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屏”如潮东西湖!

发布时间:2025-09-24 14:56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区机电办 区经科局   作者:戴东辉 郝天娇 王婧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9月23日,临空港大道在秋分时节里,迎来又一个黎明。

大道北段,康宁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康宁)的熔炉运转了整整一夜。高温玻璃熔液在V型槽两边缓缓流淌而下,像瀑布般被重力拉成薄如名片的玻璃基板,通过一系列后段精密加工后,通过封闭连廊进入隔壁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京东方)生产线,最终变成75寸LCD电视屏幕。

一条连廊连起康宁和京东方生产线。

2017年,武汉京东方落子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它像一块磁铁,吸引武汉康宁等14家新型显示企业在此聚集,形成涵盖上游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沙子到电视”的全产业链布局。

一块好屏是如何锻造的?

链主效应带来“产业核爆”

走进武汉京东方中央控制室,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每月产能18万片玻璃基板的实时数据。

数万平方米无人、无尘车间里,长达3370毫米、宽为2940毫米的巨型玻璃基板,在机械臂上精准翻转、传送。

武汉京东方智能生产,科技感十足。(企业供图)

2017年,总投资460亿元的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在东西湖区开工。这个当年武汉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拥有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电子洁净工厂。从动工到竣工,仅用时8个月。

伴随武汉京东方落户,东西湖区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持续强链、补链、延链——

2018年至2019年,引入为武汉京东方项目配套的世界500强企业康宁和法液空集团;2019年至2021年,创维集团、宝龙达集团相继落地,填补东西湖区终端智能设备领域空白;2022年至2023年,“靶材之王”江丰电子落户东西湖区,为武汉京东方及周边其他新型显示巨头提供溅射靶材。

而看不见的链式反应,一直在延续。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江丰)拉动关联企业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成为湖北首家芯片核心装备研制企业。数天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顺利交付头部半导体制造企业,我国半导体先进封装关键设备自主可控再添“利器”。

据统计,武汉京东方先后带动近30家企业在湖北配套,在东西湖区内形成实力雄厚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

每天傍晚,临空港大道华灯初上时,运送玻璃基板的无人卡车从武汉京东方驶入临空港大道,沿智能物流专线缓缓驶向创维Mini LED产业园(下称武汉创维)。

武汉创维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忙碌不停。

伴随武汉京东方落地,武汉成为首座聚集国产面板3张千亿级“屏显王牌”的城市,实现了从中小尺寸移动终端到大尺寸高清电视的全覆盖,在全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年度排名中不断前移位次。

东西湖区新型显示产业,也由此实现从“零的突破”到“链的延伸”。

投产2年后,武汉京东方跃升为东西湖区第二家产值过百亿企业。2024年,公司产值同比增长7.9%。今年1至6月,产值同比增长21.3%。

技术突围“跟跑”变“领跑”

正午时分,武汉江丰检测车间,技术员正在操作水浸超声波设备,扫描一块3.65米长的金属靶坯。

监视屏不断闪烁针尖大小的红点,经查为3微米气孔,技术员立即启动激光修复程序。

江丰电子检测人员对成品靶材进行检测。(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别小看这个气孔,如果漏检,可能导致整块电视面板出现坏点”。总经理王青松介绍,靶坯纯度要达到99.9999%,相当于一个标准泳池里只能有一粒沙子。  

之前,金属靶坯关键材料曾长期被美日垄断,一度制约产业发展,倒逼江丰电子走上国产化长征之路。

技术突围,让东西湖区新型显示技术在“跟跑”中变道“领跑”。

上游武汉康宁,玻璃基板在熔融下拉生产线上成型。工厂负责人揭秘,10.5代线玻璃大小约为3米乘3米那么大,却能做到0.4毫米薄,“我们通过几百项工艺改进,才突破一系列技术挑战”。

武汉康宁无人生产线。

下游武汉创维光显公司车间里,机械臂以每秒5点的速度给Mini LED灯珠点胶,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连包装材料都记载了技术突围的历程。

武汉壹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实验室,技术总监林芳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卷银色OLED面板离型膜介绍:“日本企业卖给我们的价格是每平方米300元,现在国产化采购仅需80元”。

林芳透露,科研团队吃烧烤时,受偶然观察到的荷叶效应启发,终于在第217次试验时,用纳米氧化铝涂层解决了剥离力不均问题。

全链条创新,正在改变行业格局。

创维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

“136吋、163吋Mini LED智慧大屏近期正式量产,订单饱和,这一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洋透露,今年,武汉创维继续在信息化领域导入MES、WMS系统,产、供、销、存数据实时对接,“企业运行效率再度跃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进入2025年,东西湖区新型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化率已达75%,比2018年提高50个百分点。

科学家、企业家共舞创新生态

晚上11时,江丰电子二期的创客工坊灯火通明。留美归来的材料学博士陈岩团队,正在调试一台等离子喷涂设备,墙上的进度表显示为“第49次工艺验证”。

创客工坊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一条龙”服务。说起共享实验室,陈岩深有体会,“需要做SEM分析时,走两步就能用上200万元的扫描电镜,不用自己购置。”

武汉江丰电子厂区。

江丰电子“前店后厂”模式,借鉴了宁波阳明研究院经验,已孵化6家初创企业。  

今年,东西湖区推动“科创湖北”试点区建设圆满收官,力促芯丰精密联合江丰电子等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等领域开展前沿科技攻关。

创新生态里,政府角色如同“产业红娘”。

经科、财政、人社、科协等部门协同作业,一方面推进“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收集企业需求、匹配院士专家;一方面策划专场技术对接,推动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开展新技术项目攻关,持续引入省、市创新资源。

全区新型显示产业创新生态,就像一块精心设计的电路板,让产学研高效“导通”。企业技术需求库和高校成果库,可以像相亲一样精准匹配。

今年,区机电办挂图作战、有序推进,围绕半导体材料、传感器等国产替代卡脖子环节锁定优质科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推动半导体真空泵等项目落地,促使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创新体系方面,东西湖区优化校企合作渠道,助力科技成果在地转化。

武汉轻工大学派专业骨干驻政府部门交流,了解产业需求,打通产学研合作堵点。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共建“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

与光谷实验室等在汉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开展“实验室进企业、企业进实验室”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入企转化应用。

科学家、企业家对舞酬唱,有源之水不断浇灌链上企业。

眼下,武汉京东方新研发中心正在封顶,这个超级工厂正在书写更宏大的叙事——不仅要做好“中国屏”,更要制定全球显示技术标准。

产业创新激活城市更新

子夜时分,中欧班列(武汉)始发站场,高大的龙门吊上灯光如炬,满载湖北电子产品的专列即将启程。

站场东北角外,武汉创维同样是加班赶工的场景。

今年1至7月,武汉创维平面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电视机产量同比增长38%,产品平均尺寸增长3.8吋,工业产值同比增加50%以上。

同一时间区间,武汉创维共招商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通了产业集群微循环。

园区内外,一切都在蓬勃生长,而链式震荡,远不止产业关联。

从空中俯瞰,武汉创维与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宝龙达集团武汉产业园、创想三维武汉临空港3D打印产业园比邻而居,用不足2平方公里的袖珍面积,聚合为武汉西北颇负盛名的电子信息制造区。

创想三维生产的消费级3D打印机远销海内外。

这里,3秒钟组装一台电脑整机,8秒钟下线一台新风空调,19秒生产一台电视机。

万人涌入的热土,让智创小镇应运而生——去年9月,沿大厂建设的集装箱商业市集和口袋公园群撩开美丽面纱。

更高规划浮出水面。

当月召开的东西湖区委全会提出,高水平打造“两城两区”。智创小镇正是陆港枢纽新区的闪亮开篇,以临空港大道为产业发展轴的网安科技新城也同步亮相。

网安科技新城布局“一核三园四区”,其中“三园”中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即以京东方、康宁等龙头工厂为核心。

国家网安基地肩负国之重任连通世界。

今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武汉市东西湖区等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出“着力将东西湖区建设成产业创新基地,商贸物流枢纽”。

聚焦主导产业,东西湖区以产业链与招商链深度融合,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创新,激活城市更新。

建设产城融合中国网谷的号角声犹在耳,东西湖区正完美诠释“每天不一样的”大城武汉。

武汉社科院专家陶维兵点评说,东西湖区“链式聚集-技术突围-生态赋能”特色路径,对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具有范式意义。

全身融入支点建设的中国网谷,迎向金银湖上朝阳的光芒,探路前行。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好“屏”如潮东西湖!

发布时间: 2025-09-24 14:56

来源: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区机电办 区经科局    作者: 戴东辉 郝天娇 王婧    访问:

9月23日,临空港大道在秋分时节里,迎来又一个黎明。

大道北段,康宁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康宁)的熔炉运转了整整一夜。高温玻璃熔液在V型槽两边缓缓流淌而下,像瀑布般被重力拉成薄如名片的玻璃基板,通过一系列后段精密加工后,通过封闭连廊进入隔壁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京东方)生产线,最终变成75寸LCD电视屏幕。

一条连廊连起康宁和京东方生产线。

2017年,武汉京东方落子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它像一块磁铁,吸引武汉康宁等14家新型显示企业在此聚集,形成涵盖上游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沙子到电视”的全产业链布局。

一块好屏是如何锻造的?

链主效应带来“产业核爆”

走进武汉京东方中央控制室,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每月产能18万片玻璃基板的实时数据。

数万平方米无人、无尘车间里,长达3370毫米、宽为2940毫米的巨型玻璃基板,在机械臂上精准翻转、传送。

武汉京东方智能生产,科技感十足。(企业供图)

2017年,总投资460亿元的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在东西湖区开工。这个当年武汉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拥有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电子洁净工厂。从动工到竣工,仅用时8个月。

伴随武汉京东方落户,东西湖区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持续强链、补链、延链——

2018年至2019年,引入为武汉京东方项目配套的世界500强企业康宁和法液空集团;2019年至2021年,创维集团、宝龙达集团相继落地,填补东西湖区终端智能设备领域空白;2022年至2023年,“靶材之王”江丰电子落户东西湖区,为武汉京东方及周边其他新型显示巨头提供溅射靶材。

而看不见的链式反应,一直在延续。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江丰)拉动关联企业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成为湖北首家芯片核心装备研制企业。数天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顺利交付头部半导体制造企业,我国半导体先进封装关键设备自主可控再添“利器”。

据统计,武汉京东方先后带动近30家企业在湖北配套,在东西湖区内形成实力雄厚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

每天傍晚,临空港大道华灯初上时,运送玻璃基板的无人卡车从武汉京东方驶入临空港大道,沿智能物流专线缓缓驶向创维Mini LED产业园(下称武汉创维)。

武汉创维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忙碌不停。

伴随武汉京东方落地,武汉成为首座聚集国产面板3张千亿级“屏显王牌”的城市,实现了从中小尺寸移动终端到大尺寸高清电视的全覆盖,在全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年度排名中不断前移位次。

东西湖区新型显示产业,也由此实现从“零的突破”到“链的延伸”。

投产2年后,武汉京东方跃升为东西湖区第二家产值过百亿企业。2024年,公司产值同比增长7.9%。今年1至6月,产值同比增长21.3%。

技术突围“跟跑”变“领跑”

正午时分,武汉江丰检测车间,技术员正在操作水浸超声波设备,扫描一块3.65米长的金属靶坯。

监视屏不断闪烁针尖大小的红点,经查为3微米气孔,技术员立即启动激光修复程序。

江丰电子检测人员对成品靶材进行检测。(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别小看这个气孔,如果漏检,可能导致整块电视面板出现坏点”。总经理王青松介绍,靶坯纯度要达到99.9999%,相当于一个标准泳池里只能有一粒沙子。  

之前,金属靶坯关键材料曾长期被美日垄断,一度制约产业发展,倒逼江丰电子走上国产化长征之路。

技术突围,让东西湖区新型显示技术在“跟跑”中变道“领跑”。

上游武汉康宁,玻璃基板在熔融下拉生产线上成型。工厂负责人揭秘,10.5代线玻璃大小约为3米乘3米那么大,却能做到0.4毫米薄,“我们通过几百项工艺改进,才突破一系列技术挑战”。

武汉康宁无人生产线。

下游武汉创维光显公司车间里,机械臂以每秒5点的速度给Mini LED灯珠点胶,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连包装材料都记载了技术突围的历程。

武汉壹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实验室,技术总监林芳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卷银色OLED面板离型膜介绍:“日本企业卖给我们的价格是每平方米300元,现在国产化采购仅需80元”。

林芳透露,科研团队吃烧烤时,受偶然观察到的荷叶效应启发,终于在第217次试验时,用纳米氧化铝涂层解决了剥离力不均问题。

全链条创新,正在改变行业格局。

创维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

“136吋、163吋Mini LED智慧大屏近期正式量产,订单饱和,这一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洋透露,今年,武汉创维继续在信息化领域导入MES、WMS系统,产、供、销、存数据实时对接,“企业运行效率再度跃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进入2025年,东西湖区新型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化率已达75%,比2018年提高50个百分点。

科学家、企业家共舞创新生态

晚上11时,江丰电子二期的创客工坊灯火通明。留美归来的材料学博士陈岩团队,正在调试一台等离子喷涂设备,墙上的进度表显示为“第49次工艺验证”。

创客工坊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一条龙”服务。说起共享实验室,陈岩深有体会,“需要做SEM分析时,走两步就能用上200万元的扫描电镜,不用自己购置。”

武汉江丰电子厂区。

江丰电子“前店后厂”模式,借鉴了宁波阳明研究院经验,已孵化6家初创企业。  

今年,东西湖区推动“科创湖北”试点区建设圆满收官,力促芯丰精密联合江丰电子等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等领域开展前沿科技攻关。

创新生态里,政府角色如同“产业红娘”。

经科、财政、人社、科协等部门协同作业,一方面推进“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收集企业需求、匹配院士专家;一方面策划专场技术对接,推动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开展新技术项目攻关,持续引入省、市创新资源。

全区新型显示产业创新生态,就像一块精心设计的电路板,让产学研高效“导通”。企业技术需求库和高校成果库,可以像相亲一样精准匹配。

今年,区机电办挂图作战、有序推进,围绕半导体材料、传感器等国产替代卡脖子环节锁定优质科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推动半导体真空泵等项目落地,促使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创新体系方面,东西湖区优化校企合作渠道,助力科技成果在地转化。

武汉轻工大学派专业骨干驻政府部门交流,了解产业需求,打通产学研合作堵点。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共建“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

与光谷实验室等在汉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开展“实验室进企业、企业进实验室”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入企转化应用。

科学家、企业家对舞酬唱,有源之水不断浇灌链上企业。

眼下,武汉京东方新研发中心正在封顶,这个超级工厂正在书写更宏大的叙事——不仅要做好“中国屏”,更要制定全球显示技术标准。

产业创新激活城市更新

子夜时分,中欧班列(武汉)始发站场,高大的龙门吊上灯光如炬,满载湖北电子产品的专列即将启程。

站场东北角外,武汉创维同样是加班赶工的场景。

今年1至7月,武汉创维平面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电视机产量同比增长38%,产品平均尺寸增长3.8吋,工业产值同比增加50%以上。

同一时间区间,武汉创维共招商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通了产业集群微循环。

园区内外,一切都在蓬勃生长,而链式震荡,远不止产业关联。

从空中俯瞰,武汉创维与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宝龙达集团武汉产业园、创想三维武汉临空港3D打印产业园比邻而居,用不足2平方公里的袖珍面积,聚合为武汉西北颇负盛名的电子信息制造区。

创想三维生产的消费级3D打印机远销海内外。

这里,3秒钟组装一台电脑整机,8秒钟下线一台新风空调,19秒生产一台电视机。

万人涌入的热土,让智创小镇应运而生——去年9月,沿大厂建设的集装箱商业市集和口袋公园群撩开美丽面纱。

更高规划浮出水面。

当月召开的东西湖区委全会提出,高水平打造“两城两区”。智创小镇正是陆港枢纽新区的闪亮开篇,以临空港大道为产业发展轴的网安科技新城也同步亮相。

网安科技新城布局“一核三园四区”,其中“三园”中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即以京东方、康宁等龙头工厂为核心。

国家网安基地肩负国之重任连通世界。

今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武汉市东西湖区等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出“着力将东西湖区建设成产业创新基地,商贸物流枢纽”。

聚焦主导产业,东西湖区以产业链与招商链深度融合,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创新,激活城市更新。

建设产城融合中国网谷的号角声犹在耳,东西湖区正完美诠释“每天不一样的”大城武汉。

武汉社科院专家陶维兵点评说,东西湖区“链式聚集-技术突围-生态赋能”特色路径,对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具有范式意义。

全身融入支点建设的中国网谷,迎向金银湖上朝阳的光芒,探路前行。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