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力
创新驱动力
日产140吨!米糠榨油生产线正式投用

  “稻米加工所剩稻壳可以发电,米糠可以榨油……通过‘吃干榨净’式精深加工,实现水稻加工全程节能环保,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8月23日上午,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益海嘉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形象介绍稻米油生产过程。据悉,该公司围绕水稻循环经济新推的“年产18万吨米糠榨油项目”已产出成品稻米油。
  车间主任向记者介绍项目进程
  “年产18万吨米糠榨油项目”产线,由大米车间、锅炉车间、米糠榨油车间、油罐区和精炼车间5个部分组成。
  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今年年初进入调试阶段,4月26日产出首批米糠毛油,6月6日精炼车间开机,6月30日产出首批成品稻米油。目前,整个项目运行已步入正轨。
  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精炼车间内检查相关参数
  米糠榨油车间总控室
  “大米车间产出的稻壳,在锅炉车间燃烧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进入米糠榨油车间,通过高温高压萃取毛油。”
  该负责人介绍,每3斤稻壳燃烧产生的蒸汽,相当于1斤煤产生的蒸汽,因为是生物质原料燃烧,环保程度相对较高。
  米糠除尘机正在工作
  在米糠榨油车间,新鲜米糠在除尘、除杂后,在高温高压的膨化机中膨化,进行毛油萃取。
  米糠储存车间
  据介绍,在保鲜较好的情况下,每吨米糠得油率较传统制油法高10%以上,约150公斤,精炼后的成品油重量约为毛油的70%。
  “只有在米糠保鲜情况最好的状态下,才能得到足量的优质油,因此米糠保鲜非常关键。”为保持米糠新鲜度,大米车间产出的新鲜米糠,被立即送进榨油车间膨化榨出毛油。
  毛油产出后,进入两个2000吨储量的不锈钢油罐,油罐表层有氮气隔绝,以减少氧化损耗。毛油进入精炼车间后,通过5个工段析出优质成品油。
  据了解,益海嘉里“年产18万吨米糠榨油项目”一天可产毛油200吨,成品油140吨,是益海嘉里集团所有稻米油项目中产能最大的生产线,东西湖区由此成为该集团华中地区稻米油产能最大的基地。
  精炼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机器加工情况
  认识米糠油
  米糠油因富含谷维素和谷甾醇,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三大营养健康油之一。由于技术制约,我国米糠利用率一直不高,绝大部分米糠此前被作为猪饲料使用。
  权威机构测算,我国年产水稻2亿吨,理论上可产1600万吨米糠,其含油量相当于1300万吨大豆。如果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为国家增加1.1亿亩大豆种植面积。在不与主粮争田的情况下,加大扶持米糠油生产可提高中国食用油自给能力。
2022-08-26
超酷!国内首款教学无人机试飞!

  从名不见经传的科研团队,发展到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定制化、全流程化研发制造的佼佼者,入围武汉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旭日蓝天”)扎根东西湖区,至今刚刚走过5个年头。
  近日,记者来到将军路街金银潭现代企业城,探访旭日蓝天科创产业之路。
  针对应用痛点破题
  研发国内首款教学无人机
  见到旭日蓝天运营部总监王涟,他正忙于教学无人机定型微调。不久前,这款教学无人机刚刚完成试飞。
  “无人机领域变化太快,专业院校学生进入应用领域后,常常发现学校理论的不足,又不得不在实践中重新学习。”
  王涟介绍,公司在和院校及培训机构合作过程中发现,无人机教培涉及的原理、飞行、应用、维保等方面中,维保市场需求较高,但国内无人机行业尚未形成统一、通用的标准,各品牌消费型无人机教具只能用于常规理论教学及常规通、断故障模拟。“在应用领域,理论与实践有天然鸿沟”。
  新品样机组装作业
  应用痛点正是市场热点,开发教学无人机迫在眉睫。
  2022年年初,将军路街商会牵线搭桥,旭日蓝天与长青街商会秘书长单位中原通航技工学校签订“无人机培训”项目后,其教学式无人机研发步入快车道——仅用3个月就完成从设计到试飞的全部流程。
  “这款骇氪X680无人机囊括了市面上大部分无人机的特点,具备比较完善的模块化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需求,快速设置不同故障。”王涟介绍,X680是目前国内首台教学无人机型,具备完善的故障检测、故障排除功能,可在教学中让学员快捷掌握故障与维修知识点。
  科创蓄积发展动能
  工业级产品快速跟进市场
  “除镜头以外,所有配件全部出自本公司车间。”在旭日蓝天展示厅,总经理王军介绍无人机研发、生产时,语气里满是自豪。
  旭日蓝天研发部门聚集了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等所有方向人才,嵌入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程序设计师、硬件设计师大多为85后、90后,许多人有业界大厂的工作经历。截至目前,旭日蓝天拥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6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15件,受理中的发明专利5件。
  研发小组商讨攻关方向
  “企业收益优先满足研发,投入最多的一年费用占销售额20%。”王军介绍,公司注重技术与人才储备,企业发展有了强劲的科创驱动力。今年,旭日蓝天和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确立深度合作关系。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开始实施,相关监管措施及时跟进。旭日蓝天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需求,针对渔政执法推出“四位一体”无人机,以四旋翼飞机为机型本体,集成照明、喊话、夜视、抛投等4项渔政执法基本单元。这款定制无人机,助力渔政监管执法一次性完成所有流程。
  产品模块质检
  与消费型无人机厂商不同,旭日蓝天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制造,其多旋翼飞机和固定翼飞机在农林、应急和国防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王军介绍,旭日蓝天工业级产品强调专业,更强调一机多用,提升综合性价比。如核心产品之一的“水星X4”,可同时负荷4种挂载,在飞行中同时实现4种功能。
  搭建循环产业生态
  实现整机配套与全周期服务
  “莫道无翅难上天,只缘有志便凌云。”在旭日蓝天装配车间,企业格言分外醒目。分类货架上,满是各类零配件模具、硅胶件、注塑件或金属零件。
  “为保证工业级无人机产品达到设计预期,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生产车间,确保品质可控。”王军介绍,旭日蓝天针对需求设计图纸与参数、设计零部件并制作、设计搭建飞行系统,从组装成机、完成试飞到投入市场,再到飞行培训,包揽了上下游生产链,成为无人机行业实实在在的生产工厂。
  不仅专注产品生产,旭日蓝天还为用户设计信息管理及解决方案——突破性研发并搭建了国内首个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核心管理平台、无人系统管控平台、沉浸式无人机培训云平台、质量管控平台和无人系统保障服务平台。
  有了这套平台系统,用户可以实现飞行数据实时监控、历史数据备份回访、高清视频远程诊断、数据分析及飞行报告,为无人机后期质检、维护、保养提供保障。
  新机试飞测试
  “有了完整产业链和全周期服务,企业发展有了更足的后劲。”王军透露,旭日蓝天目前正围绕机场驱鸟、岸线巡防等需求,集中精力研发新机型。
2022-08-25
昊诚锂电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冲刺

  2020年跻身湖北省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如今向国家级名录冲刺。位于东西湖区高桥四路的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诚锂电”),借由昊诚锂电高性能锂原电池智能制造中心扩建项目(即“扩建工程”)夯实发展根基。
  7月18日,记者获悉,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目前已转入内部施工阶段。
  昊诚锂电扩建工程现场,工人正在施工。
  自2004年成立之初,昊诚锂电就潜心研发生产锂一次电池,10多年来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成为中国锂一次电池主导制造商。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超过1000家企业,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昊诚锂电生产车间
  “产品供不应求,扩容迫在眉睫。”昊诚锂电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东西湖区今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的昊诚锂电扩建工程,总投资2.6亿元,包含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两栋5层新厂房拟购置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200套。新生产线投用之后,每年为昊诚锂电新增约4520万只锂电池产能,企业也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
  “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构件,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自动化生产能有效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昊诚锂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扩建工程两栋厂房按照规划将于今年下半年完工、2023年投产。“新建洁净厂房投用后,我们将完成锂锰圆柱电池、锂锰软包电池、锂锰软包超薄电池、超级电容电池等系列产品扩产与产业化。”
  扩建工程为昊诚锂电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新平台。公司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在物联网领域以及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安防、智能家居、GPS追踪器、RFID标签等工业与民用市场上,开发新、特型电池并迅速投入规模化生产。
  车间内,工程师正在调试数据
  近年来,昊诚锂电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每年在研项目不低于8项,每年新增专利数量近20项。目前,公司科研团队人员达到60人,每年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6%左右。今年,昊诚锂电开启“产学研”新路,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合作研发新产品。
  “做强做专拳头产品,让世界知道‘中国制造’也很棒。”昊诚锂电每个新开发项目历时1至3年研发期,正是凭着这样的坚持,研发成果得以转化为生产力。今年,公司完成了超容型锂锰电池自动化工艺和防爆型锂电池开发两项成果,前者已完成专利技术产品申报。
  昊诚锂电生产车间
  “在超级容量型电池领域,日本产品长期占有垄断地位。我们从2013年启动超容型锂锰电池研发,历时6年推出市场。”昊诚锂电研发部部门经理周敬透露,科研团队攻克配方调制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目前,国内小型柱式锂锰电池最高容量为1700毫安/时,海外同类产品多在1500至1800毫安/时,昊诚锂电超容型锂锰电池最高容量达到2100毫安/时,使用寿命提升30%以上。
  昊诚锂电扩建工程现场
  “科技创新是企业做长做久、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昊诚锂电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去年9月获批成立的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是东西湖区首个市级站。扩建工程投用后,公司将申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