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从东吴大道开往西部新沟镇途经食品产业园的H85路公交,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对那些在食品产业园工作的上班族而言,公交延迟一小时收班至晚上9时30分,让回家的距离不再是问题。
这都是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交通局运输管理所负责人吴新建通过前期走访、客流量分析与企业座谈后,形成的最终意见。作为一名从公路建设人转型的运输管理骨干,40年从业经历里,吴新建最骄傲的事情,是见证临空港从开通惠民公交,到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如今又深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
吴新建回忆,1994年,东西湖发展二级客运,改善农村物资进城的过程。而每天从吴家山出发,开往汉口六渡桥方向的32座、19座等小巴中巴,更是运营了20年,连接着东西湖与汉口中心城区。
直至2009年,小巴运营的历史终结,东西湖区开通了首批4条“惠民公交”线路H81、H82、H83、H84,为吴家山地区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短途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5年后,东西湖区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
眼下,他正着手调研另一条线路的开通运营问题,那就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站到即将于今年9月开学的网安学院之间的循环线路。“一开学师生们就要入驻,学生们上课的地点在网安学院内,校舍则在径河地铁站附近,中途还会经过远洋世界等大型社区,我们正在调研客流量和届时的开班频次”。
这与东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相符。规划明确提出,临空港要继续加强公共交通建设,要优化“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线网系统,提高线网覆盖率,并升级改造智能交通系统;同时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向东西湖腹地延伸,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体系。
为更好服务于网安基地,临空港在增加网安基地周边现有公交线路班次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特殊需求,提供定制专线公交,直达武汉轨道交通1号、6号线临近站点,并开通园区内微循环公交线网。目前正在施工的6号线二期工程通车后,更将大大缓解网安基地企业交通出行问题。
撰文:蔡欣星 徐杰 聂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