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云(1920—1991),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庙塆人。他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1938年在武汉铁路职工子弟学校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
抗战期间,毅然终止大学学业,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十六期习炮科。1940年军校毕业后,即奔赴前线,效命沙场。1946年随所任职的国民党军队迁驻台湾。他在军务闲暇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西欧哲学及自然科学,其后经台湾当局批准,同郝柏村(后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等国民党军政人员56人去美国留学,学成返台。退役后在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此外同林虹辉合力创办《环球时报》社。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对在台大陆人员赴大陆探亲政策略有放宽,他立即找有关部门联系回大陆探亲访友事宜,1988年终于踏上回大陆探亲访友的旅途。返台后曾环岛演讲,宣传海峡两岸统一的大局大势,撰文陈论,呼吁祖国统一,并多次联系挚友,引介台商和日商到武汉考察投资。
他力促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走访台湾“立法院”、“教育部”,敦促制定两岸文化交流法规。1990年秋,率“台北促进文化经济交流访问团”到武汉,同武汉京剧团、武汉杂技团商议赴台公演事宜。返台后,又邀请知名人士为两团赴台筹措资金,物色剧场,安排日程、食宿、交通等。1991年初夏,又邀请《环球时报》社长等一行到武汉,促使两团赴台公演签约。
周法云
发布时间: 2022-04-09 11:28
来源: 区地方志 作者: 访问:周法云(1920—1991),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庙塆人。他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1938年在武汉铁路职工子弟学校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
抗战期间,毅然终止大学学业,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十六期习炮科。1940年军校毕业后,即奔赴前线,效命沙场。1946年随所任职的国民党军队迁驻台湾。他在军务闲暇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西欧哲学及自然科学,其后经台湾当局批准,同郝柏村(后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等国民党军政人员56人去美国留学,学成返台。退役后在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此外同林虹辉合力创办《环球时报》社。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对在台大陆人员赴大陆探亲政策略有放宽,他立即找有关部门联系回大陆探亲访友事宜,1988年终于踏上回大陆探亲访友的旅途。返台后曾环岛演讲,宣传海峡两岸统一的大局大势,撰文陈论,呼吁祖国统一,并多次联系挚友,引介台商和日商到武汉考察投资。
他力促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走访台湾“立法院”、“教育部”,敦促制定两岸文化交流法规。1990年秋,率“台北促进文化经济交流访问团”到武汉,同武汉京剧团、武汉杂技团商议赴台公演事宜。返台后,又邀请知名人士为两团赴台筹措资金,物色剧场,安排日程、食宿、交通等。1991年初夏,又邀请《环球时报》社长等一行到武汉,促使两团赴台公演签约。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