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上旬,东西湖区新沟农场志办蔡明绍先生称在农场驻地西侧的吴家台发现古碑。农场驻地南濒汉水,与蔡甸区隔水相望。6月28日,笔者再次请到易新生先生偕同蔡先生一起赶赴现场,并拓制拓片(见图)。当时烈日炙烤,役者挥汗如雨,拓片不尽人意。据蔡先生采访,吴姓宗族世居汉阳县南乡,即今武汉市蔡甸区,后因故搬迁至现居住地,碑随人走,故留在今新沟吴家台。1997年3月,吴氏宗族重立祖碑,将该碑并立于祖碑之左。
碑高约1.8米,宽约0.8米。碑文先追溯宗族渊源,然后重点叙述族产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经过,接着是对后世子孙的训言,即立碑的主旨,最后附刊陈姓人退还族产的契约,并详刊族产的至界、田塘坵亩、民麦山系总数。立碑人:吴之华。据碑文,其父“不幸于己亥年九月内吾父见背,茕茕寡母,抚华九岁之遗孤”,可知立碑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立碑时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岁在丁酉大吕月。“大吕月”是夏历十二月的别称。其时立碑人已65岁。因碑文主旨系告诉其子孙固守先祖产业,故今称之为《吴氏族产碑》。
碑文所称“汉阳湘一里”,即吴氏宗族原居住地,亦即该碑原树立地。“湘一里”是“湘阴一里”的省称。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湘阴一里村落“有蔡家岭、老石陈、同人寺、官桥、索河等五处。自蔡家岭至官桥,俱在龙霓山之前,以山为屏障,形势颇高,岁多惧旱,惟索河一区地居稍下,亦不甚潦,俱属中平之地”。今属蔡甸区,所属乡镇街待考。
吴氏族产碑拓片
《吴氏族产碑》碑释文(“□”为漫漶难辨字或空格):
碑额篆书:佑启后世。
碑正文楷书:
粤稽吾族,后稷之苗裔也。传至泰伯,有让德,隐居梅里,号曰“勾吴”。后武王分封于此,子孙以国为氏,世居江南常州无锡县梅里村,代有闻人。元至正间,念一祖以进士任吾楚荆州太守,因红巾之乱,东南隔绝,乃家于荆,称“官吴氏”。二世而迁于潜,为大申公。又数传而□六世祖,讳徽,字伯美,值元末之变,于大明初年□居汉阳湘一里,是为西河开创之祖也。公自置田宅、山场、湖河,立祠堂。生黼、黻公二祖,居祠堂之南北,子孙因有南北二分。初祖葬于程文河墓之南,有清泉僧舍并山场大段,为我支祖讳奎公所受分。历传至吾祖讳可佑公,幼年远游,其业尽为□人所侵卖。及我父讳汉臣、字台甫回籍,值军需旁午,不堪供应。清查祖遗当差之产,始知系陈姓管理,缘其控□本府勘审再四,押令退还中约凭据。不幸于己亥年九月内吾父见背,茕茕寡母,抚华九岁之遗孤,一切多受强□蚕食,乃移居江邑,将山场付庵僧看守。奈庵僧素无香火资,贫难自给,一岁几更,而本山界址浸被陈人侵占。
康熙四十三年内,偶捡敝笥,得陈人退约。执以控县,得蒙断还。约据界内有山一段,又属李姓管理。李与华为至戚,不便与争。于五十三年备价赎回,而兹山乃成完璧矣。噫,斯山也,得而失,失而复得,所云“物各有主”,不信然哉!独念吾母刘太君尝抚华而言曰:“清泉一庵,祖茔在侧,恐茅庵不能垂久,且庵僧贫乏,无以给饔飧,汝力稍优,宜给赀盖造,以妥神灵,特以辉先绪。”嗟嗟!吾母柏舟矢志,辛苦备尝,以至华于成立。罔极之思,莫能报其万一,而此谆谆敦本之训,其何敢寝寐忘耶?今庙貌丕振,□佛像重新。五十三年,于庵之四围置石墙数十余丈。五十五年,建山门一座,庵前陆续买田一石二斗五升,地稞叁钱。本山除烧柴山外,额载山稞一两四钱五分,吾父墓前牌坊内,山稞四钱。堑外上至山顶,下齐田坡,右至流水沟,俱付庵僧管理。庶哉乎,神灵可以安妥矣,僧众可以自给矣,吾母之素志可以稍慰,而祖宗之遗爱亦且永垂不朽矣。第恐子孙莫详其来历,中外或生其觊觎,爰是将田地坵亩、山场界址并民麦山系等项勒石,以志不忘,且垂训于我子孙焉。
训曰:祖遗茅庵,母命重光。禀遵懿训,佩服不忘。竭力盖造,敬置田庄,庇福饭僧,地久天长。矧兹梵宇,祖墓在旁,世世子孙,永奉烝尝,瞻依拜礼,时加辉煌。我佛我祖,默佑其昌。
附刊陈人退约:
立退约人,陈明卿。今因先年用价买到吴卫明柴山一段,阴地一穴。陈以隔属,未知来历,不期系吴台甫受分,内有祖坟数穴在内,不令陈人管业扦葬。具告。本府委官踏勘数次,果系甫峥祖遗下,以为差役之费。今凭亲戚众等劝和,陈宅所葬之坟,上下左右具以三丈留作陈人禁步。至本山,上齐山顶,下齐山塘,左抵山沟,右抵吴清山界,四至明白,一并退付与台甫管业,或甫砍割,或付庵以为看守祖茔香火之资。其有山系五分,原在吴美户内当差,不与明等相干,陈人亦不得再葬。立此退约永照。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陈明卿押。吴卫明押。凭中吴象先□大川□王铉□云翼、陈汉鼎□住持僧明性。
附刊本山至界田塘坵亩民麦山系总数:
一买李鲁瞻水田二斗,计三坵,地稞二钱,坐落程文洞草塘上,本塘取水灌救,额租二石七斗五升八合,麦粮三升。
一买李东水水田一斗五升,坐落冯清冲,草陂塘取水。额租二石二斗□□七升二合。
一买李中岳水田一斗五升,计二坵,额租二石二斗五升,土名大槅榙,在本塘照分取水□□七升。
一买李弘猷水田三斗五升,坐落沈家塝,额租六石,山塘一口,与兄中岳连。共花稞一钱,□□一斗四升,麦粮二升。计批:大头坵一斗,牌坊下第一坵;大槅榙一斗,一坵;小田五升,计四坵;山塘下第二坵人行路一斗。
一买李正岳水田三斗,坐落孙冲,计六坵,额租四石八斗,在本塘取水;一斗三升五合,道士嘴□升一坵,三升一坵;八房长坵上一斗;石子坵七升;下小角塘角一坵,共一斗。
以上共田一石二斗五升,花稞三钱,九升七合,麦粮五升,额租一十八石,山租五斗,其民麦□□久过入于湘一里□男吴旺生□内完纳,俟至日后立清静庵僧户,以便住持自行完纳当差,以垂永久。
康熙五十六年岁在丁酉大吕月吉旦,山主吴之华同男自省、□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