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创新高地,年内投用!

发布时间:2025-09-19 17:44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武汉临空港投资集团   作者:李冬 杨倩 刘天 张恒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近日,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多栋建筑外立面已基本完工,室内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正同步推进。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室外市政和园林绿化施工,整个北区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11日,东西湖融媒记者在创新园北区施工现场看到,数栋建筑外观已完整呈现。园区建筑采用竖向简洁的立面线条,突出“大实大虚”的视觉对比,体现科技产业园特有的现代风格与功能导向。

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施工现场。

据了解,网安基地创新园是2024年第三季度武汉市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总占地约16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北区率先启动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涵盖厂房、生活配套、行政办公及设备用房等多类空间。

园区产业定位以半导体、计算机材料及部件研发为核心,配套建设孵化中心、中试实验中心、材料测试中心及产品展示中心等,致力于构建“研发-生产-测试-展示-销售-服务”一体化综合创新平台。

北区共规划5栋建筑。1号楼为10层厂房加2层裙房,适用于轻制造类企业开展研发与中试;2、3号楼为3层独栋厂房,4、5号楼为3层双拼厂房,均可满足办公、孵化与轻型生产需求。

据项目业主方——武汉临空港网安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经理王喆介绍,目前园区已接洽20余家高质量意向企业,覆盖光电子芯片、具身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农业数字化等前沿领域,并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部分企业计划在此设立区域研发中心或成果转化基地。

王喆表示,创新园北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定制化产品优势:基于深度企业调研,在空间适配性、生产承载力和空间效能等方面精准匹配研发与生产一体化需求;政策与场景双红利:依托东西湖区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落户即对接市场”,同时可享受省、市、区三级政策支持,配套人才公寓与生活服务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利用网安基地“四大数据中心+十大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算力、云服务、技术转化及数字化转型支持;产学研融合生态:联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与基地内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协同,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闭环。

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效果图。

“创新园北区是国家网安基地功能生态的关键补充。”王喆表示,园区聚焦研发中试与轻制造,与原有会展、培训、总部经济等功能形成互补,助力实现“硬件国产化—软件自主化—服务场景化”的全链条布局。未来,园区还将推动基地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产业内生驱动,为高质量建设“中国网谷”和网络安全产业高地提供支撑。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东西湖创新高地,年内投用!

发布时间: 2025-09-19 17:44

来源: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武汉临空港投资集团    作者: 李冬 杨倩 刘天 张恒    访问:

近日,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多栋建筑外立面已基本完工,室内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正同步推进。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室外市政和园林绿化施工,整个北区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11日,东西湖融媒记者在创新园北区施工现场看到,数栋建筑外观已完整呈现。园区建筑采用竖向简洁的立面线条,突出“大实大虚”的视觉对比,体现科技产业园特有的现代风格与功能导向。

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施工现场。

据了解,网安基地创新园是2024年第三季度武汉市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总占地约16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北区率先启动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涵盖厂房、生活配套、行政办公及设备用房等多类空间。

园区产业定位以半导体、计算机材料及部件研发为核心,配套建设孵化中心、中试实验中心、材料测试中心及产品展示中心等,致力于构建“研发-生产-测试-展示-销售-服务”一体化综合创新平台。

北区共规划5栋建筑。1号楼为10层厂房加2层裙房,适用于轻制造类企业开展研发与中试;2、3号楼为3层独栋厂房,4、5号楼为3层双拼厂房,均可满足办公、孵化与轻型生产需求。

据项目业主方——武汉临空港网安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经理王喆介绍,目前园区已接洽20余家高质量意向企业,覆盖光电子芯片、具身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农业数字化等前沿领域,并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部分企业计划在此设立区域研发中心或成果转化基地。

王喆表示,创新园北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定制化产品优势:基于深度企业调研,在空间适配性、生产承载力和空间效能等方面精准匹配研发与生产一体化需求;政策与场景双红利:依托东西湖区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落户即对接市场”,同时可享受省、市、区三级政策支持,配套人才公寓与生活服务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利用网安基地“四大数据中心+十大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算力、云服务、技术转化及数字化转型支持;产学研融合生态:联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与基地内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协同,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闭环。

国家网安基地创新园北区效果图。

“创新园北区是国家网安基地功能生态的关键补充。”王喆表示,园区聚焦研发中试与轻制造,与原有会展、培训、总部经济等功能形成互补,助力实现“硬件国产化—软件自主化—服务场景化”的全链条布局。未来,园区还将推动基地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产业内生驱动,为高质量建设“中国网谷”和网络安全产业高地提供支撑。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