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9 08:03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范劭兴 王智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过程的关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在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具有多重规定性,是一个复合概念,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依靠力量、效能标尺等维度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 人民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现代化,是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就是中国人民自身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起因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自身解放的热切期望,发展于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追求,形成于人民对现代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中,“人民需要”始终是现代化实践的根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人民群众的一切现代化实践活动的目的都鲜明地指向满足自身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发展需要。因此,满足人民需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整体步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人民需要”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基本生存需要以及“物质文化需要”,向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全面现代性”跃升。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痛苦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更具有引领性意义与比较性优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务复杂而艰巨,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始终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推动这一任务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现代化的价值内核是对“现代化为什么人的问题”的具体表达,是区分不同现代化的根本标识。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理论属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内核,为世界贡献了超越“资本”的现代化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将现代化事业与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中“人的物化”本质,为现代化赋予了新的“人民”内核,理顺了现代化成果的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的人民所有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超越西方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观念论批判”,拥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探寻出以人的解放和幸福生活为目的的中国式现代化。

■ 人民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

与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所形成的“完全虚幻的共同体”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共同体,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现代化实践中结成的“实实在在的人民共同体”。

一部中国式现代化开拓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的现代化期盼,领导和组织人民并与人民一同奋斗的历史。党的领导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紧密结合,使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结成了命运与共的人民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把中国人民组织成牢不可破的人民共同体,汇聚起现代化事业的人心和力量,引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社会,勇闯改革路,实现小康梦,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成功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形成的多元现代化建设主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现代化建设环境,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现代化任务,人民共同体在维护我国现代化事业安全和利益、增强秩序和活力、扩大历史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承担者,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推进是中国人民发挥主体力量的结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依靠人民主体力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不参与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无价值主体的“虚幻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并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主体能力的需求也是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人民主体力量能否随着现代化实践要求动态提升,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现代化的人是“在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党和国家在教育、就业、住房、健康、养老、社会公平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战略举措,人人皆可成才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获得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创造了更多机会,推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跃升。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振人民的精气神,强化人民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担当”,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信念。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人口规模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起如此规模的主体动力,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历史业已证明,人民群众现代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 人民享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效能标尺

满足“人民需要”的历史动因,坚持“人民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依靠“人民理论”的思想指导,依托“人民主体力量”的实践创造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主要内涵,并赋予人民群众享有现代化一切成果的合理性。人民是否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成为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效能的标尺。

现代化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实现现代化所付出的成本代价与现代化成果多大程度上归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充满着血腥与残暴,无论其“对抗性”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牺牲他国人民利益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虽然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曾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但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和人民福祉的成本十分巨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较资本主义现代化更好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共进,现代化过程必然代价更小,生产力发展效率更高。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是否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实现现代化本是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仅逐渐限制了生产力发展的规模,而且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享有现代化成果、广大劳动群众深受剥削日益贫困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主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并将共同富裕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强调现代化成果的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兼顾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成果人民享有的统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在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为人民享有的程度也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与战争是主题,低下的现代化水平导致广大人民深处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主导的“反人民联盟”的沉重剥削之中。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总体上以“愿景”的方式呈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美好期盼。在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跃升。在迈向“强起来”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富强”的现代化标准与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元素相结合,并与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贯通,构建起“强起来”的全面现代化标准。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的目标追求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码查看手机版

[打印] [收藏]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9 08:03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范劭兴 王智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过程的关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在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具有多重规定性,是一个复合概念,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依靠力量、效能标尺等维度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 人民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现代化,是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就是中国人民自身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起因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自身解放的热切期望,发展于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追求,形成于人民对现代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中,“人民需要”始终是现代化实践的根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人民群众的一切现代化实践活动的目的都鲜明地指向满足自身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发展需要。因此,满足人民需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整体步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人民需要”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基本生存需要以及“物质文化需要”,向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全面现代性”跃升。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痛苦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更具有引领性意义与比较性优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务复杂而艰巨,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始终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推动这一任务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现代化的价值内核是对“现代化为什么人的问题”的具体表达,是区分不同现代化的根本标识。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理论属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内核,为世界贡献了超越“资本”的现代化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将现代化事业与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中“人的物化”本质,为现代化赋予了新的“人民”内核,理顺了现代化成果的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的人民所有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超越西方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观念论批判”,拥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探寻出以人的解放和幸福生活为目的的中国式现代化。

■ 人民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

与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所形成的“完全虚幻的共同体”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共同体,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现代化实践中结成的“实实在在的人民共同体”。

一部中国式现代化开拓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的现代化期盼,领导和组织人民并与人民一同奋斗的历史。党的领导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紧密结合,使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结成了命运与共的人民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把中国人民组织成牢不可破的人民共同体,汇聚起现代化事业的人心和力量,引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社会,勇闯改革路,实现小康梦,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成功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形成的多元现代化建设主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现代化建设环境,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现代化任务,人民共同体在维护我国现代化事业安全和利益、增强秩序和活力、扩大历史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承担者,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推进是中国人民发挥主体力量的结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依靠人民主体力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不参与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无价值主体的“虚幻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并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主体能力的需求也是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人民主体力量能否随着现代化实践要求动态提升,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现代化的人是“在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党和国家在教育、就业、住房、健康、养老、社会公平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战略举措,人人皆可成才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获得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创造了更多机会,推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跃升。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振人民的精气神,强化人民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担当”,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信念。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人口规模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起如此规模的主体动力,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历史业已证明,人民群众现代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 人民享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效能标尺

满足“人民需要”的历史动因,坚持“人民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依靠“人民理论”的思想指导,依托“人民主体力量”的实践创造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主要内涵,并赋予人民群众享有现代化一切成果的合理性。人民是否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成为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效能的标尺。

现代化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实现现代化所付出的成本代价与现代化成果多大程度上归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充满着血腥与残暴,无论其“对抗性”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牺牲他国人民利益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虽然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曾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但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和人民福祉的成本十分巨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较资本主义现代化更好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共进,现代化过程必然代价更小,生产力发展效率更高。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是否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实现现代化本是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仅逐渐限制了生产力发展的规模,而且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享有现代化成果、广大劳动群众深受剥削日益贫困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主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并将共同富裕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强调现代化成果的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兼顾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成果人民享有的统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在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为人民享有的程度也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与战争是主题,低下的现代化水平导致广大人民深处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主导的“反人民联盟”的沉重剥削之中。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总体上以“愿景”的方式呈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美好期盼。在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跃升。在迈向“强起来”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富强”的现代化标准与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元素相结合,并与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贯通,构建起“强起来”的全面现代化标准。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的目标追求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