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栏目聚焦东西湖区,报道了柏泉莲藕从出塘到成为一碗藕汤的过程,为全国观众展现了湖北暖心风味。
镜头之外的柏泉,故事远不止于一节藕。这片土地上,一幅以生态为底、产业为笔、共富为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央视记者在柏泉街拍摄。
生态农业 从“一节藕”到“一盘棋”
“去年试种的30余亩藕又迎来大丰收,第一批上市就回了本,不仅贷款还清了,今年预计还能盈利不少。”藕农魏勇站在田埂上,满脸喜悦,“莲藕能赚钱,离不开柏泉农业公司的鼎力相助。”从帮助贷款购苗,到保障水电、修整塘渠,武汉市柏泉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全方位服务让他信心大增。据统计,柏泉街莲藕种植面积近2000亩,主产的“37、35”“鄂莲4号”“鄂莲7号”等系列七孔藕,因粉糯香甜备受市场青睐。


柏泉的莲藕品质上乘。
但柏泉的农业版图,远不止莲藕。魏勇的经历是柏泉农业转型的缩影。近几年,东西湖区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柏泉街积极换新升级,成立武汉市柏泉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坚实支撑,带动了众多农户增收致富。

位于柏泉的藕塘。
据农业公司张松华介绍,街道已科学构建起多元农业体系:西南部为水稻与莲藕种植区,东部为快生菜与草莓种植区,北部为万亩鱼塘及柑橘种植区,西北部则发展水稻与鱼池共作生态模式,形成立体高效的农业图景。已建成千亩阳雀湖辣椒园、800亩洪山菜薹基地和1200亩糯稻基地等,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助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向“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不断迈进。
沃野焕新 美丽生态激活“美丽经济”
不止于“种得好”,柏泉街更致力于“融得巧”。
行走在柏泉,移步换景。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水鸟翩跹,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茅庙集古镇古韵悠长,孙湾、余刘湾等美丽乡村示范带白墙黛瓦、整洁有序。
这背后,是柏泉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守。街道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湿地与山体生态修复。近几年,柏泉街道成功获评“湖北省森林城镇”,天鹅湖社区也摘得“2023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街道积极推动农旅融合,依托千亩阳雀湖辣椒园、空港湿地花田、柏泉茶园、府河湿地等特色农业景观,开发出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生态研学等乡村旅游项目。

柏泉茶园已成为可玩、可感的茶文旅新空间。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柏泉茶园经营负责人胡建明表示,如今柏泉“想休闲,到柏泉”的品牌越叫越响,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从一碗暖心的藕汤,到一片如画的田园。柏泉街正以其生动的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走出了一条从“产得出”到“产得优、卖得好、玩得欢”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