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我这辈子的积蓄就没了!”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刑侦大队接待大厅内,受害人刘女士紧攥着失而复得的57.1万元现金,声音仍止不住颤抖。
她口中的“差一点”,是“95 后”民警肖开阳与诈骗分子的分秒竞速;而这笔笔拦截的“血汗钱”,串联起这位1998年出生民警的五年反诈征程——从派出所“青警尖兵”到分局“反诈之星”,他以科技为刃、责任为甲,今年以来已参与捣毁诈骗团伙10个、抓获嫌疑人70余人,累计拦截诈骗款超百万元。
一声恸哭 点燃反诈初心
“立志从警,护民安宁。”2019年,刚从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系毕业的肖开阳,带着这句誓言通过公安联考,成为东西湖区分局慈惠派出所的一名刑侦民警。同事们对这个年轻民警印象深刻:“个子不算高,警服总穿得笔挺;话不多,眼神里满是不服输的劲,办案永远冲在最前。”
在派出所的两年,肖开阳用“铁脚板”走出了辖区的“平安地图”——随身带笔和手绘分布图,走访商铺、深入楼栋,遇治安薄弱点就圈注,发现隐患便协调整改。居民有矛盾,他耐心调解;邻里有难事,他主动帮忙,很快从“新民警”变成群众信赖的“小肖警官”。而真正让他与反诈结下不解之缘的,是2021年夏天的一次接警。
肖开阳查阅案卷。
那天,一位母亲拉着孩子冲进派出所,哭到近乎晕厥:“警官,求您帮帮我!孩子被骗了,家里的救命钱没了!”原来,孩子轻信网络刷单诈骗,偷偷转走了母亲辛苦攒下的数万元医疗费,等察觉时,资金已被转移至境外,追讨无门。
看着母亲崩溃的神情、听着孩子的啜泣,肖开阳心里像被重锤击中。“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诈骗偷走的不只是钱,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在笔记本扉页写下“尽早拦截,就少一个破碎的家庭”,字迹随岁月沉淀,成了他坚守反诈战场的精神坐标。
科技为刃 破解新型骗局
2022年,东西湖区分局启动青年民警培育计划,肖开阳凭过硬的业务能力与刑侦热忱,入选分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心。彼时电诈手段迭代升级,“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诈骗套路隐蔽,资金流向复杂。“传统办案模式,追不上诈骗分子的‘科技速度’。”肖开阳深知,打赢硬仗必须以科技破局。
肖开阳和团队民警探讨办案。(通讯员供图)
他深耕数据研判,白天随老民警学资金追踪技巧,夜晚自学电子数据侦查知识,牵头构建“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三位一体追踪模型,从海量数据中精准挖掘关键线索,高效锁定诈骗链条。“警银联动是斩断诈骗资金链、守护老百姓‘钱袋子’的第一道铁闸。”肖开阳常常强调这一点,而2025年2月侦破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也实实在在体现了这种机制的作用。
当时,长青街派出所接到银行线索:两名男子神色慌张,欲取现20余万元却说不清资金来源。肖开阳立即依托分局“1+N”快反机制,统筹协同多部门力量,火速带队赶至银行,当场控制嫌疑人,查获现金24.7万元。
经连夜追溯,这笔钱竟是西安七旬老人陈爹爹的“养老钱”——老人被假“证券大神”诱骗投进虚假平台,提现时遭拉黑。当肖开阳通过视频告知“钱追回来了”时,老人哽咽致谢:“谢谢你,小肖警官,你救了我的晚年啊!”
分秒必争 拦截57万元“救命钱”
“反诈工作,拼的就是速度。多快一秒,群众损失就少一分。”这是肖开阳从无数反诈实战中总结的经验。今年8月,一场紧急抓捕拦截行动,让他更深刻体会到“分秒必争”背后群众的身家安危。
7月底,肖开阳盯上一个为诈骗团伙“取现”的犯罪团伙。经一周研判,他锁定成员叶某某、张某某的落脚点。8月5日清晨,他带领专班民警赶赴武昌某小区,成功抓获二人。清点涉案物品时,叶某某的手机突然震动,“上线”指令弹出:“速到某商场地下停车场,取57万元现金交给接货人。”
肖开阳心头一紧:“新受害人已转账,钱还在‘中转站’,必须立刻拦截!”他当机立断,让叶某某按指令前往,自己带民警乔装跟随,同时联系商场安保布控。半小时后,叶某某在停车场见到准备交现金的刘女士,肖开阳立即亮明身份:“大姐,别交给他!这是诈骗!”
刘女士愣在原地,看清证据后幡然醒悟——自己险些落入“虚假购房退税”骗局。“这钱是给儿子治病的,要是没了……”刘女士红着眼眶的话语,让肖开阳更加笃定:反诈战场没有“休止符”,只要有一份守护群众财产的可能,就必须拼尽全力与诈骗分子赛跑,绝不让群众的希望在拖延中落空。
从警五载,肖开阳交出亮眼答卷:主侦多起省督大案,3次获省厅刑侦总队贺电;打击违法犯罪成效居全市前列,率队在武汉市公安局“先锋杯”大比武中斩获刑事破案打击类团体第三名。他先后2次荣立市局三等功,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并记三等功,事迹屡获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等权威媒体报道。
如今,这位95后仍坚守反诈一线:深夜伏案分析数据,街头奔波带队抓捕,发还现场见证群众笑颜。“每追回一分钱,都是守护一个家庭的希望。”
肖开阳坦言,未来将继续与战友并肩冲锋,为百姓筑牢反诈“金色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