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门口路又破又堵,现在沥青路平整干净,顾客都愿意多逛会儿!”王女士看着店门前焕然一新的街道,笑得合不拢嘴。
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工程,却用“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的精准发力,解决了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今的六顺路成了东西湖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中最温暖的注脚。

微规划 听民声定方案 分段施工解民忧
“路一挖,生意咋做?”六顺路改造消息刚传开时,商户们的担忧声此起彼伏。这条建于上世纪的老街,一边连着居民区,一边串着恒春里菜市场,早高峰买菜的人摩肩接踵,可人行道被违停车占满、空中管线缠绕杂乱、路面坑洼积水,既是市容难点,更是民生痛点。

面对居民的顾虑,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没有简单“拍板定案”,而是将“问需于民”放在首位。工作人员联合社区人员一次次走进社区、深入商铺,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甚至跟着居民重走日常路线,将大家关心的施工周期、噪音控制和改造效果等问题都一一记录在案。

为了找对思路,团队还专门去江汉区、武昌区“取经”,最终借鉴江汉区北湖社区“不大拆大建、重细节优化”的经验,敲定“分段施工”方案:每100米划一段,完工一段再动下一段;避开早上6点至8点的菜场高峰,上午9点后再进场施工;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临时非机动车停放区,安排专人引导。

改造绝非“修修补补”,而是实打实的全要素整治。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铺设沥青人行道、增加非机动车位,理整齐空中的管线,我们还会对沿线城市家具进行增设和美化升级。”
当工作人员把细化后的方案一条条讲给居民听时,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微改造 全要素焕新环境 细节里彰显温度
今年7月6日,六顺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东西湖区服投集团临空港市政环卫公司全程参与施工过程管理,确保改造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最先开始的是地面改造。旧人行道的地砖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不少砖块松动翘起,下雨天踩上去就会溅起泥水。施工队先用小型破碎机把旧地砖一块块凿下来,然后下挖埋好雨污管线,再浇筑夯实35厘米厚的混凝土。“这里的横向坡度要控制在1.2%,比设计要求再高一点,雨水能更快排走,商户门口就不会积水了。”市政环卫公司的项目经理冷程才现场介绍说。

4700平方米的旧地砖全部拆除后,施工队铺上了彩色沥青——人行道用黑色,非机动车道用醒目的酞青蓝,两种颜色通过白色标线清晰分隔,同时在盲道的施工中摒弃传统砖材,创新采用无机高强聚合材料,实现“现浇即用”,有效减少施工对行人的影响,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针对沿街商户门前自建台子高低不一、材料杂乱问题,采用花岗岩砖统一铺成1.2米宽的台面,与沥青路面无缝对接,更加平整美观。
地面改造的同时,“头顶上的革命”也在同步进行。2000余米架空管线重新规整绑扎,800余米管线埋入地下管廊,管线杂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改造过程中,细节里的暖心设计随处可见。考虑到老年人买菜方便,施工队在菜市场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为了规范车辆停放,新增了5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和319个阻车桩;此外,新增了7处分类果皮箱,并在4个公交候车站旁设置环卫工具椅,既方便存放环卫工具,也供候车行人休息;沿街商铺的72个空调外机统一安装了空调栅栏;就连路边的变电箱,也被涂上了彩绘,和周边的老街区氛围相得益彰。

最让居民惊喜的是自来水管道的更新。六顺路沿线的350米自来水管道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管道老化导致部分居民家水压不足,高峰期连热水器都难以启动。施工队趁着道路改造,将旧管道全部换成了新的PE管。“现在打开水龙头,水流量比以前大多了,再也不用等半天才能接满一盆水!”家住恒春里小区的刘阿姨开心地说道。
微治理 部门协同保施工 长效机制守新颜
改造启动后,一个个挑战接踵而至:老街区架空管线错综复杂,监控、电力、通信线路纠缠在一起;部分商户习惯性出店经营,刚劝走又摆出来;居民随手丢垃圾、车辆违停影响施工……

吴家山街道主动担当“现场管家”,提前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和出店经营现象,为施工队腾出作业空间,并全程协调电力、通信等管线单位,规范捆扎杂乱无章的架空管线。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与居民、商户沟通,讲解改造好处,争取理解支持。
另外,针对机动车违停占道问题,区交通大队专门制定了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方案,每天安排警力巡逻,及时清理拖移违停车辆,并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临时引导标识,确保居民出行和施工进度两不误。

区城管局将“办公室”搬到现场,服投集团也派驻专人驻守工地,与城管工作人员一同查看进度。小到阻车桩设置、环卫工具椅安装,大到非机动车道划线标准、沥青路面平整度,乃至变电箱柜和路灯杆上的彩绘图案,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发现问题当场整改。

9月底,六顺路改造顺利完工。“现在新铺了沥青,安了阻车桩,机动车上不来了!早上买菜,晚上遛弯,再也不溅水了!”家住扬子江长青西村的张奶奶每天都要去恒春里菜场买菜,对这里的变化感慨万千。
商户们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转变。副食店王女士欣喜地发现:“改造后环境变好了,顾客比以往更多了!”快餐店李师傅也笑着说:“现在门口整洁宽敞,生意反而更红火了。”
路修好,更要管得好。东西湖区城管局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戚杰锋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属地街道、社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安排专人常态化巡查市政设施,同时定期与商户沟通,引导大家养成规范经营、文明停放车辆的好习惯,通过长效守护,让六顺路的“新颜”长久留在街头。

如今漫步六顺路,浅灰色的人行道干净平整,绿色的非机动车道宛如一条“彩带”,沿街的空调栅栏整齐划一,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正如东西湖区城管局负责人所说:“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翻新’,而是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用一个个小细节、一次次小调整,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里,让老街不仅有‘颜值’,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