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龙庵轶闻

发布时间:2021-04-07 13:25   来源:区地方志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会龙庵位于辛安渡吴家台西不远徐家垸的堤畔,现园林队的梨树林里,1954年的特大洪水冲走了这座古庙。古庙是不存在了,但人们还时常讲述着会龙庵的轶闻。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此处有一深潭,潭水清澈见底。某日午夜,天色昏暗,附近一老者偶经此潭,忽然风雨大作,雷鸣电闪,他马上跑到潭边一棵大树下避风雨。刚一站定,猛见潭中磅礴而出两条冲天水柱,像两条青龙,腾空而去,一时风声雨声雷声,潭中波涛声,惊天动地。一霎那间,风住雨停,声响戛然而止,空旷的水潭四周,一片寂然。老先生惊恐万分,此刻极力镇定下来,急忙向家中奔去。第二天,老先生心犹有余悸,逢人便说起深夜在潭边所遇之事。村里的人听他这样一说将信将疑,免不了三五成群去潭边探视虚实。潭水依然澄清,漾起涟漪,众说纷纭。村民们思虑此处果然有神龙深住此潭,遂许下心愿:在潭边修建庙宇,以祀龙神,祈保平安。当即推举这位老先生负责筹建。经过多方筹措资金,一年时间,一座明三暗五,青砖布瓦结构的庙宇筑于深潭南面,命名为“会龙庵”。

庵庙建成之初,尚无庵堂住持,可巧不知从何方来到此地的一位年轻姑娘,看破红尘,向村中父老起誓要削发为尼,终身看守庵堂。村中三老念其情真意切,正好庵中需要住持,一致同意这位姑娘入主会龙庵。尼姑终老庵中。后来出家修行的佛教信徒,皆系男性和尚,村里人也只好顺其自然,但会龙庵的“庵”字也一直未予更改。

民国以来,这座掩映在碧槐翠柳中的古庙,一直是当地民众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春秋季节,会龙庵定期邀请各村施主举办“地藏王生、牛黄会、盂兰会”等庙会。举行庙会之际,整个庙堂布置得庄严肃穆,佛像修饰一新,油灯闪烁,香烟缭绕,钟声悠扬回荡,赶庙会的大小行业摆摊设点,叫卖声颇有民族风味,热闹非常,好一派佛门动人情景。赴会的信男善女,在家斋戒沐浴后,盛装华服,云集寺院,在佛前虔诚叩祷;僧人道貌岸然,诵念经文。庙会结束,人们怡然自乐,载兴而归。

后来,会龙庵来了一位老和尚,人们叫他妙法和尚。妙法和尚曾在群众中自诩用他的妙法在会龙庵周围收服了许多妖精。人们对他的法术半信半疑,究竟如何谁也没有实地见到过,有人总想试探一下妙法和尚的高明的法术。

有一次,近村两位年青的村民,听说妙法和尚到徐家台某家做法事念佛经去了,深夜才能归庙。二人如此这般一商量,在会龙庵侧边,妙法和尚回寺必经之路,等候妙法和尚夜间归来。妙法和尚白天念了一天的经,觉得特别疲倦,在昏暗的月光下,朝着会龙庵,摇摇晃晃走着,口中还哼哼咭咭的。走着走着,突然他一抬头看到离他不远的庙侧路旁,一个高高的人影向他挥动着双手。妙法当时止步不前,心想夜深人静,远处舞双手的是人是鬼还是妖?不是妖便是鬼,不管它,他用手指就地划了个圆圈,盘腿正襟危坐在圆圈中央,手执令牌,口中振振有词地念叨起来。和尚的唱诀念咒的妙法,不知反复了多少遍,可就是驱不了邪,降不了妖。那高高的影子依然挥动着它的“双手”,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远似近。妙法和尚顿时毛骨悚然,惊恐万状。还算他有一点胆量,悄悄地从圆圈爬了出来,掉头向徐家台奔去。两位青年望着慌忙逃去的身影,不禁发出了鄙夷的笑声,原来妙法也不过如此,纯粹是骗人的把戏。

妙法和尚跑到徐家台不知在何家借宿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就匆匆赶回寺庙。他走到庙侧路边时看到路旁有一部水车,水车架子上绑着细长的竹竿,竿子顶端吊着烂芭蕉扇仍然在随风摇摆,他受惊的心才落了下来,暗想自己被人戏弄了。以后此事成了村里人们的笑谈,还有人随口编出了顺口溜:妙法当家真“妙法”,水车扮人难识假。疑是“无常”显鬼影,换诀念咒奈何它。妙法和尚羞愧不已,无法再在此地立足而远走他乡。

会龙庵,在1954年的一场洪水之后荡然无存,可是它从建庵以后,也曾有过繁盛的场面,吸引过不少香客的朝拜。据说还有一块刻着会龙庵修建历史的石碑也杳无踪影。如今,在民间有关会龙庵的传说仍在传播着,它的故事令人回味不已。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会龙庵轶闻

发布时间:2021-04-07 13:25

来源:区地方志   作者:  

会龙庵位于辛安渡吴家台西不远徐家垸的堤畔,现园林队的梨树林里,1954年的特大洪水冲走了这座古庙。古庙是不存在了,但人们还时常讲述着会龙庵的轶闻。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此处有一深潭,潭水清澈见底。某日午夜,天色昏暗,附近一老者偶经此潭,忽然风雨大作,雷鸣电闪,他马上跑到潭边一棵大树下避风雨。刚一站定,猛见潭中磅礴而出两条冲天水柱,像两条青龙,腾空而去,一时风声雨声雷声,潭中波涛声,惊天动地。一霎那间,风住雨停,声响戛然而止,空旷的水潭四周,一片寂然。老先生惊恐万分,此刻极力镇定下来,急忙向家中奔去。第二天,老先生心犹有余悸,逢人便说起深夜在潭边所遇之事。村里的人听他这样一说将信将疑,免不了三五成群去潭边探视虚实。潭水依然澄清,漾起涟漪,众说纷纭。村民们思虑此处果然有神龙深住此潭,遂许下心愿:在潭边修建庙宇,以祀龙神,祈保平安。当即推举这位老先生负责筹建。经过多方筹措资金,一年时间,一座明三暗五,青砖布瓦结构的庙宇筑于深潭南面,命名为“会龙庵”。

庵庙建成之初,尚无庵堂住持,可巧不知从何方来到此地的一位年轻姑娘,看破红尘,向村中父老起誓要削发为尼,终身看守庵堂。村中三老念其情真意切,正好庵中需要住持,一致同意这位姑娘入主会龙庵。尼姑终老庵中。后来出家修行的佛教信徒,皆系男性和尚,村里人也只好顺其自然,但会龙庵的“庵”字也一直未予更改。

民国以来,这座掩映在碧槐翠柳中的古庙,一直是当地民众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春秋季节,会龙庵定期邀请各村施主举办“地藏王生、牛黄会、盂兰会”等庙会。举行庙会之际,整个庙堂布置得庄严肃穆,佛像修饰一新,油灯闪烁,香烟缭绕,钟声悠扬回荡,赶庙会的大小行业摆摊设点,叫卖声颇有民族风味,热闹非常,好一派佛门动人情景。赴会的信男善女,在家斋戒沐浴后,盛装华服,云集寺院,在佛前虔诚叩祷;僧人道貌岸然,诵念经文。庙会结束,人们怡然自乐,载兴而归。

后来,会龙庵来了一位老和尚,人们叫他妙法和尚。妙法和尚曾在群众中自诩用他的妙法在会龙庵周围收服了许多妖精。人们对他的法术半信半疑,究竟如何谁也没有实地见到过,有人总想试探一下妙法和尚的高明的法术。

有一次,近村两位年青的村民,听说妙法和尚到徐家台某家做法事念佛经去了,深夜才能归庙。二人如此这般一商量,在会龙庵侧边,妙法和尚回寺必经之路,等候妙法和尚夜间归来。妙法和尚白天念了一天的经,觉得特别疲倦,在昏暗的月光下,朝着会龙庵,摇摇晃晃走着,口中还哼哼咭咭的。走着走着,突然他一抬头看到离他不远的庙侧路旁,一个高高的人影向他挥动着双手。妙法当时止步不前,心想夜深人静,远处舞双手的是人是鬼还是妖?不是妖便是鬼,不管它,他用手指就地划了个圆圈,盘腿正襟危坐在圆圈中央,手执令牌,口中振振有词地念叨起来。和尚的唱诀念咒的妙法,不知反复了多少遍,可就是驱不了邪,降不了妖。那高高的影子依然挥动着它的“双手”,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远似近。妙法和尚顿时毛骨悚然,惊恐万状。还算他有一点胆量,悄悄地从圆圈爬了出来,掉头向徐家台奔去。两位青年望着慌忙逃去的身影,不禁发出了鄙夷的笑声,原来妙法也不过如此,纯粹是骗人的把戏。

妙法和尚跑到徐家台不知在何家借宿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就匆匆赶回寺庙。他走到庙侧路边时看到路旁有一部水车,水车架子上绑着细长的竹竿,竿子顶端吊着烂芭蕉扇仍然在随风摇摆,他受惊的心才落了下来,暗想自己被人戏弄了。以后此事成了村里人们的笑谈,还有人随口编出了顺口溜:妙法当家真“妙法”,水车扮人难识假。疑是“无常”显鬼影,换诀念咒奈何它。妙法和尚羞愧不已,无法再在此地立足而远走他乡。

会龙庵,在1954年的一场洪水之后荡然无存,可是它从建庵以后,也曾有过繁盛的场面,吸引过不少香客的朝拜。据说还有一块刻着会龙庵修建历史的石碑也杳无踪影。如今,在民间有关会龙庵的传说仍在传播着,它的故事令人回味不已。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