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英雄永在•丰碑永存13〗陈汉福——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

发布时间:2022-01-04 17:25 来源:荆楚网   作者:   字号:[ ]

【编者按】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多次联合开展以“讲英雄烈士故事、传承英雄烈士文化、弘扬英雄烈士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塑魂活动,成立联合寻访专班分批分期、不遗余力地深入挖掘和整理红色资源丰富烈士生平,让英烈荣光永续传扬,已经成为该区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要阵地。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见习记者肖慧婷 通讯员朱铭 代四化 王振海)近日,在陈汉福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武汉市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区人武部联合寻访专班沉默肃立,陈汉福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陈汉福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矗立在武汉新洲区的一座精神丰碑。

陈汉福牺牲后,大女儿陈爱荣和小女儿陈玉荣一直生活在东西湖区。寻访专班来到她们家中,一起追寻陈汉福的英雄足迹。

图为陈爱荣(右)和寻访专班成员胡逸飘(左)。通讯员供图

1919年2月,陈汉福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孔埠六合社。1951年8月,时年32岁的陈汉福响应政府号召,瞒着家人悄悄报名参军,走了好久后才写信告知其妻邓安喜他已入朝参战。

身为党员、妇联主任的邓安喜没有怨言,反而在为丈夫骄傲的同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可直到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传来,望眼欲穿的她始终未能见到陈汉福平安归乡。

1955年,陈汉福的烈士证送到了家中,邓安喜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汉福在志愿军23军67师201团任战士,1952年4月25日在朝鲜石岘洞北山牺牲,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套千疮百孔的旧军装、一枚勋章、一个追记的二等功奖章和一个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白瓷水杯。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遗物都没有保存下来!

图为陈玉荣(左)和寻访专班成员李明灿。通讯员供图

后来,九死一生的战友饶耀先从战场返乡,他告诉陈汉福家人:“从家乡一同入伍的6人,除了我,都牺牲了……汉福参加旳石砚洞北山争夺战,打得非常残酷,每个人都变成了泥人,后来又都变成了血人!在向主峰冲击时,被敌火力阻住,前去爆破敌碉堡的同志都牺牲了,送饭到前沿的汉福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与地堡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

图为家庭合影。通讯员供图

陈汉福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留下的红色基因使然,陈家后代不甘落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参军报国。

图为陈家后代不甘落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参军报国。通讯员供图

说起父亲陈汉福,今年75岁的大女儿陈爱荣和70岁的小女儿陈玉荣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脸上却写满了骄傲与怀念。

陈汉福走向战场时,陈玉荣还未出生。而当时5岁的陈爱荣,脑海中的父亲永远年轻,唯一印象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封存在她的记忆中。

陈爱荣记得,自从懂事起,母亲邓安喜便教育他们要感恩组织,脚踏实地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还经常念叨父亲的事:“你们的父亲陈汉福,小时候很苦,讨过饭,帮人家放过牛,后来给地主做长工,家乡解放时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他积极参加斗地主、分田地的工作。参军入伍后,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他是为国家牺牲的,重于泰山,很光荣,要以你们父亲为榜样,向你们父亲学习。”

图为陈玉荣和丈夫饶昌木。通讯员供图

陈爱荣和陈玉荣告诉寻访专班,父亲陈汉福在朝鲜牺牲后,也不知长眠何处,母亲邓安喜始终坚信,有一天,一定会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实在是太遥远,即使在交通如此发达便捷的今天,去那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们兄妹从未放弃,一直想方设法寻找父亲的埋葬点。

陈汉福大儿子陈才耀在东北当兵,小儿子陈才绍在大连当兵,他们每跟随部队到一个地方,就会寻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期待能有相关线索,甚至还曾组织赴朝鲜一次,遗憾的是,直到陈汉福妻子和两个儿子去世,这个心愿也没能完成。

为烈士寻亲,是国家和人民对英雄的纪念。

2021年9月2日上午,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由空军专机运送回国。从2014年起,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八年移交共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加之寻访专班不曾停止的寻亲脚步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这让陈汉福旳遗属看到了希望。

图为陈爱荣和女儿胡京军。通讯员供图

陈汉福的外孙女胡京军告诉寻访专班,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外公的坟前扫一次墓,带一捧家乡的黄土祭奠,让他再次听听亲朋挚友的呼唤,品品老家水酒的香醇,闻闻故乡泥土的芬芳,并告诉外公,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英雄永在•丰碑永存13〗陈汉福——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

发布时间:2022-01-04 17:25

来源:荆楚网   作者:  

【编者按】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多次联合开展以“讲英雄烈士故事、传承英雄烈士文化、弘扬英雄烈士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塑魂活动,成立联合寻访专班分批分期、不遗余力地深入挖掘和整理红色资源丰富烈士生平,让英烈荣光永续传扬,已经成为该区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要阵地。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见习记者肖慧婷 通讯员朱铭 代四化 王振海)近日,在陈汉福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武汉市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区人武部联合寻访专班沉默肃立,陈汉福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陈汉福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矗立在武汉新洲区的一座精神丰碑。

陈汉福牺牲后,大女儿陈爱荣和小女儿陈玉荣一直生活在东西湖区。寻访专班来到她们家中,一起追寻陈汉福的英雄足迹。

图为陈爱荣(右)和寻访专班成员胡逸飘(左)。通讯员供图

1919年2月,陈汉福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孔埠六合社。1951年8月,时年32岁的陈汉福响应政府号召,瞒着家人悄悄报名参军,走了好久后才写信告知其妻邓安喜他已入朝参战。

身为党员、妇联主任的邓安喜没有怨言,反而在为丈夫骄傲的同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可直到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传来,望眼欲穿的她始终未能见到陈汉福平安归乡。

1955年,陈汉福的烈士证送到了家中,邓安喜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汉福在志愿军23军67师201团任战士,1952年4月25日在朝鲜石岘洞北山牺牲,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套千疮百孔的旧军装、一枚勋章、一个追记的二等功奖章和一个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白瓷水杯。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遗物都没有保存下来!

图为陈玉荣(左)和寻访专班成员李明灿。通讯员供图

后来,九死一生的战友饶耀先从战场返乡,他告诉陈汉福家人:“从家乡一同入伍的6人,除了我,都牺牲了……汉福参加旳石砚洞北山争夺战,打得非常残酷,每个人都变成了泥人,后来又都变成了血人!在向主峰冲击时,被敌火力阻住,前去爆破敌碉堡的同志都牺牲了,送饭到前沿的汉福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与地堡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

图为家庭合影。通讯员供图

陈汉福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留下的红色基因使然,陈家后代不甘落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参军报国。

图为陈家后代不甘落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参军报国。通讯员供图

说起父亲陈汉福,今年75岁的大女儿陈爱荣和70岁的小女儿陈玉荣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脸上却写满了骄傲与怀念。

陈汉福走向战场时,陈玉荣还未出生。而当时5岁的陈爱荣,脑海中的父亲永远年轻,唯一印象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封存在她的记忆中。

陈爱荣记得,自从懂事起,母亲邓安喜便教育他们要感恩组织,脚踏实地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还经常念叨父亲的事:“你们的父亲陈汉福,小时候很苦,讨过饭,帮人家放过牛,后来给地主做长工,家乡解放时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他积极参加斗地主、分田地的工作。参军入伍后,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他是为国家牺牲的,重于泰山,很光荣,要以你们父亲为榜样,向你们父亲学习。”

图为陈玉荣和丈夫饶昌木。通讯员供图

陈爱荣和陈玉荣告诉寻访专班,父亲陈汉福在朝鲜牺牲后,也不知长眠何处,母亲邓安喜始终坚信,有一天,一定会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实在是太遥远,即使在交通如此发达便捷的今天,去那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们兄妹从未放弃,一直想方设法寻找父亲的埋葬点。

陈汉福大儿子陈才耀在东北当兵,小儿子陈才绍在大连当兵,他们每跟随部队到一个地方,就会寻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期待能有相关线索,甚至还曾组织赴朝鲜一次,遗憾的是,直到陈汉福妻子和两个儿子去世,这个心愿也没能完成。

为烈士寻亲,是国家和人民对英雄的纪念。

2021年9月2日上午,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由空军专机运送回国。从2014年起,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八年移交共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加之寻访专班不曾停止的寻亲脚步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这让陈汉福旳遗属看到了希望。

图为陈爱荣和女儿胡京军。通讯员供图

陈汉福的外孙女胡京军告诉寻访专班,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外公的坟前扫一次墓,带一捧家乡的黄土祭奠,让他再次听听亲朋挚友的呼唤,品品老家水酒的香醇,闻闻故乡泥土的芬芳,并告诉外公,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