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钥匙,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广大青少年了解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深入贯彻《“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5月26日下午,东西湖区中医医院走进吴家山第一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来自一小的50余位师生参与活动。
初识中医药
活动现场,学生们10人一组围坐在桌前,桌上摆放着20多种中草药材,中医医师黄悦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选用与中医药有关的故事、成语引入,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地引导同学们了解传统中医在我国的发展史、基本理论、诊疗方法等。
“人们为何称医生为‘杏林中人’?原因来自于这个典故!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
黄悦医生从中医的文化讲到中医四诊,从神农尝百草讲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扁鹊见蔡桓公讲到关羽刮骨疗毒,生动有趣的历史文化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让同学们开心不已,纷纷踊跃发言!
闻香识草药
要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得先从认识中草药开始。
“薄荷的味道真好闻!”“红枣竟然也是中药呢!”学生们不禁惊呼:“还有生姜和葱白,厨房里的食物也能当中药,真是太神奇了!”
看着桌上摆放着整齐的各色药材,学生们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在医药师的带领下,观其形,闻其味,认真地辨识、学习起来。
用铜杵臼研磨中药粉
“老师,我也想试试!”,现场展示的中药古法制药模型和铜杵臼等中医药器具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原来古时候的中药是这样炮制而成的,真是长见识了!”。
亲手制作中草药香囊
在香囊DIY环节,医药师展示包香囊所用的药材,介绍其作用,学生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中草药香囊的制作,完成后学生们满心欢喜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手工和中医药的有趣结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实践课程。
中医适宜技术展示
指导眼保健操穴位定位
学生们在学校每天都会做眼保健操,但很多学生的动作是不规范乃至错误的。
“你做眼保健操时按摩的部位正确吗?”,“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黄悦医师通过演示指导学生们正确的眼保健操穴位定位。
拔火罐展示
感受国医魅力,让同学们体验、观摩火罐、艾灸等中医诊疗方式方法,更加直观真切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
体验悬灸
在艾灸展示环节,中医医师介绍了三种艾灸手法,并让学生们依次亲身体验了悬灸。
跟练八段锦
医护人员带领学生们练习八段锦
“左右开弓似射雕,搭腕,开弓。”活动现场,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做得也十分标准,对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中医文化进校园
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另一方面,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播下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种子,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中医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