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店火了25年,老板是松滋鸡传人!

发布时间:2025-09-13 20:25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冬 杨倩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在东西湖吴家山街东吴大道上,有一家火了25年的梁无名酒楼。即便在工作日,500平方米的店面也常座无虚席,每桌必点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松滋鸡。店里充满松滋风情:专用炖钵炉子、近十道松滋本地风味菜,以及58元一斤的农家土鸡,常常供不应求。

鲜为人知的是,老板梁元竟是松滋鸡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外婆杜婆婆,正是这道名菜的创始人。

一道名菜的诞生于传承

松滋鸡,又名杜婆鸡、杜家鸡,这道菜的背后藏着一段温暖的家族故事。

“我的外婆本姓王,因为外公姓杜,大家都叫她杜婆婆。”梁元向记者讲述道。

数十年前,杜婆婆在松滋沙道观镇公路边经营一家小餐馆,主要为长途货车司机提供餐食,最初餐馆主打母鸡炖火锅,但食量大的司机们普遍反映分量不足。

于是,杜婆婆尝试改用公鸡,并逐渐添加秘制酱料,经过多次改良,因肉质富有韧劲,兼具香辣醇厚与油而不腻的口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名扬省内外的一道地方名菜。

梁元从小在外婆的餐馆里长大,耳濡目染间对烹饪产生了浓厚兴趣。“逢年过节,我都过来帮忙扫地、洗碗、挑水。”1993年,14岁的他正式跟随家族学习松滋鸡厨艺。

三年学艺,梁元掌握了松滋鸡的全部秘方。17岁时,他接手了家族转让的一间餐厅,开始独立经营松滋鸡生意。“当时生意爆火,一天能卖30只鸡。”梁元回忆道,“那时的公鸡都是农家土鸡,用煤炉子烧制,也吸引了电视台来采访。”

第一家店经营了七年,梁元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这期间,他还收了几名徒弟,间接带动了松滋鸡在武汉的传播。叔叔梁圣德正是其中一名学徒,后来他带着厨艺来到吴家山,开起了东西湖第一家松滋鸡餐厅。

一只鸡“闯”进东西湖

虽然松滋的生意红火,但看到叔叔在武汉站稳脚跟,梁元也想去更大的江湖闯荡。

得知外孙想去外地发展,杜婆婆虽有不舍,却依然支持。临行前,她语重心长地告诫梁元:“在外地没人照顾,做生意一定要保持诚信,真诚待人。”

2000年,24岁的梁元揣着5万元积蓄,背上从老店里拆下来的空调,带着妻子和半岁的儿子来到武汉。

在三镇寻找店铺一个半月,鞋子都磨破了两双。然而市区房租和设备投入相对较大,让他的积蓄根本不够用。

“东西湖因围垦而来,汇聚天南海北的人,大家喜欢吃鸡,何不就在东西湖开店?”最终,他在东吴大道上租下了160平方米的店面,正对面就是吴家山公园大门。

不过,当时的吴家山远没有现在繁荣。“六顺路已经是吴家山的偏僻地带,城市发展到九通路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梁元说,那时,买鸡需要去四明路附近的菜市场,公鸡要提前预订。

谈到店名“梁无名”的由来,梁元解释:“初来东西湖,已经有很多名店。‘无名’二字,是想表达我现在虽然无名,但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有一天无名一定会胜过有名。”

然而,信心满满的准备,却开局不利。新店知名度不高,生意并不好。为了打开局面,梁元开始根据客人的反馈,不断调整松滋鸡的口味。

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腻口感,梁元将棉油调整为色拉油。松滋本地烧鸡采用炒和闷的方式,耗时略长。武汉的生活节奏更快,他将鸡肉剁得比松滋本地更大块,下锅炒后使用高压锅猛火炖煮。

“适应武汉人在口感上更烂、更嫩的需求,最快15分钟成菜。”梁元介绍。

梁元还研发了三种口味的松滋鸡。养生款少油少盐,熬制时间更久,将鸡肉炖至软烂,专为老年食客定制。麻辣款用红油翻滚,花椒与辣椒碰撞,年轻人直呼“过瘾”。原味款配菜只放青椒,还原松滋本地风味,鸡肉紧实弹牙。

改良的口味加上松滋鸡传人的身份,让食客奔走相告,梁无名酒楼在东西湖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掉近200只鸡。

“无名”自成门派

前14年是典型的夫妻店模式:梁元执掌后厨,妻子负责大堂。夫妻俩常常被拴在店里,常年无休,连走亲戚都需要轮流去。

2015年,梁元参加了中小企业管理培训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方式。他请了厨师,还对前台接待流程和答问进行规范化、流程化。

同年,他闭店45天,斥资130万元,对店里进行提档升级,重新开张后生意更上一层楼,“一个月的时间挣了过去一年的钱”。

声名鹊起后,不断有同行来店里学习,还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拜师学艺。目前,梁元的徒弟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东西湖,遍布近十家以“无名”为名的餐厅,许多都是梁元的徒弟所开,他免费授权使用招牌。“对自己很有把握,市场很大,不怕影响自己的生意。”梁元自信地说。

许多客人不仅是回头客,还成为了梁元的朋友。一位食客在东西湖工作,一直吃到退休。退休后他搬到武昌居住,但每次到吴家山,必到梁无名酒楼,吃一锅,再打包一锅。

25年来,梁元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中间他不断回到松滋引进新菜。前年他再次斥资近70万元装修翻新。知道厨师的不易,他特地给厨房装上了空调。十几人的后厨团队,除了提供松滋鸡,还制作松滋其他特色菜品和武汉本地菜。

梦想打造百年老店

在无名酒楼的菜单上,松滋鸡分为26元每斤的普通鸡和58元每斤的养生土鸡。养生土鸡从农家收购,大受顾客欢迎,常常供不应求。然而,收购品质和货源不稳定,常常困扰着梁元。

“餐饮是一辈子要走的路,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品质,想做百年老店,一定要有更好的食材,要打通供应链。”今年,他和朋友合伙在府河边开起了100亩的养鸡场。

鸡场采用省农科院的鸡苗和养殖技术,给鸡喂养玉米、黄豆、稻谷等营养配比的天然食材,足够大的面积可以让鸡充分活动,预计明年,将有超过一万只一年以上的鸡出栏。

梁元说,通过这种方式养殖出的鸡,口感更紧实有弹性,“甚至和牛肉一样能看到纹路”。他展望未来,打算在店里用视频方式详细介绍鸡的来源,每一只鸡都贴上溯源二维码和出厂证明,让顾客吃得放心。

今年,凭借影响力和良好口碑,梁元当选了吴家山商会副会长,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从松滋人到成为新东西湖人,东西湖这片创业热土一直在帮衬梁元。东西湖的飞速发展,不断积聚的人群,也让他的顾客越来越多。

谈及终极目标,梁元表示:“想向周黑鸭学习,通过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方式,以保鲜装的形式,将松滋鸡打造成东西湖的后备箱礼品。”

夜幕降临,梁无名酒楼再度人声鼎沸。炖钵咕嘟,香气四溢。梁元穿梭其间,与熟客谈笑风生。二十五年如弹指,一锅鸡,三代传承,不仅温暖了东西湖食客的胃,更留住了食客的心。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东西湖这店火了25年,老板是松滋鸡传人!

发布时间: 2025-09-13 20:25

来源: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李冬 杨倩    访问:

在东西湖吴家山街东吴大道上,有一家火了25年的梁无名酒楼。即便在工作日,500平方米的店面也常座无虚席,每桌必点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松滋鸡。店里充满松滋风情:专用炖钵炉子、近十道松滋本地风味菜,以及58元一斤的农家土鸡,常常供不应求。

鲜为人知的是,老板梁元竟是松滋鸡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外婆杜婆婆,正是这道名菜的创始人。

一道名菜的诞生于传承

松滋鸡,又名杜婆鸡、杜家鸡,这道菜的背后藏着一段温暖的家族故事。

“我的外婆本姓王,因为外公姓杜,大家都叫她杜婆婆。”梁元向记者讲述道。

数十年前,杜婆婆在松滋沙道观镇公路边经营一家小餐馆,主要为长途货车司机提供餐食,最初餐馆主打母鸡炖火锅,但食量大的司机们普遍反映分量不足。

于是,杜婆婆尝试改用公鸡,并逐渐添加秘制酱料,经过多次改良,因肉质富有韧劲,兼具香辣醇厚与油而不腻的口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名扬省内外的一道地方名菜。

梁元从小在外婆的餐馆里长大,耳濡目染间对烹饪产生了浓厚兴趣。“逢年过节,我都过来帮忙扫地、洗碗、挑水。”1993年,14岁的他正式跟随家族学习松滋鸡厨艺。

三年学艺,梁元掌握了松滋鸡的全部秘方。17岁时,他接手了家族转让的一间餐厅,开始独立经营松滋鸡生意。“当时生意爆火,一天能卖30只鸡。”梁元回忆道,“那时的公鸡都是农家土鸡,用煤炉子烧制,也吸引了电视台来采访。”

第一家店经营了七年,梁元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这期间,他还收了几名徒弟,间接带动了松滋鸡在武汉的传播。叔叔梁圣德正是其中一名学徒,后来他带着厨艺来到吴家山,开起了东西湖第一家松滋鸡餐厅。

一只鸡“闯”进东西湖

虽然松滋的生意红火,但看到叔叔在武汉站稳脚跟,梁元也想去更大的江湖闯荡。

得知外孙想去外地发展,杜婆婆虽有不舍,却依然支持。临行前,她语重心长地告诫梁元:“在外地没人照顾,做生意一定要保持诚信,真诚待人。”

2000年,24岁的梁元揣着5万元积蓄,背上从老店里拆下来的空调,带着妻子和半岁的儿子来到武汉。

在三镇寻找店铺一个半月,鞋子都磨破了两双。然而市区房租和设备投入相对较大,让他的积蓄根本不够用。

“东西湖因围垦而来,汇聚天南海北的人,大家喜欢吃鸡,何不就在东西湖开店?”最终,他在东吴大道上租下了160平方米的店面,正对面就是吴家山公园大门。

不过,当时的吴家山远没有现在繁荣。“六顺路已经是吴家山的偏僻地带,城市发展到九通路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梁元说,那时,买鸡需要去四明路附近的菜市场,公鸡要提前预订。

谈到店名“梁无名”的由来,梁元解释:“初来东西湖,已经有很多名店。‘无名’二字,是想表达我现在虽然无名,但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有一天无名一定会胜过有名。”

然而,信心满满的准备,却开局不利。新店知名度不高,生意并不好。为了打开局面,梁元开始根据客人的反馈,不断调整松滋鸡的口味。

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腻口感,梁元将棉油调整为色拉油。松滋本地烧鸡采用炒和闷的方式,耗时略长。武汉的生活节奏更快,他将鸡肉剁得比松滋本地更大块,下锅炒后使用高压锅猛火炖煮。

“适应武汉人在口感上更烂、更嫩的需求,最快15分钟成菜。”梁元介绍。

梁元还研发了三种口味的松滋鸡。养生款少油少盐,熬制时间更久,将鸡肉炖至软烂,专为老年食客定制。麻辣款用红油翻滚,花椒与辣椒碰撞,年轻人直呼“过瘾”。原味款配菜只放青椒,还原松滋本地风味,鸡肉紧实弹牙。

改良的口味加上松滋鸡传人的身份,让食客奔走相告,梁无名酒楼在东西湖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掉近200只鸡。

“无名”自成门派

前14年是典型的夫妻店模式:梁元执掌后厨,妻子负责大堂。夫妻俩常常被拴在店里,常年无休,连走亲戚都需要轮流去。

2015年,梁元参加了中小企业管理培训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方式。他请了厨师,还对前台接待流程和答问进行规范化、流程化。

同年,他闭店45天,斥资130万元,对店里进行提档升级,重新开张后生意更上一层楼,“一个月的时间挣了过去一年的钱”。

声名鹊起后,不断有同行来店里学习,还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拜师学艺。目前,梁元的徒弟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东西湖,遍布近十家以“无名”为名的餐厅,许多都是梁元的徒弟所开,他免费授权使用招牌。“对自己很有把握,市场很大,不怕影响自己的生意。”梁元自信地说。

许多客人不仅是回头客,还成为了梁元的朋友。一位食客在东西湖工作,一直吃到退休。退休后他搬到武昌居住,但每次到吴家山,必到梁无名酒楼,吃一锅,再打包一锅。

25年来,梁元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中间他不断回到松滋引进新菜。前年他再次斥资近70万元装修翻新。知道厨师的不易,他特地给厨房装上了空调。十几人的后厨团队,除了提供松滋鸡,还制作松滋其他特色菜品和武汉本地菜。

梦想打造百年老店

在无名酒楼的菜单上,松滋鸡分为26元每斤的普通鸡和58元每斤的养生土鸡。养生土鸡从农家收购,大受顾客欢迎,常常供不应求。然而,收购品质和货源不稳定,常常困扰着梁元。

“餐饮是一辈子要走的路,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品质,想做百年老店,一定要有更好的食材,要打通供应链。”今年,他和朋友合伙在府河边开起了100亩的养鸡场。

鸡场采用省农科院的鸡苗和养殖技术,给鸡喂养玉米、黄豆、稻谷等营养配比的天然食材,足够大的面积可以让鸡充分活动,预计明年,将有超过一万只一年以上的鸡出栏。

梁元说,通过这种方式养殖出的鸡,口感更紧实有弹性,“甚至和牛肉一样能看到纹路”。他展望未来,打算在店里用视频方式详细介绍鸡的来源,每一只鸡都贴上溯源二维码和出厂证明,让顾客吃得放心。

今年,凭借影响力和良好口碑,梁元当选了吴家山商会副会长,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从松滋人到成为新东西湖人,东西湖这片创业热土一直在帮衬梁元。东西湖的飞速发展,不断积聚的人群,也让他的顾客越来越多。

谈及终极目标,梁元表示:“想向周黑鸭学习,通过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方式,以保鲜装的形式,将松滋鸡打造成东西湖的后备箱礼品。”

夜幕降临,梁无名酒楼再度人声鼎沸。炖钵咕嘟,香气四溢。梁元穿梭其间,与熟客谈笑风生。二十五年如弹指,一锅鸡,三代传承,不仅温暖了东西湖食客的胃,更留住了食客的心。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