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医疗健康赛道落下帷幕。“数据要素×”大赛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全国性赛事,旨在通过竞赛形式遴选出一批应用成效显著、创新性强、引领效应好的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解决方案,以此带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来自东西湖区的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医疗器械”),凭借“骨科医疗供应链智慧服务平台”获得第4名。
骨科手术器械种类多达十几万种,骨科植入物(比如人工关节、螺钉、钢板)的规格也很繁多。譬如,螺钉作为骨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医疗器械,品种规格就达上百种,包含不同材质、直径、螺纹类型等,每个螺钉上都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简称“UDI”码),包含20位至55位的数字信息。
骨科手术术前设备科需要进行核实验货,传统方法依靠人工查找,需要多人、并且是“熟手”手持放大镜看清植入物耗材的批号,并与送货单核对是否一致,既耗时又费力;术中需现场根据患者情况寻找对应的耗材与工具,器械数量多且专业性强,容易因错拿漏拿而带来手术风险。
当前,行业内出现高清相机拍摄识别,但行动“僵化”,需要使用定制钉盒,而且一旦螺钉磨损,便无法识别,同时准确度只有80%左右。
“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由九州通医疗器械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开发,致力运用大模型技术解决骨科领域效率低、溯源难等痛点,实现骨科器械全周期精准识别与智能管控。”九州通医疗器械副总经理杨奎介绍。
项目自2022年启动后,采集了3万个数据样本、50万张图片资源,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大模型基于这些数据集进行重复训练。练就“火眼金睛”,目前识别准确率可达99.9%,并将清点确认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2秒。
武汉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工作人员正在骨科医疗器械仓库清点产品。
“以前找器械靠经验和眼力,就像在超市货架的上万种相似货品中快速找出几种。现在只需用手机对准耗材包装扫码拍照,系统即可自动识别产品规格、批次及有效期,并同步完成入库数据更新。”某医院设备科负责人介绍。
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上线一年来,已在26家公司和300家医院应用,对生产、监管、经销及使用各环节全流程智能管理,已服务超20000台手术。湖北宜昌某医疗器械企业使用该平台后,库管人力成本减半,整体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企业荣誉。
据悉,九州通医疗器械正在与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寻求合作,希望依托武大、华科等高校科研优势和网安基地智算生态,继续攻坚“大模型+全模态”技术。
“让安全可靠的医疗AI服务走向全国。”杨奎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中国地图,数十面红旗标识正从长江流域向四面八方延伸,他信心满满地表示,终有一天这抹红将点亮整个地图。
企业简介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成立于2012年,是九州通医药集团(股票代码600998)的全资子公司。2024年器械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85亿元,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器械集团营销网络覆盖率达91%,等级医院覆盖率达74%,与全球60%以上百强跨国企业、国内80%以上百强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医疗器械业务涵盖OTC、医疗、服务、投资、工业五大板块,主要针对家用、低耗、高耗、设备、骨科、IVD六大赛道,经营品规近25万种;同时延伸至医疗器械租赁、第三方物流、SPD院内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在骨科、大外科耗材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稳居中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第一梯队。
器械集团打造的“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面向骨科医疗供应链,针对行业上下游数字化协同不足、耗材与工具人工识别效率低、全流程追溯难以及合规成本高等问题,运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不需要购买任何硬件软件,轻量化部署打通骨科医疗供应链全流程,实现耗材与工具的精准识别、全流程追溯,将显著提升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并满足合规需求。
合作需求
嫦娥平台经过三年研发和验证,其可靠性能助力应用端降本增效。目前广泛寻找医院、经销商/平台商以及生产厂家合作。
联系方式
商务总监辜洋明:1582748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