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 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3-04-10 09:30 来源:区民政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2022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政府全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立足主责主业,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民生保障明显增强

1.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从2022年4月起,提高全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城镇低保从870元/月提高到910元/月,农村低保从730元/月提高到780元/月,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740元提高至182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360元提高至1500元,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2.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好各项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

3.全力抓好儿童福利保障。一是加强对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调整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并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全区12个街道(常青花园社管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指导全区12个街道(社管办)、154个社区(大队)调整充实了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两员配备率达到100%。6月21日和9月26日两次组织全区街道(社管办)督导员、社区(大队)儿童福利主任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法规知晓率,培训率100%。二是及时核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各项资金。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多方位关怀儿童生活。开展“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社工项目”,为全区14名农村留守儿童、238名困境儿童(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名孤儿等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绘画疗愈、资源链接、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春节”“六一”期间,开展儿童走访慰问活动,发放慰问物资。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20场次,覆盖服务对象5000人次。依托“全国儿童福利系统”建立完善儿童信息统计、监测、反馈报告制度,每月组织信息摸排录入,及时更新数据,建立“一人一档”档案资料,做到动态管理,底数清楚。

4.精准落实残疾人福利制度。一是在全区8个街道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实现50%以上居家患者可参与并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通过上门走访或电访,实现居家患者建档立卡1308人,以入户走访+线上问卷方式收集问卷调研342份并形成了3分需求调研报告。以街道为单位,完善服务对象档案,形成“一人一档”并进行每人3月1次健康追踪。开展重点个案服务90人次,以绘画、运动、手工制作为主的常规训练及特色主题活动25场,联动精防医生、链接专业精神病医院等资源,开展健康居家康复指导141次,开展居家康复评估98人,专题科普培训讲座10场,服务7515人次,宣传报道49次。二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相关信息比对和补贴对象动态管理。

5.切实做好困难群众慰问工作。加大对城乡低保户和受灾、重病、重残边缘户节日救助力度,2022年春节,区领导带队到11个街道及常青花园开展慰问活动,同时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救助对象增发一个月低保金、供养金。2022年端午、中秋节,区民政局集中采购节令物资对全区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孤寡对象开展慰问,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度过平安祥和的传统节日。

(二)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1.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后相关配套组织的后续工作,推选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小组长及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等下属委员会,全区88个社区覆盖率100%;开展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回头看”,持续巩固换届成果;及时更新社区基本信息,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特别是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和信息统计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分级分类组织社区工作者轮训,通过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共辐射培训600余人;全面完成社区干事招聘工作,已全部正式上岗;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指导街道开展社区干事考核工作,对社区工作者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加强机制建设。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打造常青花园第一社区、金银湖街鑫桥社区等2个“三方联动”示范典型;聚焦社区治理重点问题,探索多种形式收集居民诉求并通过“三方联动”机制研究解决。

2.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一是实施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以2022年“社区治理创新助力计划”为依托,凝聚街道、社区、街道社工站、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结合各社区现有条件,搭建多元化平台,创建平安幸福社区。二是加强清廉村居(社区)建设。制定社区(大队)小微权力清单,印发《东西湖区关于规范社区(大队)小微权力运行的指导意见(试行)》(东社建办﹝2021﹞3号),推动微权利运行公开透明、高效规范;指导辖区各社区(大队)按照“五有”要求全面建立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印发《东西湖区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工作指引(试行)》,由区级统一制定居民议事规则并制作《议事协商会议记录本》,下发153个社区(大队);指导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统一挂牌“居民议事协商工作室”,统筹整合各种民主协商形式,优化社区(大队)功能室设计。三是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项目。2022年,我区共有6个城市社区与蔡甸区农村社区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项目,经协商,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并列出共建清单,重点围绕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等特色共建项目,通过开展以座谈会、实地调研、活动联办、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的共建活动,互学共建,融合发展。

3.深化社会组织改革创新。一是突出社会组织党建特色。开展“社会组织心向党,同心喜迎二十大”党建活动;局机关党支部、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联合开展6月份支部创意主题党日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集聚区产业发展,在保税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举办“党建引领、融合赋能”民政专场主题活动;积极申报落实《培育、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党建项目。二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建立全区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主要职能和组成人员,完善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开展2021年度年检工作,明确年检对象、年检内容及工作流程等,全程指导参检单位320家,参检率达98%;加强社会组织财务监管,对10家社会组织2020-2021年度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抽查审计,规范社会团体会费票据管理工作;开展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除按要求自查外,联合各业务主管单位按比例督导和现场检查。三是强化社会组织行政执法。清理整治长期不参加年检、不开展活动、不换届等“僵尸型社会组织”,依法启动相应程序,在规定时间节点对5家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作出撤销登记行政处罚;持续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专项治理,联合区工商联、区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摸底排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行为;指导社会组织签订信用承诺书,诚实守信从事业务活动,对承诺信息、承诺履约践诺情况日常监管。四是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举办2022年全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选,支持10家优秀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关爱儿童、社区治理、党建引领等公益服务项目;推进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线上、线下社会组织,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和赋能活动26场,支持指导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基本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

4.有序推进社工站建设。推进2022年街道社工站(室)建设,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及时印发《东西湖区街道社工站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全区社工站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工作提示函,督促指导全区街道社工站(室)建设。通过开展社区群众全面走访活动,已形成12份调研报告和20份需求清单,需求清单包含街道、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专业社工依据各类需求清单,组织社区居民(重点为老人、儿童、残疾等人群)开展融合赋能、帮扶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210场,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9场,服务71132余人次,链接社会服务99次,各类媒体宣传报道229次。

5.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2.8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14%,拥有服务时长的志愿者占比达59.55%。整合社区资源,立足“利民、惠民、便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发布志愿项目2866次,组织志愿服务11951场次,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12万人次。

(三)深化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1.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加大城乡社区(大队)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实际,不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密切关注督促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协调处置矛盾问题,确保了所有项目如期完成建设。随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总量持续增长,服务供给能力和受惠人群逐年增加,到年底前,全区所有社区均设有独立或综合性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覆盖100%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大队。三是推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委托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我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达90%以上。

2.深化养老服务模式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积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构建我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开拓“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以“打造智慧平台、开发智能应用”为主题,努力打造东西湖区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全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800余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助餐、助洁、助医和远程照护等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进程。全区13家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有效衔接,由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配套医疗服务;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指导推进慈惠街、径河街2所卫生院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的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新沟镇街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和专业社工力量,着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活动平台和邻里互助服务站点。2022年,我区聚焦于农村留守、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培育农村邻里互助养老员队伍、开展“党建+农村养老”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抓手,建立了一支互助养老员队伍进行结对互助养老,累计服务86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探索了新的路径。

3.优化养老市场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园作用,聚焦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区持续加大社会机构培育和品牌打造力度,2022年我区新增2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目前已有20余家社会组织和中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助餐、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实际需求,我区坚持科学谋划社工服务项目,积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工作机构组织参与我区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农村福利院“一院一社工”、养老领域综合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等项目,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补齐了养老领域专业社工服务的短板,全区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得益于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我区养老服务参与率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市质量强市委员会通报显示,我区2022年一二季度养老领域满意度排名靠前,第三季度评测位列全市首位。

4.落实惠老惠企相关政策。一是及时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二是规范发放高龄津贴,惠及80岁以上老年人7800余人。三是推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22年为全区100名特困老年人建设家庭床位,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智能化和适老化设备的安装改造,有效改善了部分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四是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2022年度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批540余人次。

5.健全养老行业监管机制。一是突出安全风险整治。多次联合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安全联合排查行动。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约谈养老机构法定代表人,发布安全管理提示等措施,全区养老服务安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确保了我区养老服务领域“零事故”。二是着力提升食品安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品专项提升行动。2022年全区80%以上养老机构食品量化等级达到良好,“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覆盖率100%,初步实现了后厨操作可观看、物联信息可感知、违规行为可抓拍、违规事项可示警、监督管理远程可查等要求。三是认真组织专项排查。认真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排查、养老诈骗、扫黑除恶、“黑机构”整治等专项行动,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摸排问题线速,及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确保了养老服务领域的稳定有序。四是严密开展疫情防控。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将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重点场所实施管控,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不断压实“四方责任”。全区制定印发养老服务领域防控通知要求、工作方案等20余项,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建立常态化防控制度;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核酸检测的工作要求,不间断的组织全区养老机构开展核酸检测;积极组织上门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100%。以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严格监管、慎终如始的工作原则,确保了养老机构在院人员的安全健康。

(四)深化社会事务体系建设,基本社会服务惠民便民

1.增益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效能。一是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加强人员出入管理、登记场所消杀和个人防护,确保不发生聚集性感染或交叉感染。二是进一步落实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推行预约登记制度,每逢“520”、七夕等登记高峰日,提前预案,周密计划,充分准备,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满足婚姻登记当事人的登记需求。三是多形式、多层面做好婚姻登记历史缺失数据的补充完善,以及瑕疵历史数据的校对、核验等工作,完成了全部现存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的电子化。四是按照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实施婚登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婚姻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五是不断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开展婚前辅导活动3场,为婚姻当事人普及和谐婚姻家庭知识,发放《婚事简办新办廉办倡议书》1000份,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有效提高当事人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开展离婚疏导和矛盾调解服务,有效减少冲动离婚行为。六是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婚前健康检查政策的宣传引导,提高新人们接受婚检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新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医学保障。七是加强婚姻登记员教育培训。确保婚姻登记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婚姻登记政策法规和最新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员应对解决各类婚姻登记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婚姻登记员认真落实窗口服务规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打造高质量服务型婚姻登记机关。

2.完善救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全区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监督指导照料服务、行风建设等工作情况,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站内照料服务、街面巡查等制度,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积极协调公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手续。加大硬件投入,购置集装箱替换帐篷前移疫情防控关口,采取严格的隔离照料、体温监测、场所消杀等措施,持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党建引领,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守政治纪律和整治规矩,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民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党组研究制度,印发《中共东西湖区民政局党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中共东西湖区民政局党组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坚持开展理论宣讲和专题廉政党课活动,在全区民政系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传达学习典型案例等形式,汲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谈心谈话,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坚持关口前移,从小问题小细节严起管起抓起。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等纳入2022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点,层层压实责任,各项工作内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制定机关支部党建工作要点、党组中心组和机关支部学习计划,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组中心坚持每月集中研学,做到有方案、有主题、有发言,以“学习强国”、武汉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等为载体,督促激励党员干部虚心自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以支部和党员下沉社区为纽带,以干促学,全局所有在职党员按时到住地社区报到,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下基层活动。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以高质量为引领,守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一是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大力发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性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继续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救助服务型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协助开展家计调查、需求分析、设计救助方案等事务,并为救助对象提供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服务。二是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落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工作要求;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规范社会救助行政文书的使用,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退出工作机制,促进社会救助行政行为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完善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率等指标达到100%。四是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细政府监护,依托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落实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具体实施措施。强化阵地建设,配合推进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立全覆盖,加强基层儿童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倾力打造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优化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助医助学项目。五是落实困难残疾人补贴、照护制度。定期对残疾人两补对象进行核查,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通过购买专业服务项目,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策划特色康复服务。六是全力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质效。巩固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扎实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积极开展救助寻亲服务,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部门协作、源头治理。

(二)以精细化为引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打造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品牌。高质量开展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指导街道、社区按照“五有”(有人员、有场所、有规则、有结果、有记录)要求,围绕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空间营造、加装电梯、老年幸福食堂等民生实事,把议事协商贯穿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全过程,推动议事协商向小区、楼栋延伸,通过“三方联动”、网上协商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居民议事、民情恳谈、圆桌会议等各类居民民主协商活动。对我区被省民政厅评选表彰的2个全省“百佳社区居委会”(金银湖街花城社区、径河街长墩堤社区),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社区,开展美好社区建设试点。围绕“补短板、提水平、创精品”,继续在我区试点1个国际化社区创建,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提升社区治理品质。二是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创新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本土资源,通过开展邀请中心城区名书记授课、以老带新结对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加强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全面掌握社区工作者基本信息并动态更新,做好社区工作者定岗定级、薪酬审核、缺额补员、公开招考等日常管理工作。健全社区工作者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对于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要大力表彰先进,畅通职业上升渠道;对于工作表现不力的社区工作者,要建立淘汰退出机制。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逐步扩大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总体形成社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和培育。加强党建引领,履行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责任,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加强走访调研,开展教育培训,推动“两个覆盖”提质增效,持续引导助力集聚区企业发展。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财务检查,加大对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发展顶层设计,增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社会组织服务基层。四是加强社工平台建设。推进街道(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搭起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区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的全新平台,推动民政业务在街道、社区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五是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培育壮大参与主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培植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三)以优质化为引领,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

一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鼓励支持更多专业化、品牌化、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进入我区养老服务行业,努力在我区养老服务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有效促进我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建设基础,构建高质量“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多层级、全覆盖、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二是强化养老服务领域规范化监管。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联席机制,不断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照料安全等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进一步压实部门行业监管职责、街道属地责任和服务机构主体责任,抓实安全隐患整治、金融风险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环节。建立养老服务监测分析与发展评价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和政策指引。强化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形成常态防控、常态监督模式。做实居家养老“三助一护”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监督评估机制,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和“一院一社工”项目,确保专业的社工服务惠及更多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做细家庭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做到资金扶持、场地规划、税收优惠等政策全落实,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三是突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既具备养老服务能力,又精通网络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认真组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四是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持续推进地名清理整治常态化、科学化管理。启动行政区域勘界成果转化工作,明确项目内容、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完成行政区域勘界档案整理。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季度巡查、双月巡查,及时填报巡查记录。五是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积极倡导和谐婚姻家庭观念及婚事简办新办的文明婚俗;认真贯彻落实婚姻登记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信息化智能化保障能力和服务效能。六是提升殡葬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快公墓专项规划编制,积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殡葬设施规范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坚持殡葬设施公益属性不改变、服务水平有提高。坚持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建立联合监管机制,规范全区殡葬服务行为。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 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3-04-10 09:30

来源:区民政局   作者:  

2022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政府全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立足主责主业,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民生保障明显增强

1.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从2022年4月起,提高全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城镇低保从870元/月提高到910元/月,农村低保从730元/月提高到780元/月,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740元提高至182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360元提高至1500元,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2.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好各项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

3.全力抓好儿童福利保障。一是加强对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调整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并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全区12个街道(常青花园社管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指导全区12个街道(社管办)、154个社区(大队)调整充实了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两员配备率达到100%。6月21日和9月26日两次组织全区街道(社管办)督导员、社区(大队)儿童福利主任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法规知晓率,培训率100%。二是及时核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各项资金。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多方位关怀儿童生活。开展“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社工项目”,为全区14名农村留守儿童、238名困境儿童(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名孤儿等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绘画疗愈、资源链接、政策法规宣传等服务。“春节”“六一”期间,开展儿童走访慰问活动,发放慰问物资。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20场次,覆盖服务对象5000人次。依托“全国儿童福利系统”建立完善儿童信息统计、监测、反馈报告制度,每月组织信息摸排录入,及时更新数据,建立“一人一档”档案资料,做到动态管理,底数清楚。

4.精准落实残疾人福利制度。一是在全区8个街道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实现50%以上居家患者可参与并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通过上门走访或电访,实现居家患者建档立卡1308人,以入户走访+线上问卷方式收集问卷调研342份并形成了3分需求调研报告。以街道为单位,完善服务对象档案,形成“一人一档”并进行每人3月1次健康追踪。开展重点个案服务90人次,以绘画、运动、手工制作为主的常规训练及特色主题活动25场,联动精防医生、链接专业精神病医院等资源,开展健康居家康复指导141次,开展居家康复评估98人,专题科普培训讲座10场,服务7515人次,宣传报道49次。二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相关信息比对和补贴对象动态管理。

5.切实做好困难群众慰问工作。加大对城乡低保户和受灾、重病、重残边缘户节日救助力度,2022年春节,区领导带队到11个街道及常青花园开展慰问活动,同时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救助对象增发一个月低保金、供养金。2022年端午、中秋节,区民政局集中采购节令物资对全区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孤寡对象开展慰问,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度过平安祥和的传统节日。

(二)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1.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后相关配套组织的后续工作,推选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小组长及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等下属委员会,全区88个社区覆盖率100%;开展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回头看”,持续巩固换届成果;及时更新社区基本信息,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特别是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和信息统计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分级分类组织社区工作者轮训,通过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共辐射培训600余人;全面完成社区干事招聘工作,已全部正式上岗;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指导街道开展社区干事考核工作,对社区工作者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加强机制建设。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打造常青花园第一社区、金银湖街鑫桥社区等2个“三方联动”示范典型;聚焦社区治理重点问题,探索多种形式收集居民诉求并通过“三方联动”机制研究解决。

2.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一是实施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以2022年“社区治理创新助力计划”为依托,凝聚街道、社区、街道社工站、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结合各社区现有条件,搭建多元化平台,创建平安幸福社区。二是加强清廉村居(社区)建设。制定社区(大队)小微权力清单,印发《东西湖区关于规范社区(大队)小微权力运行的指导意见(试行)》(东社建办﹝2021﹞3号),推动微权利运行公开透明、高效规范;指导辖区各社区(大队)按照“五有”要求全面建立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印发《东西湖区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工作指引(试行)》,由区级统一制定居民议事规则并制作《议事协商会议记录本》,下发153个社区(大队);指导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统一挂牌“居民议事协商工作室”,统筹整合各种民主协商形式,优化社区(大队)功能室设计。三是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项目。2022年,我区共有6个城市社区与蔡甸区农村社区开展城乡结对共建项目,经协商,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并列出共建清单,重点围绕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等特色共建项目,通过开展以座谈会、实地调研、活动联办、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的共建活动,互学共建,融合发展。

3.深化社会组织改革创新。一是突出社会组织党建特色。开展“社会组织心向党,同心喜迎二十大”党建活动;局机关党支部、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联合开展6月份支部创意主题党日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集聚区产业发展,在保税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举办“党建引领、融合赋能”民政专场主题活动;积极申报落实《培育、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党建项目。二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建立全区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主要职能和组成人员,完善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开展2021年度年检工作,明确年检对象、年检内容及工作流程等,全程指导参检单位320家,参检率达98%;加强社会组织财务监管,对10家社会组织2020-2021年度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抽查审计,规范社会团体会费票据管理工作;开展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除按要求自查外,联合各业务主管单位按比例督导和现场检查。三是强化社会组织行政执法。清理整治长期不参加年检、不开展活动、不换届等“僵尸型社会组织”,依法启动相应程序,在规定时间节点对5家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作出撤销登记行政处罚;持续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专项治理,联合区工商联、区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摸底排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行为;指导社会组织签订信用承诺书,诚实守信从事业务活动,对承诺信息、承诺履约践诺情况日常监管。四是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举办2022年全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选,支持10家优秀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关爱儿童、社区治理、党建引领等公益服务项目;推进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线上、线下社会组织,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和赋能活动26场,支持指导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基本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

4.有序推进社工站建设。推进2022年街道社工站(室)建设,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及时印发《东西湖区街道社工站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全区社工站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工作提示函,督促指导全区街道社工站(室)建设。通过开展社区群众全面走访活动,已形成12份调研报告和20份需求清单,需求清单包含街道、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专业社工依据各类需求清单,组织社区居民(重点为老人、儿童、残疾等人群)开展融合赋能、帮扶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210场,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9场,服务71132余人次,链接社会服务99次,各类媒体宣传报道229次。

5.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2.8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14%,拥有服务时长的志愿者占比达59.55%。整合社区资源,立足“利民、惠民、便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发布志愿项目2866次,组织志愿服务11951场次,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12万人次。

(三)深化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1.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加大城乡社区(大队)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实际,不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密切关注督促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协调处置矛盾问题,确保了所有项目如期完成建设。随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总量持续增长,服务供给能力和受惠人群逐年增加,到年底前,全区所有社区均设有独立或综合性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覆盖100%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大队。三是推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委托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我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达90%以上。

2.深化养老服务模式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积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构建我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开拓“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以“打造智慧平台、开发智能应用”为主题,努力打造东西湖区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全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800余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助餐、助洁、助医和远程照护等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进程。全区13家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有效衔接,由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配套医疗服务;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指导推进慈惠街、径河街2所卫生院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的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新沟镇街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和专业社工力量,着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活动平台和邻里互助服务站点。2022年,我区聚焦于农村留守、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培育农村邻里互助养老员队伍、开展“党建+农村养老”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抓手,建立了一支互助养老员队伍进行结对互助养老,累计服务86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探索了新的路径。

3.优化养老市场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园作用,聚焦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区持续加大社会机构培育和品牌打造力度,2022年我区新增2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目前已有20余家社会组织和中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助餐、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实际需求,我区坚持科学谋划社工服务项目,积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工作机构组织参与我区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农村福利院“一院一社工”、养老领域综合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等项目,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补齐了养老领域专业社工服务的短板,全区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得益于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我区养老服务参与率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市质量强市委员会通报显示,我区2022年一二季度养老领域满意度排名靠前,第三季度评测位列全市首位。

4.落实惠老惠企相关政策。一是及时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二是规范发放高龄津贴,惠及80岁以上老年人7800余人。三是推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22年为全区100名特困老年人建设家庭床位,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智能化和适老化设备的安装改造,有效改善了部分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四是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2022年度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批540余人次。

5.健全养老行业监管机制。一是突出安全风险整治。多次联合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安全联合排查行动。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约谈养老机构法定代表人,发布安全管理提示等措施,全区养老服务安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确保了我区养老服务领域“零事故”。二是着力提升食品安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品专项提升行动。2022年全区80%以上养老机构食品量化等级达到良好,“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覆盖率100%,初步实现了后厨操作可观看、物联信息可感知、违规行为可抓拍、违规事项可示警、监督管理远程可查等要求。三是认真组织专项排查。认真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排查、养老诈骗、扫黑除恶、“黑机构”整治等专项行动,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摸排问题线速,及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确保了养老服务领域的稳定有序。四是严密开展疫情防控。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将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重点场所实施管控,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不断压实“四方责任”。全区制定印发养老服务领域防控通知要求、工作方案等20余项,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建立常态化防控制度;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核酸检测的工作要求,不间断的组织全区养老机构开展核酸检测;积极组织上门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100%。以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严格监管、慎终如始的工作原则,确保了养老机构在院人员的安全健康。

(四)深化社会事务体系建设,基本社会服务惠民便民

1.增益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效能。一是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加强人员出入管理、登记场所消杀和个人防护,确保不发生聚集性感染或交叉感染。二是进一步落实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推行预约登记制度,每逢“520”、七夕等登记高峰日,提前预案,周密计划,充分准备,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满足婚姻登记当事人的登记需求。三是多形式、多层面做好婚姻登记历史缺失数据的补充完善,以及瑕疵历史数据的校对、核验等工作,完成了全部现存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的电子化。四是按照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实施婚登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婚姻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五是不断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开展婚前辅导活动3场,为婚姻当事人普及和谐婚姻家庭知识,发放《婚事简办新办廉办倡议书》1000份,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有效提高当事人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开展离婚疏导和矛盾调解服务,有效减少冲动离婚行为。六是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婚前健康检查政策的宣传引导,提高新人们接受婚检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新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医学保障。七是加强婚姻登记员教育培训。确保婚姻登记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婚姻登记政策法规和最新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员应对解决各类婚姻登记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婚姻登记员认真落实窗口服务规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打造高质量服务型婚姻登记机关。

2.完善救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全区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监督指导照料服务、行风建设等工作情况,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站内照料服务、街面巡查等制度,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积极协调公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手续。加大硬件投入,购置集装箱替换帐篷前移疫情防控关口,采取严格的隔离照料、体温监测、场所消杀等措施,持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党建引领,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守政治纪律和整治规矩,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民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党组研究制度,印发《中共东西湖区民政局党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中共东西湖区民政局党组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坚持开展理论宣讲和专题廉政党课活动,在全区民政系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传达学习典型案例等形式,汲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谈心谈话,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坚持关口前移,从小问题小细节严起管起抓起。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等纳入2022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点,层层压实责任,各项工作内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制定机关支部党建工作要点、党组中心组和机关支部学习计划,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组中心坚持每月集中研学,做到有方案、有主题、有发言,以“学习强国”、武汉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等为载体,督促激励党员干部虚心自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以支部和党员下沉社区为纽带,以干促学,全局所有在职党员按时到住地社区报到,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下基层活动。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以高质量为引领,守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一是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大力发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性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继续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救助服务型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协助开展家计调查、需求分析、设计救助方案等事务,并为救助对象提供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服务。二是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落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工作要求;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规范社会救助行政文书的使用,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退出工作机制,促进社会救助行政行为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完善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率等指标达到100%。四是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细政府监护,依托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落实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具体实施措施。强化阵地建设,配合推进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立全覆盖,加强基层儿童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倾力打造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优化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助医助学项目。五是落实困难残疾人补贴、照护制度。定期对残疾人两补对象进行核查,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通过购买专业服务项目,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策划特色康复服务。六是全力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质效。巩固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扎实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积极开展救助寻亲服务,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部门协作、源头治理。

(二)以精细化为引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打造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品牌。高质量开展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指导街道、社区按照“五有”(有人员、有场所、有规则、有结果、有记录)要求,围绕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空间营造、加装电梯、老年幸福食堂等民生实事,把议事协商贯穿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全过程,推动议事协商向小区、楼栋延伸,通过“三方联动”、网上协商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居民议事、民情恳谈、圆桌会议等各类居民民主协商活动。对我区被省民政厅评选表彰的2个全省“百佳社区居委会”(金银湖街花城社区、径河街长墩堤社区),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社区,开展美好社区建设试点。围绕“补短板、提水平、创精品”,继续在我区试点1个国际化社区创建,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提升社区治理品质。二是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创新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本土资源,通过开展邀请中心城区名书记授课、以老带新结对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加强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全面掌握社区工作者基本信息并动态更新,做好社区工作者定岗定级、薪酬审核、缺额补员、公开招考等日常管理工作。健全社区工作者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对于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要大力表彰先进,畅通职业上升渠道;对于工作表现不力的社区工作者,要建立淘汰退出机制。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逐步扩大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总体形成社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和培育。加强党建引领,履行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责任,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加强走访调研,开展教育培训,推动“两个覆盖”提质增效,持续引导助力集聚区企业发展。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财务检查,加大对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发展顶层设计,增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社会组织服务基层。四是加强社工平台建设。推进街道(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搭起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区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的全新平台,推动民政业务在街道、社区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五是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培育壮大参与主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培植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三)以优质化为引领,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

一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鼓励支持更多专业化、品牌化、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进入我区养老服务行业,努力在我区养老服务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有效促进我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建设基础,构建高质量“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多层级、全覆盖、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二是强化养老服务领域规范化监管。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联席机制,不断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照料安全等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进一步压实部门行业监管职责、街道属地责任和服务机构主体责任,抓实安全隐患整治、金融风险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环节。建立养老服务监测分析与发展评价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和政策指引。强化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形成常态防控、常态监督模式。做实居家养老“三助一护”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监督评估机制,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和“一院一社工”项目,确保专业的社工服务惠及更多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做细家庭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做到资金扶持、场地规划、税收优惠等政策全落实,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三是突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既具备养老服务能力,又精通网络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认真组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四是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持续推进地名清理整治常态化、科学化管理。启动行政区域勘界成果转化工作,明确项目内容、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完成行政区域勘界档案整理。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季度巡查、双月巡查,及时填报巡查记录。五是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积极倡导和谐婚姻家庭观念及婚事简办新办的文明婚俗;认真贯彻落实婚姻登记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信息化智能化保障能力和服务效能。六是提升殡葬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快公墓专项规划编制,积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殡葬设施规范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坚持殡葬设施公益属性不改变、服务水平有提高。坚持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建立联合监管机制,规范全区殡葬服务行为。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