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个社区“自我造血”让三方共赢

发布时间:2025-08-22 15:27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将军路街道办事处   作者:向江月 晏君 熊丁丁 刘凯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金色的晚霞为泳池披上一层蜜糖色的薄纱,欢快的戏水声与笑语如清风般扑面而来。

近日,记者走进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梅花池社区翠林雅居小区,在占地近500平方米的社区游泳池内,孩子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戏水,家长们在遮阳棚下惬意纳凉。

谁能想到,这里半年前还是一处破旧不堪的闲置地。如今它不仅成为居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孵化着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更探索出“造血式”基层治理新模式。

“造血式”改造回应群众呼声

“这个泳池荒废多年实在太可惜了!”“孩子们需要安全的戏水场所......”

在今年初的“梅花池议事厅”上,居民们纷纷吐露心声。原来,这一始建于2006年、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游泳池,因设施老化、管理成本高等原因长期关闭,还容易滋生蚊虫。

社区党委听到群众呼声后迅速响应,线上利用微信群发起投票,线下在党群服务驿站召开“院落会”“凉亭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数百条。

“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以相对低于商业泳池的价格运营。”超六成居民如此呼吁。

社区党委又迅速启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多轮考察论证可行性,红色业委会成员逐户走访,梳理业主对运营模式、收费标准等核心关切。最终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监督”的改造原则。

谁来运营?严格招标引进专业团队。“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报价的高低,而是能否给居民带来最安心的守护。”社区副书记刘凯介绍。

经过严格筛选,游泳国家二级裁判员苏杭带领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团队拥有多名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专业教练。

教练正在教小朋友游泳。

“三年前的教学经历让我与居民结下深厚情谊。”苏杭曾在翠林雅居小区实习,重返故地觉得格外亲切。正是这份信任,让他的泳池投资计划迅速获得居民支持。

这一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平衡多方利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居民以单次13-20元的低价享受游泳服务,远低于市场价;业委会每年获得2万元场地租金,直接补充公共维修基金;苏杭团队租赁泳池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并能获得社区的服务支持,投资预计两年回本,后续将通过会员制和暑期培训持续盈利。

这种“轻资产+社区合作”的改造模式风险低、易复制,已吸引邻近小区前来考察。

三向奔赴 共绘夏日幸福图

棕榈树掩映下,完成改造的泳池焕然一新,更衣室、遮阳棚拔地而起,墙面彩绘孩子们喜爱的动漫形象,一池清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交织出一幅三向奔赴、共建共赢的夏日消暑幸福图。

居民们下楼享清凉。运营团队为居民量身定制了亲子游泳、幼儿游泳、成人游泳等多种套餐。

陪孩子戏水的王女士欣喜地说:“以前要开车送孩子去泳池,现在步行几分钟就能玩,方便又省钱。”

创业团队有了梦想平台。以创业大学生为主的教练团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苏杭介绍暑期课程预约火爆,部分时段甚至需要提前一周预约。

游泳池开放时间表。

回忆起创业初期,苏杭感慨万千:“刚来的时候,办证和施工都不熟悉。”社区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社区委员小胡冒着高温,协助苏杭快速拿到了营业执照。施工前,社区彻底清扫了垃圾,加快了施工进度。

“这个泳池不仅方便大家,还能为小区创收。”业委会黄主任指着泳池旁的公告栏介绍。根据运营方案,泳池租金收益将纳入小区公共资金池,用于绿化升级、设施维护等公共服务。数据显示,运营首年已为小区带来2万元租金收入,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预计未来两年年收益将增长至3万元。

据悉,业委会首笔2万元收入将用于更新小区老旧失灵监控,让社区公共收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一创新模式也让居民们倍感惊喜:“没想到带孩子游个泳,还能间接为小区做贡献!”不少业主表示,看到泳池收益支出明细公示后,更愿意支持。

位于居民区里的泳池让居民下楼就可以享受夏日清凉。

如今,泳池人气爆棚,日均接待量80余人次,并推出“社区公益日”,每月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游泳课程,此外,还承担起安全教育功能,苏杭带领专业团队定期在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教授自救互救技能。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慕名而来,在此备战中考游泳项目。

“这种‘造血式’治理模式,让居民乐起来、资源活起来、社区动起来,实现了三方共赢。”刘凯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深化“梅花同心荟”党建品牌建设,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更多基层治理事项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东西湖这个社区“自我造血”让三方共赢

发布时间: 2025-08-22 15:27

来源: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将军路街道办事处    作者: 向江月 晏君 熊丁丁 刘凯    访问:

金色的晚霞为泳池披上一层蜜糖色的薄纱,欢快的戏水声与笑语如清风般扑面而来。

近日,记者走进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梅花池社区翠林雅居小区,在占地近500平方米的社区游泳池内,孩子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戏水,家长们在遮阳棚下惬意纳凉。

谁能想到,这里半年前还是一处破旧不堪的闲置地。如今它不仅成为居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孵化着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更探索出“造血式”基层治理新模式。

“造血式”改造回应群众呼声

“这个泳池荒废多年实在太可惜了!”“孩子们需要安全的戏水场所......”

在今年初的“梅花池议事厅”上,居民们纷纷吐露心声。原来,这一始建于2006年、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游泳池,因设施老化、管理成本高等原因长期关闭,还容易滋生蚊虫。

社区党委听到群众呼声后迅速响应,线上利用微信群发起投票,线下在党群服务驿站召开“院落会”“凉亭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数百条。

“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以相对低于商业泳池的价格运营。”超六成居民如此呼吁。

社区党委又迅速启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多轮考察论证可行性,红色业委会成员逐户走访,梳理业主对运营模式、收费标准等核心关切。最终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监督”的改造原则。

谁来运营?严格招标引进专业团队。“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报价的高低,而是能否给居民带来最安心的守护。”社区副书记刘凯介绍。

经过严格筛选,游泳国家二级裁判员苏杭带领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团队拥有多名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专业教练。

教练正在教小朋友游泳。

“三年前的教学经历让我与居民结下深厚情谊。”苏杭曾在翠林雅居小区实习,重返故地觉得格外亲切。正是这份信任,让他的泳池投资计划迅速获得居民支持。

这一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平衡多方利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居民以单次13-20元的低价享受游泳服务,远低于市场价;业委会每年获得2万元场地租金,直接补充公共维修基金;苏杭团队租赁泳池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并能获得社区的服务支持,投资预计两年回本,后续将通过会员制和暑期培训持续盈利。

这种“轻资产+社区合作”的改造模式风险低、易复制,已吸引邻近小区前来考察。

三向奔赴 共绘夏日幸福图

棕榈树掩映下,完成改造的泳池焕然一新,更衣室、遮阳棚拔地而起,墙面彩绘孩子们喜爱的动漫形象,一池清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交织出一幅三向奔赴、共建共赢的夏日消暑幸福图。

居民们下楼享清凉。运营团队为居民量身定制了亲子游泳、幼儿游泳、成人游泳等多种套餐。

陪孩子戏水的王女士欣喜地说:“以前要开车送孩子去泳池,现在步行几分钟就能玩,方便又省钱。”

创业团队有了梦想平台。以创业大学生为主的教练团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苏杭介绍暑期课程预约火爆,部分时段甚至需要提前一周预约。

游泳池开放时间表。

回忆起创业初期,苏杭感慨万千:“刚来的时候,办证和施工都不熟悉。”社区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社区委员小胡冒着高温,协助苏杭快速拿到了营业执照。施工前,社区彻底清扫了垃圾,加快了施工进度。

“这个泳池不仅方便大家,还能为小区创收。”业委会黄主任指着泳池旁的公告栏介绍。根据运营方案,泳池租金收益将纳入小区公共资金池,用于绿化升级、设施维护等公共服务。数据显示,运营首年已为小区带来2万元租金收入,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预计未来两年年收益将增长至3万元。

据悉,业委会首笔2万元收入将用于更新小区老旧失灵监控,让社区公共收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一创新模式也让居民们倍感惊喜:“没想到带孩子游个泳,还能间接为小区做贡献!”不少业主表示,看到泳池收益支出明细公示后,更愿意支持。

位于居民区里的泳池让居民下楼就可以享受夏日清凉。

如今,泳池人气爆棚,日均接待量80余人次,并推出“社区公益日”,每月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游泳课程,此外,还承担起安全教育功能,苏杭带领专业团队定期在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教授自救互救技能。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慕名而来,在此备战中考游泳项目。

“这种‘造血式’治理模式,让居民乐起来、资源活起来、社区动起来,实现了三方共赢。”刘凯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深化“梅花同心荟”党建品牌建设,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更多基层治理事项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