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也是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11-18 11:01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关倩 陈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课也是思政课,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全面型新时代人才,是“课程思政”的目标。

■ 深挖校园体育育人资源,培养学生集体情怀

在体育活动中融入红色故事、模拟历史场景,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身体记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通过定向越野课程,将学校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红色基因的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遗迹设为打卡点,以纪念先贤业绩,启迪教育后学,感受编年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令学生升腾起强烈的“爱校”情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自信。在太极拳、八段锦、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华武术精神,潜移默化地让当代青年成为中华文化坚定的传承者。

以高水平运动队为牵引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高水平运动员就在普通学生中间,与冠军做同学,与专业选手交流学习,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各种专项运动,为学校高水平代表队呐喊助威,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许多体育项目都是思政教育的富矿。

中国女排凭借着顽强战斗和勇敢拼搏的精神连续五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她们相互鼓励和促进,强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中国女排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绩。体育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练习任务和对抗性比赛,能够深入领会团队协作的精神。

“中国乒乓精神”促进了我国乒乓球事业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实现了我国体育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蝶变。当学生们在乒乓球训练中,严格要求技术动作和击球回合质量,通过自身反复训练和刻苦钻研,就能感同身受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中国乒乓精神。

■ 加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体育课程教学的场域、情境因体育项目的特殊性,具有极强的集体特性。体育课程思政,正是要通过精心构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将运动从孤独的坚持,变为快乐的共享。例如: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引入团队积分制。不只看个人跑多快、跳多远,而且将个人成绩转化为团队积分。这能促使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落后的同学,形成“先进带后进”的良性循环。又或者设计合作性游戏与竞赛,如“团队障碍赛”“团队接力赛”等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必须交流、协商、信任。

通过加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集体协作带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纪律的意识,让学生更爱参加集体活动,更“爱运动”。同时,在集体的共鸣中找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位置,从而真正地、持久地爱上为共同目标而挥洒汗水、相互成就的卓越生命体验。

体育课也是思政课。体育运动练其“身”,思政教育修其“心”,厚植爱国情怀,升温集体情感,以倡导爱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从而培养身体素质强健、专业技术精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体育部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体育课也是思政课

发布时间: 2025-11-18 11:01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关倩 陈畅    访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课也是思政课,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全面型新时代人才,是“课程思政”的目标。

■ 深挖校园体育育人资源,培养学生集体情怀

在体育活动中融入红色故事、模拟历史场景,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身体记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通过定向越野课程,将学校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红色基因的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遗迹设为打卡点,以纪念先贤业绩,启迪教育后学,感受编年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令学生升腾起强烈的“爱校”情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自信。在太极拳、八段锦、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华武术精神,潜移默化地让当代青年成为中华文化坚定的传承者。

以高水平运动队为牵引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高水平运动员就在普通学生中间,与冠军做同学,与专业选手交流学习,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各种专项运动,为学校高水平代表队呐喊助威,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许多体育项目都是思政教育的富矿。

中国女排凭借着顽强战斗和勇敢拼搏的精神连续五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她们相互鼓励和促进,强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中国女排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绩。体育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练习任务和对抗性比赛,能够深入领会团队协作的精神。

“中国乒乓精神”促进了我国乒乓球事业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实现了我国体育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蝶变。当学生们在乒乓球训练中,严格要求技术动作和击球回合质量,通过自身反复训练和刻苦钻研,就能感同身受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中国乒乓精神。

■ 加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体育课程教学的场域、情境因体育项目的特殊性,具有极强的集体特性。体育课程思政,正是要通过精心构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将运动从孤独的坚持,变为快乐的共享。例如: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引入团队积分制。不只看个人跑多快、跳多远,而且将个人成绩转化为团队积分。这能促使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落后的同学,形成“先进带后进”的良性循环。又或者设计合作性游戏与竞赛,如“团队障碍赛”“团队接力赛”等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必须交流、协商、信任。

通过加强集体性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集体协作带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纪律的意识,让学生更爱参加集体活动,更“爱运动”。同时,在集体的共鸣中找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位置,从而真正地、持久地爱上为共同目标而挥洒汗水、相互成就的卓越生命体验。

体育课也是思政课。体育运动练其“身”,思政教育修其“心”,厚植爱国情怀,升温集体情感,以倡导爱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从而培养身体素质强健、专业技术精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体育部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