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泉街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发布时间:2023-04-07 16:43   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一、柏泉古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夏禹于汉阳龟山禹祠前植古柏树,其根直透柏泉狮子山脚下古井中,柏根如双鱼动跃,柏泉因之得名,柏泉古井因之名声远播。

古井占地150平方米,井口圆形,直径70厘米。井身由青石砖砌成,井深3.5米,于月塘角村前月塘之中。柏泉古井自古有三奇。一奇:传说大禹在汉阳龟山植苍柏,灵根穿越四十余里到此;二奇:至今井中犹见禹柏之灵根,每当太阳直射井底,可现柏根状若双鲤嬉水,活灵活现;三奇:古井位于月塘之中,井水清洌四溢,爽口甘甜,井水长年高于月塘水平面尺许,终年不涸。

柏泉古井奇观历代均有记载。明代汉阳教谕赵弼有《柏泉古井》诗,清朱衣撰《嘉靖汉阳府志》有记,八省名宦张三异有《柏井歌》,诗人汪昶有《柏井集》传世。

1983年,柏泉古井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对古井进行修缮,使柏泉古井面貌焕然一新。

二、柏泉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泉天主教堂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柏泉刘家嘴湾西南角,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

《郧襄属教史记略》载: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均坐北朝南,等式排列。两楼呈丁字造型,各高20米,长约25米。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圣堂及修道院在两楼之后,顶部呈圆拱形,有四根大石柱拱立,大厅可容纳300人作礼拜及祷告活动。教堂整体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风格。主体周边遍植枫杨,距今近120多年。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先后兴办男孤儿院、公学、备修院、初学、小修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清末民初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曾在此就读。1952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等单位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教会正式收回,1995年复堂;2001年武汉修女院迁入。

三、龙王台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台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红光大队古堤湖。于1993年发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陶瓷轮”21件,夹砂红陶次之,距今4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柏泉街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发布时间: 2023-04-07 16:43

来源: 区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访问:

一、柏泉古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夏禹于汉阳龟山禹祠前植古柏树,其根直透柏泉狮子山脚下古井中,柏根如双鱼动跃,柏泉因之得名,柏泉古井因之名声远播。

古井占地150平方米,井口圆形,直径70厘米。井身由青石砖砌成,井深3.5米,于月塘角村前月塘之中。柏泉古井自古有三奇。一奇:传说大禹在汉阳龟山植苍柏,灵根穿越四十余里到此;二奇:至今井中犹见禹柏之灵根,每当太阳直射井底,可现柏根状若双鲤嬉水,活灵活现;三奇:古井位于月塘之中,井水清洌四溢,爽口甘甜,井水长年高于月塘水平面尺许,终年不涸。

柏泉古井奇观历代均有记载。明代汉阳教谕赵弼有《柏泉古井》诗,清朱衣撰《嘉靖汉阳府志》有记,八省名宦张三异有《柏井歌》,诗人汪昶有《柏井集》传世。

1983年,柏泉古井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对古井进行修缮,使柏泉古井面貌焕然一新。

二、柏泉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泉天主教堂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柏泉刘家嘴湾西南角,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

《郧襄属教史记略》载: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均坐北朝南,等式排列。两楼呈丁字造型,各高20米,长约25米。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圣堂及修道院在两楼之后,顶部呈圆拱形,有四根大石柱拱立,大厅可容纳300人作礼拜及祷告活动。教堂整体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罗马哥特式建筑风格。主体周边遍植枫杨,距今近120多年。柏泉天主教堂建成后,“先后兴办男孤儿院、公学、备修院、初学、小修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清末民初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曾在此就读。1952年停止宗教活动,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等单位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并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教会正式收回,1995年复堂;2001年武汉修女院迁入。

三、龙王台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台遗址,位于柏泉街道办事处红光大队古堤湖。于1993年发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陶瓷轮”21件,夹砂红陶次之,距今4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