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非(1916—2003),出生于汉口,祖籍东西湖区柏泉农场红星大李塆。著名汉语言文字学家,武汉大学教授。
祖父李俊安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在汉口行医。父亲李昌林亦读书至大学毕业,但去世较早。李格非全靠祖父抚育成人。李格非才智过人,勤奋好学,193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国文学系,1942年毕业,旋即进入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深造,1945年留校任教。
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代主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湖北省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中国文字改革学会顾问、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员等。
李格非诲人不倦。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脸膛,举止儒雅而又潇洒,讲话时声音洪亮而有节奏,眉宇间常挂着丝丝的笑意,把一个个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自己的视角里。本来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古汉语,却被他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他从教近半个世纪,成果蜚声国内外。
1957年到苏联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汉语词汇语音发展简史》、《汉语方言》、《诗词曲音律问题》、《文心雕龙》等专题。按中苏文化交流合同,只在莫斯科大学讲学一年,因他讲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被苏方一再挽留,延期讲学三年,到1961年才回到武汉大学。1964年,参加中国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向日本学术界讲授《训诂条例举要》等专题,受到热烈欢迎。1975年起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字典》的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余年,胜利完成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辞书编纂工作者。
李格非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深厚,能诗善词,发表过不少诗词曲赋,是湖北省及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他尤工于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对小学研究有独到见解。他主张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传统语文与文学相结合。他著作甚丰,除《汉语大字典》外,还出版了《先秦至明清文言小说选注》一套四册(与人合编)、《元明清文言小说选注》等。
李格非多才多艺,喜爱戏曲,是汉剧著名票友,曾多次与名家同台献艺,与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过从甚密。
东西湖区教育委员会编写《东西湖教育志》,他应约欣然命笔,写了一首四言古诗《东西湖树人赞》,表达了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其诗云:“东西湖滨,春风风人。云蒸霞蔚,学子乐群。沉研百科,茹苦含辛。翱翔书苑,淬砺奋进。先生施教,无厌无倦。园丁之心,如火一团。热火自甘,火尽薪传。劬劬教委,经营维艰。养川荣身,教之綦严。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用建四化,以济时艰。绿水青山,亦多情韵。润物无声,哺育新人。莘莘学子,国之根本。山河整顿,端赖斯人。遍地繁采,凉热同春。”
李格非
发布时间: 2022-04-05 13:44
来源: 区地方志 作者: 访问:李格非(1916—2003),出生于汉口,祖籍东西湖区柏泉农场红星大李塆。著名汉语言文字学家,武汉大学教授。
祖父李俊安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在汉口行医。父亲李昌林亦读书至大学毕业,但去世较早。李格非全靠祖父抚育成人。李格非才智过人,勤奋好学,193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国文学系,1942年毕业,旋即进入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深造,1945年留校任教。
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代主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湖北省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中国文字改革学会顾问、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员等。
李格非诲人不倦。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脸膛,举止儒雅而又潇洒,讲话时声音洪亮而有节奏,眉宇间常挂着丝丝的笑意,把一个个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自己的视角里。本来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古汉语,却被他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他从教近半个世纪,成果蜚声国内外。
1957年到苏联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汉语词汇语音发展简史》、《汉语方言》、《诗词曲音律问题》、《文心雕龙》等专题。按中苏文化交流合同,只在莫斯科大学讲学一年,因他讲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被苏方一再挽留,延期讲学三年,到1961年才回到武汉大学。1964年,参加中国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向日本学术界讲授《训诂条例举要》等专题,受到热烈欢迎。1975年起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字典》的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余年,胜利完成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辞书编纂工作者。
李格非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深厚,能诗善词,发表过不少诗词曲赋,是湖北省及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他尤工于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对小学研究有独到见解。他主张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传统语文与文学相结合。他著作甚丰,除《汉语大字典》外,还出版了《先秦至明清文言小说选注》一套四册(与人合编)、《元明清文言小说选注》等。
李格非多才多艺,喜爱戏曲,是汉剧著名票友,曾多次与名家同台献艺,与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过从甚密。
东西湖区教育委员会编写《东西湖教育志》,他应约欣然命笔,写了一首四言古诗《东西湖树人赞》,表达了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其诗云:“东西湖滨,春风风人。云蒸霞蔚,学子乐群。沉研百科,茹苦含辛。翱翔书苑,淬砺奋进。先生施教,无厌无倦。园丁之心,如火一团。热火自甘,火尽薪传。劬劬教委,经营维艰。养川荣身,教之綦严。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用建四化,以济时艰。绿水青山,亦多情韵。润物无声,哺育新人。莘莘学子,国之根本。山河整顿,端赖斯人。遍地繁采,凉热同春。”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