8人,分别下降33.3%、50.0%。烟花爆竹未发生事故。
建筑业(包括房屋和市政工程、公路和水运工程建筑、铁路工程建筑、水利工程建筑、电力工程施工、其他等)事故57起、死亡60人,同比减少21起、25人,分别下降26.9%、29.4%。其中房屋和市政工程事故24起、死亡24人,同比减少3起、7人,分别下降11.1%、22.6%;公路和水运工程建筑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18起、19人,分别下降85.7%、86.4%;铁路工程建筑事故1起、死亡1人;水利工程建筑事故1起、死亡1人;电力工程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其他建筑业事故27起、死亡30人,同比减少3起、2人,分别下降10.0%、6.3%。
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油气管道运输、其他等)事故532起、死亡412人,同比减少251起、170人,分别下降32.1%、29.2%。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521起、死亡401人,同比减少241起、162人,分别下降31.6%、28.8%。铁路运输业事故8起、死亡8人,同比减少6起、3人,分别下降42.9%、27.3%。其他运输业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2起、3人。
其他行业事故31起、死亡35人,同比减少3起、9人,分别下降8.8%、20.5%。
二、自然灾害情况
9月份出梅以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引发的干旱灾害持续,累计造成十堰、宜昌、荆门、荆州、恩施、潜江、天门、神农架林区8市(州、直管市、林区)22县(市、区)80.6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8.99千公顷(133.49万亩),其中绝收面积4.42千公顷(6.6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66亿元。
1-9月,低温雨雪冰冻、风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我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91个县(市、区)705.76万人次受灾,死亡5人,紧急避险5.06万人次,转移安置4.41万人次;因灾倒房139间,损坏房屋575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67.92千公顷(1151.89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9.05千公顷(43.5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4.37亿元。
三、森林火灾情况
1-9月,全省未发生森林火灾。
四、形势研判和建议
(一)各行业(领域)风险研判
10月份我省工农业生产和商贸活动进入提速冲刺的关键期,加上高温少雨气象影响,安全风险升高,需要加大防范力度。
矿山:进入四季度,矿山可能加大生产投入,忽视安全管理和风险隐患管控,作业人员节后复工操作大意,可能造成冒顶片帮事故。严厉打击矿山非法盗采行为。
危险化学品:部分危化品企业从高温期间停产检维修集中期转向正常生产经营,检维修完成后复工复产中各类安全风险增加;近期降雨偏少,天气干燥易导致静电引发火灾的风险上升。
工贸:四季度为生产经营旺季,生产作业面增加,检维修作业频繁,委外作业数量增多,发生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违规动火等事故几率增大。粉尘涉爆企业要注意防范干燥天气粉尘燃烧、爆炸事故。
道路交通:四季度公路货运繁忙,物流活动密集,群众自驾游出行仍然较多,秋收农忙、果园采摘等出行增多,客货流量明显增长。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风险突出。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行业已陆续进入赶工期阶段,施工企业易盲目加快进程,忽视安全防范工作,安全防护缺失、作业人员疲劳、违规操作易发生坍塌、高坠等事故。
消防:由于气候原因影响,加上秋冬季人员活动,10月份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危险。社会面领域,10月份天气日渐干燥,各行业领域违规动火和电气焊作业等都易造成火灾事故。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9月24日、27日全国全省安全生产有关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推动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点到位。二是要根据秋冬季节特点,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工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治本攻坚,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校舍、校车、实验室、城镇燃气、消防等领域安全风险排查,确保社会面安全稳定;统筹做好汉江秋汛、局地强降雨和地质灾害防范。三是要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物资、装备等保障措施,确保能够做到快速响应、科学救援、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