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恕祥(1941—2001),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196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曾在中学任教、农村插队。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又获得博士学位。
陈恕祥自执教武汉大学之后,于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和1990年10月至1991年10月,两次以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从事访问研究。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系主任、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本论》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等职务。
陈恕祥理论功底扎实,在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知难而进。他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现象、新特征作出新的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突破旧的传统框架,触及深层次理论问题,回答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他从中国的需要出发研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他科研成果丰硕。十多年中,他主编或单独编写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经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论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著作;发表了《简评当今两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抓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逻辑关系》、《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资源、市场、产权》、《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建设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思考》、《我们需要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准确完整的理解和分配结构论述的几点认识》、《为国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科学理解“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在“承东启西”中寻找发展机会》、《对邓小平社会本质论的几点理解》等论文。他所留下的这些成果,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陈恕祥长期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任务,共指导了8届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受到历届学生好评。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尤其是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期间,呕心沥血,为增强武汉大学经济学科的实力,扩大其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7月,陈恕祥不幸身染重病后,仍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病痛,继续着他的理论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当他不能口述也不能执笔时,便用电脑写作;当他不能抬手敲打电脑键盘时,就让家人找来打鼓架子作为辅助设备,用脚踏着绳子吊上手臂操作;当他仅剩下一个手指尚能微弱颤动时,坚持要家人扶着他在电脑上敲打。患病期间,他编写了一部20万字的教材,制作了一套教学光盘,发表了5篇论文。
2001年4月,陈恕祥放下了他致力追求的事业,走完了他并不算长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
陈恕祥
发布时间: 2022-04-09 11:31
来源: 区地方志 作者: 访问:陈恕祥(1941—2001),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196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曾在中学任教、农村插队。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又获得博士学位。
陈恕祥自执教武汉大学之后,于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和1990年10月至1991年10月,两次以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从事访问研究。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系主任、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本论》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等职务。
陈恕祥理论功底扎实,在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知难而进。他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现象、新特征作出新的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突破旧的传统框架,触及深层次理论问题,回答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他从中国的需要出发研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他科研成果丰硕。十多年中,他主编或单独编写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经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论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著作;发表了《简评当今两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抓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逻辑关系》、《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资源、市场、产权》、《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建设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思考》、《我们需要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准确完整的理解和分配结构论述的几点认识》、《为国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科学理解“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在“承东启西”中寻找发展机会》、《对邓小平社会本质论的几点理解》等论文。他所留下的这些成果,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陈恕祥长期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任务,共指导了8届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受到历届学生好评。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尤其是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期间,呕心沥血,为增强武汉大学经济学科的实力,扩大其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7月,陈恕祥不幸身染重病后,仍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病痛,继续着他的理论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当他不能口述也不能执笔时,便用电脑写作;当他不能抬手敲打电脑键盘时,就让家人找来打鼓架子作为辅助设备,用脚踏着绳子吊上手臂操作;当他仅剩下一个手指尚能微弱颤动时,坚持要家人扶着他在电脑上敲打。患病期间,他编写了一部20万字的教材,制作了一套教学光盘,发表了5篇论文。
2001年4月,陈恕祥放下了他致力追求的事业,走完了他并不算长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