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5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4起、死亡68人,同比减少42起、14人,分别下降39.6%、17.1%。发生较大事故2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1起、1人,分别上升100%、20.0%。
1-5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29起、死亡288人,同比减少250起、154人,分别下降43.2%、34.8%。其中,发生较大事故4起、死亡15人,同比减少1起、13人,分别下降20.0%、46.4%。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各行业(领域)事故情况。
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其他等)发生事故1起,为较大事故,死亡5人,同比增加1起、5人。
采矿业(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其他等)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增加2起、2人。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增加2起、2人。
商贸制造业(包括化工、烟花爆竹、工贸八大行业、其他等)事故30起、死亡30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6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分别上升25.0%、下降11.8%。其中化工事故2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1起、3人。工贸八大行业事故23起、死亡21人,同比增加6起、减少2人,分别上升35.3%、下降8.7%。工商贸其他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减少1起、5人,分别下降16.7%、50.0%。烟花爆竹未发生事故。
建筑业(包括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其他等)事故20起、死亡22人,同比减少12起、13人,分别下降37.5%、37.1%。其中房屋建筑业事故7起、死亡7人,同比减少7起、9人,分别下降50.0%、56.3%;土木工程建筑业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减少8起、8人,分别下降88.9%、88.9%;其他建筑业事故12起、死亡14人,同比增加3起、4人,分别上升33.3%、40.0%。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其他等)事故257起、死亡208人,同比减少253起、147人,分别下降49.6%、41.4%。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250起、死亡201人,同比减少250起、145人,分别下降50.0%、41.9%。铁路运输业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减少2起、1人。其他交通运输业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增加1起、1人。水上运输、航空运输未发生事故。
其他行业事故19起、死亡21人,同比增加6起、3人,分别上升46.2%、16.7%。
二、自然灾害情况
1-5月,低温雨雪冰冻、风雹等自然灾害共造成我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88个县(市、区)337.73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5人,转移安置435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37.57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27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7间,损坏房屋1405间;直接经济损失85.64亿元。
三、森林火灾情况
1-5月,全省未发生森林火灾。
四、形势研判和建议
(一)各行业(领域)风险研判
矿山:受汛期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地下矿山淹井、尾矿库溃坝、露天矿山滑坡垮塌、煤矿瓦斯、火灾、中毒窒息、顶板、坍塌等事故风险增加。道路交通:高考、中考考点周边车流、人流集中,交通违法行为多发导致的事故风险高;夏收夏种农忙时节,农用物资运输车辆及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车辆上路行驶导致乡县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强降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导致道路湿滑、能见度下降,发生车辆侧滑、追尾、多车相撞事故的风险增加。
建筑工程施工:暑期户外高温、汛期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对房屋市政工程和工业厂房屋面和墙板安装、外墙施工等高处作业造成影响,起重机械、脚手架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风险增大。
危险化学品:汛期高温、高湿、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对化工企业户外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增大,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风险高,局地洪涝、地质灾害可能影响油气长输管道等安全运行。
消防:学生即将放假,托管培训行业进入活跃期,部分场所超饱和经营、夏季用电高峰、驱蚊物品使用频率高等诱发火灾因素较多。夏季夜间经济火爆,餐饮娱乐场所用气用电增多,相关场所火灾风险增大。
有限空间: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疏通、清淤等作业频次增加,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聚集,易因作业监护缺失、操作不规范等导致窒息中毒事故发生。化粪池、地窖、废井、沼气池等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和氧含量不足,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如果施救不当,可能导致伤亡扩大发生群死群伤。
未成年人溺水防范:学生即将放假,出行娱乐增多,加上暑期天气炎热,水上娱乐、游泳、漂流、岸边戏水等导致溺水风险增加。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意识宣传。认真落实《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湖北省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开展“畅通生命通道”系列活动,持续深化安全宣传“五进”,组织“四个100”试点企业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宣传,落实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二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聚焦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有限空间、船舶运营、消防、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三是加强应急值守和预警响应,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各项举措,着力完善灾害预警和响应机制,压紧压实防汛救灾各环节责任,切实提高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