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十三五”武汉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实现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9 18:30 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江城武汉承南启北、通衢九州,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重点布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城市。“十三五”期间,武汉锚定中部地区国际交通门户目标定位,笃定实干、奋楫争先,荣获“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荣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批国家级示范落户武汉,更争取到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交汇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先机,基本建成中部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部的国际交通门户,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

一、“十三五”时期,是武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快速发展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交通基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四千亿元(含轨道交通),是“十二五”时期的 2倍;其中,2020年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0.0%。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80公里,四环线主线贯通,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开工,“六环二十四射”高快速路网加速形成;天河机场T3航站楼、机场交通中心、第二跑道建成投用,实现7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成为华中航空枢纽新标杆;武十高铁、武孝、武仙城际铁路建成投运,五条城际铁路在汉交汇,武汉东站基本建成,汉口北客运枢纽投用;长江沿岸铁路公司总部落户武汉,沪渝蓉高铁武汉段、武汉枢纽直通线即将开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汉江整治三期加快建设,通航条件显著改善。武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道路方面:截止2020年末,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项目成功“画圆”,武大高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项目开工,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启动,打造武汉大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正式实施。

铁路方面:2020年12月26日,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通车,至此,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和孝感5条城际铁路在汉交汇,以武汉为中心,覆盖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至3小时的快速客运交通圈形成。

航空方面:天河机场T3航站楼、机场交通中心、第二跑道建成投用;8个月建成全国通航机场最长、世界单体通航机库最大的汉南通用机场;2019年,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首次扩容,机场智慧化建设列入民航局四型机场示范项目;2020年,机场航空物流中心、C4国际库等建设全力推进,助力武汉打造未来中部地区航空“客货双枢纽”。

水运方面:阳逻港江海直达航线成为长江中上游运量最大的外贸集装箱航线;至2020年末,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93.25万标箱,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第一位,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将以港口为纽带,打造以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承载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二、“十三五”时期,是武汉国际大通道通达辐射能力稳步提升,由内畅逐步走向外联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末,武汉市民用航空航线124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6条,国内航线108条,通航点由“十二五”时期的35个增加至58个,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年旅客和货邮吞吐量最高达2715万人次、24.3万吨,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43.3%和57.6%;其中,2020年,武汉机场新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6条、国际“客改货”航点36个,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清单936万票,增长近五倍。

巩固内陆西南方向“上海-武汉-川渝”、西北方向“上海-武汉-陕西、新疆”2条铁水联运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拓展国际对外大通道。2019年10月,装载着越南冻巴鱼的冷链班列经越南-凭祥-南宁到达武汉,标志着中越国际冷链货运线路开通;12月,满载着武汉及湖北地区机械设备的货运班列,从吴家山站首开匈牙利布达佩斯,加上新开通不久的武汉至西班牙、比利时、捷克等班列,陆路口岸“五龙出关”之势形成。2020年5月,武汉港直达日本善本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2艘560箱级集装箱示范船建成投入运营,集装箱吞吐量达196.4万标箱,创历史新高。12月份,日本—武汉—欧洲集装箱水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开辟,日本-欧洲的货运周期由45天缩短至22天。2020年,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的国家12个,比上年增加1个,到达城市21个,比上年增加2个,进出口逆势增长10.8%。

“十三五”时期,中欧(武汉)班列发运1672列,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形成“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物流服务网络,实现中部地区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江海直达”“泸汉台”“东盟四国快班”“日韩快班”等航线稳步发展,港口吞吐能力超1.1亿吨,中部最佳出海口地位稳固。武汉用内畅外联大通道支撑国际交往从内陆中心走向“新沿海”。

三、“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加速建设,物流降本增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加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至2019年,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3.23万标箱,同比增长7.6%,并通过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示范工程验收。深化自贸区武汉片区改革,完善服务自贸区物流基础设施;武昌车站大花岭铁路物流基地投产使用;天河机场光谷城市货站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光谷国际邮件互换分拣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这五年,武汉市全年货运量由2015年的4.82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6.75亿吨,年均增长8.8%。其中:航空货运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2.1%;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货运保持稳健增长;货物吞吐量由2015年的8470.47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9183.32万吨,年均增长2.0%。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6.36亿吨,比上年下降5.8%,水路货运量2.39亿吨,逆市增长36.0%。

2020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突破4.10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6.4%;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201家,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2位;出台推动市级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2%,居全国前列;全市物流园区面积41.4平方公里,“一港、六园、八中心”的商贸物流格局基本形成;东西湖综合物流园品牌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阳逻港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形成“武汉经验”;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显示,武汉位居全国城市物流竞争力第6位,位列全国区域物流“钻石结构”“五极”的中心。

四、“十三五”时期,是武汉数字、智慧、绿色交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不断加快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机场、铁路、公交、地铁等行业在全国率先实现“扫码”支付、“刷脸”出行;公交车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2019年5月,首批2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示范运营;9月,全球第一张无人驾驶客运车智能网联商用牌照在汉首发;10月,武汉军运会正式开幕,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等6个交通信息化项目建成投用,用智慧大脑指挥军运交通“零失误”;同期,伴随着T3航站楼5G信号正式开通,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华中首个5G全覆盖机场;2020年1月,北斗技术共享单车在汉投运。7月,东风新能源汽车岚图品牌在汉发布,11月,东风岚图汽车品牌中大型智能电动SUV正式预生产下线,其拥有高端5G智能网联技术,12月份全球首发。创新正在成为武汉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新优势。

这五年,武汉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美丽岸线 武汉再行动”,取缔非法码头167个、趸船273艘、沿江堆砂场364个;集并迁移码头103个、趸船189艘,实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打造水清岸绿的都市滨江风景带,新建绿道134.6公里。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2016年,武汉黄陂区首批80台纯电动绿色公交车投入运营;2019年,全市更新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辆3380辆。绿色交通助力武汉市江河水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0.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突破300天,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

五、“十三五”时期,是武汉民生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民生保障能力加速提升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居民乘坐高铁、航空出行成为中长途旅行的首选。高铁客运量快速增长带动铁路客运量由2015年的1.51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1.90亿人,年均增长5.9%;航空客运量由2015年的1163.55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680.07万人,年均增长9.6%。2020年,虽然受疫情严重影响,武汉市实现旅客运输量仍超亿人。

这五年,武汉市新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5条,新增运营里程233.94公里,单日客运量最高达445.62万人次,地铁运营总里程达360公里,居全国前十。2020年,轨道交通客运量达62160.1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的52.0%。新开辟公交线路43条、优化631条次,BRT、有轨电车、“夜行公交”等线路探索化运营,常规公交线路达到521条,运营线路长度8386.15公里,中心城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从97%提升至100%,公交城乡一体化覆盖率实现100%。实施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公交乘客满意度达98. 9%。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12公里、农村公路桥梁36座,创建美丽农村路800公里,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2个、示范乡镇4个,服务民生得到新提升。

民生保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升。2019年6月,在汉举办了被“万国邮联”称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出最全、特色最足、影响最广的一届世界邮展;2020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43.42亿元,5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8%;快递业务量由2015年的3.78万件增长到2020年的11.0亿件。完美执行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保障重任,保障运输7.5万人,实现5个“零失误”。2020年,圆满完成疫情防控运输保障任务。武汉“封城”期间,组织1810辆公交车、250辆大巴、6000辆出租车、19600辆货车,服务290万人次出行,运输物资1000万吨,啃下红会物资运输、境外物资集并、居民物资配送等“硬骨头”,为赢得“武汉保卫战”作出了交通贡献。

“十三五”时期,武汉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圆满实现收官。站在“十四五”开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武汉将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以交通强国试点为契机,以打造“五个中心”为抓手,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交通国际化、一体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谱写新的篇章。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十三五”武汉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实现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9 18:30

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作者:  

江城武汉承南启北、通衢九州,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重点布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城市。“十三五”期间,武汉锚定中部地区国际交通门户目标定位,笃定实干、奋楫争先,荣获“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荣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批国家级示范落户武汉,更争取到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交汇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先机,基本建成中部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部的国际交通门户,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

一、“十三五”时期,是武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快速发展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交通基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四千亿元(含轨道交通),是“十二五”时期的 2倍;其中,2020年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0.0%。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80公里,四环线主线贯通,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开工,“六环二十四射”高快速路网加速形成;天河机场T3航站楼、机场交通中心、第二跑道建成投用,实现7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成为华中航空枢纽新标杆;武十高铁、武孝、武仙城际铁路建成投运,五条城际铁路在汉交汇,武汉东站基本建成,汉口北客运枢纽投用;长江沿岸铁路公司总部落户武汉,沪渝蓉高铁武汉段、武汉枢纽直通线即将开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汉江整治三期加快建设,通航条件显著改善。武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道路方面:截止2020年末,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项目成功“画圆”,武大高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项目开工,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启动,打造武汉大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正式实施。

铁路方面:2020年12月26日,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通车,至此,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和孝感5条城际铁路在汉交汇,以武汉为中心,覆盖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至3小时的快速客运交通圈形成。

航空方面:天河机场T3航站楼、机场交通中心、第二跑道建成投用;8个月建成全国通航机场最长、世界单体通航机库最大的汉南通用机场;2019年,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首次扩容,机场智慧化建设列入民航局四型机场示范项目;2020年,机场航空物流中心、C4国际库等建设全力推进,助力武汉打造未来中部地区航空“客货双枢纽”。

水运方面:阳逻港江海直达航线成为长江中上游运量最大的外贸集装箱航线;至2020年末,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93.25万标箱,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第一位,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将以港口为纽带,打造以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承载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二、“十三五”时期,是武汉国际大通道通达辐射能力稳步提升,由内畅逐步走向外联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末,武汉市民用航空航线124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6条,国内航线108条,通航点由“十二五”时期的35个增加至58个,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年旅客和货邮吞吐量最高达2715万人次、24.3万吨,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43.3%和57.6%;其中,2020年,武汉机场新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6条、国际“客改货”航点36个,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货物清单936万票,增长近五倍。

巩固内陆西南方向“上海-武汉-川渝”、西北方向“上海-武汉-陕西、新疆”2条铁水联运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拓展国际对外大通道。2019年10月,装载着越南冻巴鱼的冷链班列经越南-凭祥-南宁到达武汉,标志着中越国际冷链货运线路开通;12月,满载着武汉及湖北地区机械设备的货运班列,从吴家山站首开匈牙利布达佩斯,加上新开通不久的武汉至西班牙、比利时、捷克等班列,陆路口岸“五龙出关”之势形成。2020年5月,武汉港直达日本善本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2艘560箱级集装箱示范船建成投入运营,集装箱吞吐量达196.4万标箱,创历史新高。12月份,日本—武汉—欧洲集装箱水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开辟,日本-欧洲的货运周期由45天缩短至22天。2020年,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的国家12个,比上年增加1个,到达城市21个,比上年增加2个,进出口逆势增长10.8%。

“十三五”时期,中欧(武汉)班列发运1672列,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形成“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物流服务网络,实现中部地区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江海直达”“泸汉台”“东盟四国快班”“日韩快班”等航线稳步发展,港口吞吐能力超1.1亿吨,中部最佳出海口地位稳固。武汉用内畅外联大通道支撑国际交往从内陆中心走向“新沿海”。

三、“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加速建设,物流降本增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加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至2019年,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3.23万标箱,同比增长7.6%,并通过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示范工程验收。深化自贸区武汉片区改革,完善服务自贸区物流基础设施;武昌车站大花岭铁路物流基地投产使用;天河机场光谷城市货站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光谷国际邮件互换分拣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这五年,武汉市全年货运量由2015年的4.82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6.75亿吨,年均增长8.8%。其中:航空货运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2.1%;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货运保持稳健增长;货物吞吐量由2015年的8470.47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9183.32万吨,年均增长2.0%。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6.36亿吨,比上年下降5.8%,水路货运量2.39亿吨,逆市增长36.0%。

2020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突破4.10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6.4%;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201家,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2位;出台推动市级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2%,居全国前列;全市物流园区面积41.4平方公里,“一港、六园、八中心”的商贸物流格局基本形成;东西湖综合物流园品牌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阳逻港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形成“武汉经验”;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显示,武汉位居全国城市物流竞争力第6位,位列全国区域物流“钻石结构”“五极”的中心。

四、“十三五”时期,是武汉数字、智慧、绿色交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不断加快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机场、铁路、公交、地铁等行业在全国率先实现“扫码”支付、“刷脸”出行;公交车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2019年5月,首批2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示范运营;9月,全球第一张无人驾驶客运车智能网联商用牌照在汉首发;10月,武汉军运会正式开幕,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等6个交通信息化项目建成投用,用智慧大脑指挥军运交通“零失误”;同期,伴随着T3航站楼5G信号正式开通,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华中首个5G全覆盖机场;2020年1月,北斗技术共享单车在汉投运。7月,东风新能源汽车岚图品牌在汉发布,11月,东风岚图汽车品牌中大型智能电动SUV正式预生产下线,其拥有高端5G智能网联技术,12月份全球首发。创新正在成为武汉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新优势。

这五年,武汉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美丽岸线 武汉再行动”,取缔非法码头167个、趸船273艘、沿江堆砂场364个;集并迁移码头103个、趸船189艘,实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打造水清岸绿的都市滨江风景带,新建绿道134.6公里。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2016年,武汉黄陂区首批80台纯电动绿色公交车投入运营;2019年,全市更新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辆3380辆。绿色交通助力武汉市江河水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0.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突破300天,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

五、“十三五”时期,是武汉民生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民生保障能力加速提升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居民乘坐高铁、航空出行成为中长途旅行的首选。高铁客运量快速增长带动铁路客运量由2015年的1.51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1.90亿人,年均增长5.9%;航空客运量由2015年的1163.55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680.07万人,年均增长9.6%。2020年,虽然受疫情严重影响,武汉市实现旅客运输量仍超亿人。

这五年,武汉市新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5条,新增运营里程233.94公里,单日客运量最高达445.62万人次,地铁运营总里程达360公里,居全国前十。2020年,轨道交通客运量达62160.1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的52.0%。新开辟公交线路43条、优化631条次,BRT、有轨电车、“夜行公交”等线路探索化运营,常规公交线路达到521条,运营线路长度8386.15公里,中心城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从97%提升至100%,公交城乡一体化覆盖率实现100%。实施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公交乘客满意度达98. 9%。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12公里、农村公路桥梁36座,创建美丽农村路800公里,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2个、示范乡镇4个,服务民生得到新提升。

民生保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升。2019年6月,在汉举办了被“万国邮联”称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出最全、特色最足、影响最广的一届世界邮展;2020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43.42亿元,5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8%;快递业务量由2015年的3.78万件增长到2020年的11.0亿件。完美执行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保障重任,保障运输7.5万人,实现5个“零失误”。2020年,圆满完成疫情防控运输保障任务。武汉“封城”期间,组织1810辆公交车、250辆大巴、6000辆出租车、19600辆货车,服务290万人次出行,运输物资1000万吨,啃下红会物资运输、境外物资集并、居民物资配送等“硬骨头”,为赢得“武汉保卫战”作出了交通贡献。

“十三五”时期,武汉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圆满实现收官。站在“十四五”开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武汉将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以交通强国试点为契机,以打造“五个中心”为抓手,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交通国际化、一体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谱写新的篇章。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