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3-08 15:44 来源:区人社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今年,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年度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按时高质推进完成重点指标及主要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市级目标推进情况

区人社局承担市级就业保障重点指标(总分25分),包括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就业综合指数、保障农民工资支付3项子项目标。一季度得分23.86分,排名全市第6;二季度得分24.24分,排名全市第5;三季度得分24.67,排名全市第4;综合前三季度失分情况,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覆盖率、五项制度覆盖率、欠薪案件投诉等方面。四季度从目前情况看,基本已完成各项目标,预计排名靠前。具体情况如下:

(一)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20.83%。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样本单位31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7家(占比54.84%),包括省直事业单位1家(武汉轻工大学)、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教育局);企业14家(占比45.16%)。市级预期目标14.5%、拼搏目标15%、冲刺目标20%,我区实际完成20.83%,实现较好增长,圆满完成冲刺目标任务,考评得分满分。

(二)就业综合指数85分以上。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842人,完成全年考核目标任务10000人的168.42%;“才聚荆楚”完成21241人,完成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0804人的102.1%;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3280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300人的142.61%;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87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1800人的110.39%;扶持创业人员完成1810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1800人的100.56%;创业带动就业4061人,完成目标任务3600人的112.81%;新增返乡创业231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00人的115.5%,各项目标任务均已完成。

(三)保障农民工资支付。“五项制度”覆盖率稳步提高,分别为100%、100%、98.5%、100%、86.8%。全区共化解欠薪隐患2953件,共计为9382名劳动者清欠工资1.59亿元(建设领域4756人、1.23亿元)。累计办件13332件,各类欠薪诉求均得到有效回应。一季度排名全市第11,二季度加强与市局对接沟通,加大欠薪投诉压降,排名第5,三季度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排名上升至第4。第四季度将乘势而上争取在年终考核中争先创优。

二、主要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一)强力推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始终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就业政策落实,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学习留汉工程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余场;建成5家零工驿站和武汉轻工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出台零工驿站管理办法;带领区内重要企业主动联系走访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对接服务活动拓宽就业合作渠道,实现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拟定《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文件。在全市率先推进社会化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目前已有京东方等48家企业和培训机构获得资质,进一步夯实了我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

(二)建成投入使用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筹建区级人力资源市场,9月27日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链接服务效能,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群团组织、劳动者交流互动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为我区全力打造“中国网谷”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市场已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场,500余家企业在“网谷智聘”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注册,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服务求职者2000余人,全区智慧化数字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三)积极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为全区22835家企业降低费用9066.7万元,工伤保险为全区23305家企业降低费用3103.3万元。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拨付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3813.57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236.72万元,发放企业社保补贴1023.33万元、一次性吸纳补贴29.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21.4万元,审核创业担保贷款金额共计2000万元。积极落实稳岗返还政策,失业保险返还1700余家企业2900余万。强化失业群体保障,为2200余名失业人员共计1100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950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419万元,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推动落实社保上线国省统筹系统,确保了各项业务有序衔接开展。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共净增28522人次,新发行三代社会保障卡25442张,累计发行44.03万张。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发放,累计发放84.69万人次,发放金额24.17亿元。深化“四办改革”,推动更多业务事项下放到12个街道、延伸到47个社区,配齐人员、系统和设备,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圈。

(五)稳步推进农场体制改革。重点分五个步骤:一是实地调研,到10个有农场体制的街道调研,掌握基层情况,收集意见建议;二是摸清底数,全面调查农场各类人员,核实现有人数、身份性质、岗位类型等;三是制定方案,认真做好改革顶层制度设计,形成《农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工作方案》,作为农场改革“1+3”指导文件;四是先行试点,在3个街道选择三种不同试点模式,为人员选拔作好基础准备;五是稳步推开,推广试点经验做法,指导7个非试点街道加快改革步伐。

(六)不断规范人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千企万人”支持计划,推荐14家企业纳入2022年度“千企万人”支持计划企业名录,指导7家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完成系统申报。大力推进街道所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完成管理岗位晋升职员八级21人。指导卫生、教育6大系统50余家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及变更;开展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推荐60余人申报中高级职称。全面加强规范化编外用工管理,深度参与聘用制教师招聘等工作,对相关单位组织招聘的方案审核把关,进一步加强了编外用工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

(七)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21年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办理各类欠薪案件1065件,共计为288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约1.08亿元。抓好保障制度落实,全面推广应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各项制度覆盖率稳步提升。抓好欠薪投诉压降,畅通投诉渠道,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受理办理市民热线、12333等劳动维权投诉件9442件。抓好联动化解处置,区街联动调解化解1158件,立案查处834件,小程序欠薪线索1898件。查处的案件中,移送公安14起,移送法院强执4起,上报黑名单3起,报送信用平台14起,公布重大违法行为3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就业指标压力增大。受经济和疫情影响,区内企业净新增岗位需求有限,就业各项指标尤其是大学习就业指标压力持续增大。

二是非营增速压力增大。样本统计单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18家),工资总额占比大(90%以上),受制于国家工资政策的影响,增长空间十分受限。部分样本单位企业停工停产、减员减资甚至破产倒闭,教育培训机构受义务教育“双减”行动影响,行业整体收入下降,预计明年非营的增速较小。

三是根治欠薪压力依然较大。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屡次经历停工停产,致使企业难以如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欠薪投诉量增长。重点欠薪隐患项目尤其是建设领域化还未彻底化解。

四是失业基金缺口较大。我区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不足1年,达不到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条件。为了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区决定为15123家企业发放7340万元稳岗返还资金,由于基金不足,我区失业基金还有3000万元左右缺口。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按照高质量建设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总体要求推进多层次、多元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优化“网谷智聘”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强化平台管理运营,当好就业服务中的“月老”“红娘”,稳步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努力让用工企业和求职者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吸引更多的资源向平台聚集;加强对招聘供需数据分析研判,结合我区1+4+N产业发展体系布局,有针对性的将市场人力资源服务和我区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相结合,建设成为具有实用性和标志性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注重“网谷智聘”品牌建设,通过举办论坛、“学子留汉”校园招聘等活动,组织开展品牌推广,不断增强“网谷智聘”影响力,打造全国网安、食品、机电等行业人才网上集散枢纽,让“网谷智聘”成为擦亮“中国网谷”金字招牌的推广大使。

(二)大力开展招聘对接活动。统筹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服务月、“百日行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学子留汉”工程,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岗位对接,注重招聘服务活动实效。全力支持高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畅通校企地对接渠道,推进校企地合作共建,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我区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京东方等区内重点企业在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订单班,积极搭建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职业培训院校、政府部门等合作平台,促进用工与招聘对接、用工与培训对接、用工与政策对接,实现服务企业用工精准化、常态化,提高服务用工成效。

(三)推进零工云驿站平台建设。建设零工云驿站网络服务系统,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信息,支持零工岗位信息区级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依托我区已建成的5家零工驿站,打造灵活就业服务线上线下一体模式。探索零工云驿站政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运营模式,努力实现零工报酬线上支付和意外伤害保险直买功能,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将零工云驿站嵌入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网谷智聘”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就业综合服务效能。

(四)巩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出台《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东西湖区高技能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围绕引才、育才、用才、评才、留才,实施起底建库、产业引才、平台育才、技能评才、才能提升、才尽其用、竞技选才、工匠评选、品牌创建、栓心留才“十大行动”,探索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高校支撑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强化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扩大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范围,规范评价行为,建立临空港工匠培育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建设就业政策智慧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就业政策智慧服务系统,整合各项就业政策扶持条件,根据企业和劳动者的基础信息和具体情况,向其精准推送符合其条件的就业政策,并开通线上享受政策申请功能,直接提交电子版材料或照片由我方初审,“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服务”。在印制发放宣传册、召开政策宣讲会的基础上,制作就业政策智慧匹配二维码,通过媒体和微信群向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推送,便于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扫码查询匹配政策,提升政策宣传服务落实效率,进一步扩大就业政策覆盖面,努力完成常住人口1.7%的就业政策覆盖率市级绩效目标任务,让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六)加大行业培育支持力度。推动出台《关于支持东西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的若干办法》,进一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产业园聚集,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创新项目予以扶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字化升级,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人力资源服务业聚集效应,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序流动,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设立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五环时尚广场核心园区,实现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与产业园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七)稳定非营工资良好增长态势。积极克服困难,分解细化目标,会同各责任单位加强研判调度、采取有力措施,紧盯全年目标,积极开展宏观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稳定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良好增长态势,为我区全年“再续精彩”提供重要支撑,为力争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作出人社贡献。一是推进各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落地,确保在政策框架内将工资福利政策用准、用足、用活;二是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公务员、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编外工作人员等工作;三是强化目标考评督促,传导工作压力;四是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开展集中调研、宣传政策、上门服务等。

(八)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化实施社保扩面提质工程,在全民参保上做好“加法”,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在落实阶段性降费政策上做好“减法”,继续执行援企纾困一揽子政策,申请上级资金,推动一次性留工补助发放等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社保卡“一卡通”三年攻坚行动,将“一卡通”拓展至更多居民服务领域。改进灵活就业 人员参保方式,推动社区社保专岗实体化运转,提升就近办服务质量。

(九)积极推动落实农场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农场体制改革,完成岗位竞聘选拔后的农场企业管理人员、转岗聘用人员登记备案,理顺农场用人机制,控增量、减存量、降数量、提质量。深入推进产业园区机制改革,积极配合区相关部门,妥善做好产业办员额制人员转岗安置工作。继续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会同区相关部门做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身份认定、岗位管理等相关工作。

(十)和谐稳固劳动关系。一是深入推进《东西湖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办法》落实,强化通报考核机制,以常态化绩效考核为抓手,定期通报各成员单位工作情况,压实各成员单位,特别是住建、交通、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二是深入推进“五项制度”落实,采取逐个项目查、逐项制度推的方式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项目应用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通过管好“支付担保”与“分账管理”这个源头,抓好“务工实名”与“银行代发”这个核心,用好“正向激励”与“联合惩戒”这个举措,确保“五项制度”落实提质增效。三是深入推进联动化解机制,进一步健全首问责任、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矛盾化解、评价惩戒、应急周转、责任包保、督查督办等8项工作机制,紧盯“根治欠薪”要求认真履责、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形成治欠合力。四是深入推进监察执法工作,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建设,加强欠薪案件查处力度,对一些经常性拖欠、恶意拖欠的用工主体,以“零容忍”的姿态敢于顶格处罚,采取重大违法行为公示、“黑名单”、犯罪移送等手段坚决打击,执法一件、警示一批、震慑一片,大力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社会氛围。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东西湖区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3-08 15:44

来源:区人社局   作者:  

今年,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年度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按时高质推进完成重点指标及主要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市级目标推进情况

区人社局承担市级就业保障重点指标(总分25分),包括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就业综合指数、保障农民工资支付3项子项目标。一季度得分23.86分,排名全市第6;二季度得分24.24分,排名全市第5;三季度得分24.67,排名全市第4;综合前三季度失分情况,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覆盖率、五项制度覆盖率、欠薪案件投诉等方面。四季度从目前情况看,基本已完成各项目标,预计排名靠前。具体情况如下:

(一)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20.83%。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样本单位31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7家(占比54.84%),包括省直事业单位1家(武汉轻工大学)、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教育局);企业14家(占比45.16%)。市级预期目标14.5%、拼搏目标15%、冲刺目标20%,我区实际完成20.83%,实现较好增长,圆满完成冲刺目标任务,考评得分满分。

(二)就业综合指数85分以上。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842人,完成全年考核目标任务10000人的168.42%;“才聚荆楚”完成21241人,完成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0804人的102.1%;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3280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300人的142.61%;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87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1800人的110.39%;扶持创业人员完成1810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1800人的100.56%;创业带动就业4061人,完成目标任务3600人的112.81%;新增返乡创业231人,完成全年市级考核目标任务200人的115.5%,各项目标任务均已完成。

(三)保障农民工资支付。“五项制度”覆盖率稳步提高,分别为100%、100%、98.5%、100%、86.8%。全区共化解欠薪隐患2953件,共计为9382名劳动者清欠工资1.59亿元(建设领域4756人、1.23亿元)。累计办件13332件,各类欠薪诉求均得到有效回应。一季度排名全市第11,二季度加强与市局对接沟通,加大欠薪投诉压降,排名第5,三季度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排名上升至第4。第四季度将乘势而上争取在年终考核中争先创优。

二、主要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一)强力推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始终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就业政策落实,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学习留汉工程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余场;建成5家零工驿站和武汉轻工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出台零工驿站管理办法;带领区内重要企业主动联系走访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对接服务活动拓宽就业合作渠道,实现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拟定《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文件。在全市率先推进社会化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目前已有京东方等48家企业和培训机构获得资质,进一步夯实了我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

(二)建成投入使用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筹建区级人力资源市场,9月27日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链接服务效能,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群团组织、劳动者交流互动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为我区全力打造“中国网谷”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市场已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场,500余家企业在“网谷智聘”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注册,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服务求职者2000余人,全区智慧化数字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三)积极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为全区22835家企业降低费用9066.7万元,工伤保险为全区23305家企业降低费用3103.3万元。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拨付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3813.57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236.72万元,发放企业社保补贴1023.33万元、一次性吸纳补贴29.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21.4万元,审核创业担保贷款金额共计2000万元。积极落实稳岗返还政策,失业保险返还1700余家企业2900余万。强化失业群体保障,为2200余名失业人员共计1100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950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419万元,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推动落实社保上线国省统筹系统,确保了各项业务有序衔接开展。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共净增28522人次,新发行三代社会保障卡25442张,累计发行44.03万张。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发放,累计发放84.69万人次,发放金额24.17亿元。深化“四办改革”,推动更多业务事项下放到12个街道、延伸到47个社区,配齐人员、系统和设备,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圈。

(五)稳步推进农场体制改革。重点分五个步骤:一是实地调研,到10个有农场体制的街道调研,掌握基层情况,收集意见建议;二是摸清底数,全面调查农场各类人员,核实现有人数、身份性质、岗位类型等;三是制定方案,认真做好改革顶层制度设计,形成《农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工作方案》,作为农场改革“1+3”指导文件;四是先行试点,在3个街道选择三种不同试点模式,为人员选拔作好基础准备;五是稳步推开,推广试点经验做法,指导7个非试点街道加快改革步伐。

(六)不断规范人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千企万人”支持计划,推荐14家企业纳入2022年度“千企万人”支持计划企业名录,指导7家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完成系统申报。大力推进街道所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完成管理岗位晋升职员八级21人。指导卫生、教育6大系统50余家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及变更;开展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推荐60余人申报中高级职称。全面加强规范化编外用工管理,深度参与聘用制教师招聘等工作,对相关单位组织招聘的方案审核把关,进一步加强了编外用工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

(七)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21年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办理各类欠薪案件1065件,共计为288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约1.08亿元。抓好保障制度落实,全面推广应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各项制度覆盖率稳步提升。抓好欠薪投诉压降,畅通投诉渠道,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受理办理市民热线、12333等劳动维权投诉件9442件。抓好联动化解处置,区街联动调解化解1158件,立案查处834件,小程序欠薪线索1898件。查处的案件中,移送公安14起,移送法院强执4起,上报黑名单3起,报送信用平台14起,公布重大违法行为3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就业指标压力增大。受经济和疫情影响,区内企业净新增岗位需求有限,就业各项指标尤其是大学习就业指标压力持续增大。

二是非营增速压力增大。样本统计单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18家),工资总额占比大(90%以上),受制于国家工资政策的影响,增长空间十分受限。部分样本单位企业停工停产、减员减资甚至破产倒闭,教育培训机构受义务教育“双减”行动影响,行业整体收入下降,预计明年非营的增速较小。

三是根治欠薪压力依然较大。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屡次经历停工停产,致使企业难以如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欠薪投诉量增长。重点欠薪隐患项目尤其是建设领域化还未彻底化解。

四是失业基金缺口较大。我区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不足1年,达不到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条件。为了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区决定为15123家企业发放7340万元稳岗返还资金,由于基金不足,我区失业基金还有3000万元左右缺口。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按照高质量建设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总体要求推进多层次、多元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优化“网谷智聘”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强化平台管理运营,当好就业服务中的“月老”“红娘”,稳步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努力让用工企业和求职者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吸引更多的资源向平台聚集;加强对招聘供需数据分析研判,结合我区1+4+N产业发展体系布局,有针对性的将市场人力资源服务和我区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相结合,建设成为具有实用性和标志性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注重“网谷智聘”品牌建设,通过举办论坛、“学子留汉”校园招聘等活动,组织开展品牌推广,不断增强“网谷智聘”影响力,打造全国网安、食品、机电等行业人才网上集散枢纽,让“网谷智聘”成为擦亮“中国网谷”金字招牌的推广大使。

(二)大力开展招聘对接活动。统筹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服务月、“百日行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学子留汉”工程,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岗位对接,注重招聘服务活动实效。全力支持高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畅通校企地对接渠道,推进校企地合作共建,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我区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京东方等区内重点企业在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订单班,积极搭建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职业培训院校、政府部门等合作平台,促进用工与招聘对接、用工与培训对接、用工与政策对接,实现服务企业用工精准化、常态化,提高服务用工成效。

(三)推进零工云驿站平台建设。建设零工云驿站网络服务系统,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信息,支持零工岗位信息区级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依托我区已建成的5家零工驿站,打造灵活就业服务线上线下一体模式。探索零工云驿站政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运营模式,努力实现零工报酬线上支付和意外伤害保险直买功能,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将零工云驿站嵌入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网谷智聘”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就业综合服务效能。

(四)巩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出台《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东西湖区高技能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围绕引才、育才、用才、评才、留才,实施起底建库、产业引才、平台育才、技能评才、才能提升、才尽其用、竞技选才、工匠评选、品牌创建、栓心留才“十大行动”,探索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高校支撑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强化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扩大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范围,规范评价行为,建立临空港工匠培育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建设就业政策智慧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就业政策智慧服务系统,整合各项就业政策扶持条件,根据企业和劳动者的基础信息和具体情况,向其精准推送符合其条件的就业政策,并开通线上享受政策申请功能,直接提交电子版材料或照片由我方初审,“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服务”。在印制发放宣传册、召开政策宣讲会的基础上,制作就业政策智慧匹配二维码,通过媒体和微信群向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推送,便于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扫码查询匹配政策,提升政策宣传服务落实效率,进一步扩大就业政策覆盖面,努力完成常住人口1.7%的就业政策覆盖率市级绩效目标任务,让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体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六)加大行业培育支持力度。推动出台《关于支持东西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的若干办法》,进一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产业园聚集,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创新项目予以扶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字化升级,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人力资源服务业聚集效应,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序流动,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设立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五环时尚广场核心园区,实现武汉临空港人力资源市场与产业园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七)稳定非营工资良好增长态势。积极克服困难,分解细化目标,会同各责任单位加强研判调度、采取有力措施,紧盯全年目标,积极开展宏观调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稳定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良好增长态势,为我区全年“再续精彩”提供重要支撑,为力争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作出人社贡献。一是推进各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落地,确保在政策框架内将工资福利政策用准、用足、用活;二是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公务员、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编外工作人员等工作;三是强化目标考评督促,传导工作压力;四是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开展集中调研、宣传政策、上门服务等。

(八)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化实施社保扩面提质工程,在全民参保上做好“加法”,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在落实阶段性降费政策上做好“减法”,继续执行援企纾困一揽子政策,申请上级资金,推动一次性留工补助发放等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社保卡“一卡通”三年攻坚行动,将“一卡通”拓展至更多居民服务领域。改进灵活就业 人员参保方式,推动社区社保专岗实体化运转,提升就近办服务质量。

(九)积极推动落实农场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农场体制改革,完成岗位竞聘选拔后的农场企业管理人员、转岗聘用人员登记备案,理顺农场用人机制,控增量、减存量、降数量、提质量。深入推进产业园区机制改革,积极配合区相关部门,妥善做好产业办员额制人员转岗安置工作。继续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会同区相关部门做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身份认定、岗位管理等相关工作。

(十)和谐稳固劳动关系。一是深入推进《东西湖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办法》落实,强化通报考核机制,以常态化绩效考核为抓手,定期通报各成员单位工作情况,压实各成员单位,特别是住建、交通、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二是深入推进“五项制度”落实,采取逐个项目查、逐项制度推的方式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项目应用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通过管好“支付担保”与“分账管理”这个源头,抓好“务工实名”与“银行代发”这个核心,用好“正向激励”与“联合惩戒”这个举措,确保“五项制度”落实提质增效。三是深入推进联动化解机制,进一步健全首问责任、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矛盾化解、评价惩戒、应急周转、责任包保、督查督办等8项工作机制,紧盯“根治欠薪”要求认真履责、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形成治欠合力。四是深入推进监察执法工作,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建设,加强欠薪案件查处力度,对一些经常性拖欠、恶意拖欠的用工主体,以“零容忍”的姿态敢于顶格处罚,采取重大违法行为公示、“黑名单”、犯罪移送等手段坚决打击,执法一件、警示一批、震慑一片,大力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社会氛围。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