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在掌握科学方法论中做到知行合一。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工作节奏。既要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的懒政怠政,又要防止冲动蛮干、急于求成的冒进行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以实干创实绩,以实效论英雄。坚决杜绝好大喜功的倾向,避免盲目追求表面政绩,防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科学把握发展节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杜绝脱离实际的高速增长。防止把国家确定的全国预期目标作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底线,搞相互攀比甚至层层加码。不能在招商引资中搞突破政策底线的恶性竞争。各级领导干部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
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全国一盘棋,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不能搞“内卷式”恶性竞争,不能互相“挖墙脚”。坚持因地制宜,引导各地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防止“一刀切”,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要避免各地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杜绝搞“政策洼地”竞赛。
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湖北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